大卫·哈雷尔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计算机科学家
大卫·哈雷尔(David Harel),1950年4月12日出生于英国伦敦,以色列国籍,计算机科学家,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以色列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以色列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长。
人物经历
1950年4月12日,大卫·哈雷尔(David Harel)出生于英国伦敦。
1968年—1971年,加入以色列国防军。
1974年,获得以色列巴伊兰大学学士学位。
1976年,获得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硕士学位。
1978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
1978年—1980年,任IBM沃森科学计算实验室访问学者。
1980年起,任职于魏茨曼科学研究所。
1983年,任魏茨曼科学研究所副教授。
1985年,任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DEC系统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1989年,任魏茨曼科学研究所教授。
1989年—1995年,任魏茨曼科学研究所应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系主任。
1996年,任阿尔卡特朗讯贝尔实验室访问学者。
1997年,任美国宇航局戈达德航天中心访问学者。
1998年—2004年,任魏茨曼科学研究所数学和计算机学院院长。
2006年,当选为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
2010年,当选为以色列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
201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5年—2021年,任以色列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副院长。
2019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20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9月起,任以色列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长。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1984年,大卫·哈雷尔发明的状态图(statecharts)语言,该语言提供了自然且易于掌握的抽象功能,如层次结构、并发性和聚合性,用拓扑图表示,便利了人们对系统动态行为的理解,提高了软件开发人员的生产效率。状态图既支持直接可执行解释,也支持代码自动生成,并可通过算法进行形式化分析。
大卫·哈雷尔创立了I-Logix公司,研发相应的状态图语言支撑工具Statemate和Rhapsody。在这些工具的支撑下,状态图被成功用于开发各行业的大型软件系统,包括航空航天、汽车、电子产品、电信和移动电话、医疗设备等领域。
截至2022年8月,大卫·哈雷尔已发表科学论文285篇,各种会议、主题评论文章40余篇,总他引46000余次,H指数77,编著出版专著8部,其主要著作有《算法学:计算的精髓》《计算机公司:他们做不到的》等。
人才培养
大卫·哈雷尔培养的学生有IBM沃森研究中心研究员Yishai Feldman,魏茨曼科学研究所教授David Peleg,美国海军研究院教授Doron Drusinsky,巴-伊兰大学教授Ron Unger,以色列理工学院研究员Danny Raz等。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大卫·哈雷尔在计算机算法教育、程序逻辑、数据库查询理论、反应式系统以及计算嗅觉等领域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评)
“大卫·哈雷尔对状态图的发明和程序逻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For invention of statecharts and contributions to the logic of programming)。”(美国国家工程院评)
参考资料
大卫·哈雷尔(David Harel).中国科学院学部.
David Harel.Royal Society.
Curriculum Vitae David Harel.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9 10:35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