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杂岩
位于华北变质岩区南缘的岩石
大别山杂岩(包括桐柏杂岩)位于华北变质岩区南缘,分布于皖西南、鄂东北和豫东南三省交汇的桐柏山,—大别山地区,主体在皖鄂两省,大约处于东经113 —117 和北纬30 30′— 32 30′之间的区域,1919年刘季辰和赵汝钧把皖北霍山至潜山之间的变质岩划分为正片麻岩和结晶片岩,认为前者属最下部,后者与华北五台系相当,1925年魏中谷和谭锡畴对信阳至商城,地区的变质岩系划分为泰山系和五台系,两者之间为不整合关系, 1926 年李捷在怀宁、潜山和桐城等地进行地质调查,认为最老的地层为太古宙片麻岩系,1950年谷振德和戴广秀在大别山东北一带进行路线勘察,把变质岩分为火成变质岩和水成变质岩,并认为前者是构成大别山岩层的主要部分。
历史沿革
1951—1957年期间, 张鉴模把宿松和淠河与史河流域的变质岩分别做了划分;宿松地区划分为大别山(杂岩)系和彭家河系,前者相当于太古宙泰山系,后者为含磷结晶片岩,认为与元古宙五台系相当;对淠河与史河流域划分为大别山(杂岩)系和佛子岭系,二者为不整合关系。正式文章发表于 1958 年。1955年张祖还等在大别山东段进行1:20万区域地质填图,把变质岩系分为两部分,下部称大别山变质杂岩系,上部称佛子岭片岩系,均归属元古宙,正式文章发表于1957年。1956年吴磊伯等把鄂豫皖交界的大别山变质岩划分为大别山系和佛子岭系,时代归属前寒武纪,认为两者间为不整合关系,命名为大别运动
1958年河南省地质局大别山综合队把豫南大别山区的变质岩分为7层,时代归属太古宙至元古宙。同年河南省石油地质队和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六安队,亦称为大别山杂岩系,属太古宙。1958年宁崇质等把鄂东北大别山区的太古宇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称大别山结晶变质岩系,上部称宿松群含磷片岩系。同年苏育民命名与之相同,但时代属古元古代。同年《中国区域地层表》草案(补编)把湖北大别山的前震旦系划分为大别山系和应山系。1959年王曰伦等在 “全国前寒武系对比表”中把大别山和武当山的前寒武系分为三套,即前震旦系大别山群(共分4个组)、震旦系下部佛子岭群和上部灯影组, 首次以“群”命名大别山变质地层。在1959—1961 年期间北京地质学院在桐柏山至大别山一带开展区域地质调查时皆沿用大别山群或大别群之名,时代归属太古宙。该院3个分队对大别山群的组做了不同的划分。1962年徐嘉炜和合肥工业大学把大别山太古宇变质岩的下部称磨子潭群,上部称岳西群①。1962年全国地层委员会主编的《中国的前寒武系》一书把大别山区不整合于石炭、二叠系之下的变质岩,自下至上划分为大别山杂岩和佛子岭群。
1963年安徽地质局武汉幅编图组把太古宙大别山群分为上、中、下3个组。1964年湖北省地质局综合队沿用太古宙大别山群之名,自下而上划分为七里坪组、红安组、高桥组和泉水寺组。1965年北京地质学院聂宗笙等对豫南大别山的变质岩系沿用了大别群之名,划分为下部新县组,上部苏家河组。1964—1968河南省地质局区测队重测1∶20万桐柏幅, 将前人称为吕梁期的酸性侵入岩列为混合质变质地层,并创名桐柏山群,可与大别群对比。1970年1∶20万安徽太湖幅把太古宙变质地层自下而上分为刘畈组、桥岭组和程家河组。1973年湖北省地质局区测队把大别群自下而上划分为方家冲组、河铺组、包头河组、铁冶组、麻桥组和飞虎山组。1974年安徽省地质局区测队在测制1:20万六安、岳西幅把大别群自下而上划分为英山沟组、水竹河组、文家山组、刘畈组、桥岭组和程家河组,并把大别群概括为3套岩石,即浅色岩系、暗色岩系和杂色岩系。1976年安徽省地质局综合研究队采用了湖北区测队划分的下部3个组作为底部,上部为安徽区测队划分的6个组,这样自下而上依次为方家冲组、河铺组、包头河组、英山沟组、水竹河组、文家山组、刘畈组、桥岭组和程家河组共9个组,时代划归古元古代。1978年《华东区域地层表(安徽分册)》在上述9个组的上部增加了二郎河组。1980年河南省1:20万商城幅把大别群自下而上分为斑竹园组、姜河组和青龙河组。
1981年1:50万地质图说明书把大别群与桐柏山群一并归入太古宇,未分组。1983年湖北省区调队把大别群的6个组归并为下部(相当方家冲组和河铺组)、中部(相当包头河组和铁冶组)和上部(相当麻桥组和飞虎山组)。1985 年陈志强把太古宙大别群分为上下两个亚群,但层序仍与 1973 年湖北区测队划分的相同。1987年陈宗汉把鄂东北的前寒武系划分为不同时代的上、下两部分,下部为太古宙大别山群,包括方家冲组、河铺组、包头河组和铁冶组,上部为古元古界,包括麻桥组和飞虎山组,并把上部与桐柏山群对比。1989年《河南省区域地质志》只把太古宇分为上下两个亚群。
1990年《湖北省区域地质志》把大别山群归属于古元古代,仍沿用该省区测队1973年6个组的划分方案。1991年湖北省区域地质调查所测制1:5万麻城县幅和白果镇幅时,把大别群改名为大别山变质杂岩,按岩性划分为两个系列,即变质表壳岩系列和花岗质片麻岩系列。前者从下至上分为4个岩组:游荡山片麻岩、观音崖变粒岩、四方山浅粒岩和鲍家岗片岩;后者划分为五类片麻岩:郑家闪长质片麻岩、袁家斑状二长片麻岩、西埠冲闪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和石陂斑状闪长片麻岩。
1991年王江海把鄂北罗田、黄冈、麻城、浠水、英山和大悟等地的变质岩称为大别杂岩,划分为表壳岩和花岗质片麻岩两大类。1993年索书田等认为大别群是由表壳岩、花岗质片麻岩和变质基性岩等3套岩石组成,总称大别杂岩。总之,各家对该群的岩组划分和形成时代等均有不同认识。据近3年来对我国一些变质岩发育地区的研究表明,该区所划分的地层单位,常是不同时代不同性质地质体的组合,属岩石 - 构造 - 地层综合组合体,所以本典基本同意张祖还(1957)、湖北省区域地质调查所(1991)、王江海(1991)和索书田等(1993)的意见,但改称为大别山杂岩。
岩石命名
1957年张祖还创名,创名地点在大别山东段。
岩石特征
大别山杂岩的周边皆以大断裂为界,北为桐柏—磨子潭(霍山)大断裂,东为郯城—庐江大断裂,南为襄樊—广济大断裂,西为南阳断陷盆地。所以大别山杂岩呈一巨大断块隆起出露。在区域上大别山杂岩没有稳定的标志层,据岩石类型、原岩建造和产状大致可分为以下3个系列:长英质或花岗质片麻岩系列是一套以中粗粒为主的浅色岩系,构成大别山杂岩的主体,约占出露面积的70%。
岩性比较简单,常由含不等量
以含不同变质矿物(云母类、角闪石、磁铁矿等)的变粒岩、石英片岩和石英岩为主,原岩有泥砂质、泥质和钙质(或不纯钙质)的沉积岩,其中以变质泥砂质岩为主。变质钙质钙硅酸盐岩石常以包层形式出现,有大理岩、白云石大理岩、石墨大理岩,含透辉石、透闪石、方柱石和橄榄石的大理岩、透辉石岩和透闪石岩等。有的大理岩中还含有榴辉岩。变质泥质岩比较少见,为含或不含夕线石、蓝晶石、红柱石、石榴石、刚玉等的黑云片岩、云母片岩和石墨片岩。该系列主要出露于麻城—田风断裂以东地区,约占出露面积的16%—20%。所有表壳岩均受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作用。变质程度以低角闪岩相为主,部分地段出现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大别山杂岩总体上构成一个复式背斜,有的地区则为花岗质片麻岩。
岩石分类
北地质队赵银胜(1987)在本杂岩的某些大理岩和含石墨片岩中发现了古植物化石,有14个属,21个种,全是蓝藻和细菌,主要是:Leiominuscula minuta, L.incrassata, Margominuscula rugosa, M antiana, Trachiminuscula sp., Zonosphaeridium minutum, Dictyosphaera sp., Leiopsophosphaera sp., Trematosphaeridium minutum, Polyporata obsoleta, Lignum punctulosum, Eosynechococcus moorci。与我国北方长城系化石群相比,它们比较简单、原始、个体很小,但与胶东粉子山群的主要微古植物群特征比较接近,故推断它们时代属古元古代。
大别山杂岩中花岗质片麻岩系列和部分镁铁质岩石系列的同位素年龄资料有:黑云钠长片麻岩锆石U-Pb法年龄为1344Ma(小河镇幅和大悟县幅地质图),片麻状花岗岩体两个锆石U-Pb法年龄为2290Ma和2076Ma(陈汉宗,1985),黑云斜长片麻岩和均质混合岩的锆石U-Th-Pb法年龄分别为2424Ma和1215Ma(陈汉宗,1987)。斜长角闪岩全岩Sm-Nd法模式年龄为2650±100Ma,其等时线年龄为1827±161Ma②。
大别山杂岩与上覆的宿松群佛子岭群均为不整合接触。结合上述年龄资料,大别山杂岩主体形成于新太古代至古元古代。与西侧的桐柏岩群或杂岩可对比。在湖北麻城县、黄冈县、浠水县和安徽的太湖县等处的大别山杂岩中见有磁铁角闪岩、铁英岩、磁铁变粒岩及磁铁透闪岩等含铁岩系。在安徽的舒城、岳西和太湖等县有石墨角闪斜长片麻岩、石墨斜长角闪岩和石墨片岩,含铝、铜金矿床。(转自瀛商网)
杂岩结构
出露于郯庐大断裂新沂—宿迁县段以东,连云港市邵店—宿迁县桑墟断裂以北的东海县至赣榆县一带,片麻理呈北东走向。按岩石组合和原岩性质,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主要是一套浅色长英质片麻岩系,主要岩性是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二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白云母斜长片麻岩、二云钠长片麻岩、云母二长片麻岩、均质混合岩、混合花岗岩、眼球状混合岩、变斑状混合岩、条痕条带状混合岩,夹斜长角闪岩、角闪黑云片岩、磷灰石黑云片岩、含辉石角闪斜长片麻岩、榴辉岩及变超基性岩。另一部分为表壳岩,岩性主要是云母石英片岩、浅粒岩、二云钾长变粒岩、二云钠长变粒岩、十字白云片岩、夕线十字白云片岩、白云夕线片岩、铁英岩、磁铁变粒岩、蓝晶石英岩、蓝晶白云母石英片岩、绿泥片岩、透辉石英岩及大理岩。这些表壳岩并不构成稳定的有序地层单元,它们常呈夹层或残留层、残留体出现于上述的浅色长英质片麻岩中。长英质片麻岩的成分相当于中酸性火成岩,但它们是混合成因还是变质岩浆岩尚有不同认识。表壳岩相当于中酸性凝灰质、泥质、泥砂质和碳酸盐质的碎屑岩。
东海杂岩主要构成紧密同斜相似式斜卧褶皱。主体变质相属低角闪岩相,部分达高角闪岩相。长英质片麻岩中锆石U-Pb法表面年龄为2210Ma(江苏区调队,1985)。又因东海杂岩与大别山杂岩相当,故认为其形成时代为新太古代至古元古代。在东海县朐山下元古界海州群下部的锦屏组不整合覆于东海杂岩之上。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7-08 23:13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