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精神
大兴安岭精神
大兴安岭精神是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建设以来,大兴安岭的广大干部群众在气候极其寒冷、生产条件极其艰苦、生活环境极其恶劣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大兴安岭人意志品质、道德情操、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无数开发者、建设者用青春、热血乃至生命铸就的时代精神丰碑。
历史背景
在半个多世纪的开发建设中,勤劳勇敢的大兴安岭人面对“滴水成冰,吐痰成钉”的冰雪严寒,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经历了“三上两下站住脚”、“苦战严寒破禁区”、“三支队伍两代人”艰苦卓绝的创业历程。为了开发大兴安岭的森林资源,他们爬冰卧雪,穿越森林,开山劈岭,筑路架桥,以苦为荣,以苦为乐,战天斗地,不计得失,在“高寒禁区”站住了脚,安下了家,无怨无悔地把满腔热血倾注在开发建设大兴安岭的伟大事业上,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光耀千秋的英雄篇章。
大兴安岭精神的由来
大兴安岭精神,以“突破高寒禁区”为核心,主要体现在“战严寒,破禁区,开拓进取的拼搏精神;树雄心,立壮志,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顾大局,爱集体,立足本职的务实精神;同甘苦,共命运,扎根边疆的奉献精神”。
大兴安岭精神的孕育背景
上世纪中叶的大兴安岭山林人迹罕至,难以生存。在历次开发建设中,开拓者们斗志昂扬、团结协作,“领导干部指路子、工人群众想法子、大家一起抡膀子”,质朴和谐的氛围里萌生了大兴安岭精神的新芽。
1955年,黑龙江省以护林防火和森林更新为目的,成立了呼玛、开库康、额木尔、漠河4个林业管理区,开展了北部沿江一代的森林保护和抚育生产,对大兴安岭进行了初步开发。
1958年,黑龙江省自主进行了大兴安岭的第二次开发。筹建了十八站、敖尔青、塔汗河、固其故、干部河、富拉根、翠岗、曼拉开、西里尼、塔源等11个林业局,时值三年自然灾害,1962年3月项目撤转下马。
196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由南向北开发大兴安岭林区。林业部和铁道部集中10万余大军对大兴安岭进行了第三次开发,最终突入禁区,站稳脚跟。
当时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兴安岭,真奇怪,冬奇冷,夏暴晒。蚊蠓小咬三班倒,餐餐高梁脱水菜,吃得特别饱,饿得倒也快。开发舍妻儿,四季常在外,办公没桌椅,纸笔随身带,坐的木头墩,写字垫膝盖。工人领导在一起,有说有笑不见外。别看条件苦,精神很愉快”。为了共和国的建设事业,大兴安岭的建设者们,在气候、生活条件极端艰苦的情况下,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干、同学、同商量,构建起乐观团结的干群关系,攻坚克难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这些是大兴安岭精神的萌芽。
大兴安岭精神的产生实践
1964年第三次开发,周总理指示“决定打就要打到底,任何情况,多大困难,也不能撤下来”。前辈们志在扎根,战胜冰雪严寒、克服火灾水难,用“绿了青山白了头、献完青春献子孙”激励自己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大局为重的世风里茁壮了大兴安岭精神的主干。
当时没有运输车辆,会战大军就造“小爬犁”;没有采伐工具,他们就用“小手斧”;没有建筑材料,他们就建“小砖窑”;没有机械设备,他们就挑“小扁担”、抬“小土篮”。即便后来受到了“文革”的冲击,实际建设也未停止。截止到1974年底,在最艰苦的10年间,共修建铁路847.26公里、桥梁6552米、隧道10575米、涵渠13529米、房屋305745平方米,为会战大军在深山中安家落户奠定了基础。
1987年5月6日,漠河、塔河两县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森林火灾。大火洗劫了西林吉、图强、阿木尔3个林业局局址和9个林场。5万余人痛失家园。大兴安岭人与扑火部队官兵发扬连续作战、不怕牺牲的好传统、好作风,英勇奋战28天,彻底扑灭了大火。
火灾后,大兴安岭人又提出“吃三(顿饭)睡五(小时)干十六(小时)”的口号,他们脚踏焦土,仅用2年时间就恢复了生产;3年时间完成了抢采抢运火烧木1270万立方米的任务。在10年内完成了森林更新,火烧迹地重新披上了绿装的奇迹
精神内涵
大兴安岭精神的主要内涵:
战严寒,破禁区,开拓进取的拼搏精神;
树雄心,立壮志,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顾大局,爱集体,立足本职的务实精神;
同甘苦,共命运,扎根边疆的奉献精神。
一、战严寒,破禁区,开拓进取的拼搏精神
大兴安岭地区冬季漫长,气候寒冷,全年无霜期只有90天,气象记载最低气温在摄氏零下52﹒3度,年平均气温在摄氏零下3﹒5度。“吃水用麻袋,开门用脚踹,男女同穿戴,五黄六月吃干菜”便是当时冬季严寒及夏季无蔬菜可吃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
面对寒冷而漫长的冬季,如何保证冬季施工是铁道兵部队面临的严肃课题。战士们不知砸断了多少根钢钎,磨烂了多少副手套。为抢工期,官兵们开动脑筋,创造出了热浆搅拌“分层施工法”先后在56条冰河上架起了一座座大桥,保证了铁路建设的顺利进行。
当开发者们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大兴安岭林区,奔赴各开发点时沿途除了浩瀚无边的林海只有鄂伦春人打猎的足迹。从黑龙江边的三合站到伊勒呼里山的塔源,全程240公里,一没有道路,二没有交通工具,三没有桥梁,四没有吃饭住宿的场所,只有靠两条腿走路。吃喝铺盖、住的帐篷和使用的斧、锯、锹、镐等简陋的工具,都得靠人背肩扛。走在寒风刺骨的山林中,开发者们却都汗流浃背,深一脚,浅一脚,直插林区腹地的各施工点。使沉默了多年的密林深处,响起了斧声、锯声、喊山声,大兴安岭出现了勃勃生机。
二、树雄心,立壮志,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1964年,遵照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指示,中国人民解军铁道兵三、六、九师八万官兵进军会战大兴安岭。铁道兵某部27团的几个先遣连队,跨冰河,过塔头地,扒雪开路,用斧头、镰刀在荆棘丛生的原始森林砍出一条路,经过近一个月的顽强突击,来到了被当地的鄂伦春人称无法生存的死地岭北西里尼安营扎寨。部队驻扎下来之后,即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修路大会战。某部八连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的团队,在开发大兴安岭的战斗中,他们冲锋在前,战斗不止。当时,上级交给八连一项劈山填河的艰巨任务,要求他们把一座150多米高的山劈开,将32000多方岩石填入冰河,筑起一条傍山沿河的路基。经过8个月的苦战,在悬岩上凿出了13个20米深的爆破竖井,炸开了半拉山,将40多米宽的冰河填上了一半,筑起了一条钢铁路基。截止到1974年底,共修建铁路847。26公里、桥6552米、隧道10575米、涵渠13529米、房屋305745米,为开发林区,建设边疆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铁道兵为此付出了重大牺牲,有300多名官兵长眠于此。叶剑英元帅在给铁道兵的题词里写道:“逢山开路,遇河架桥,铁道兵面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风栉雨,铁道兵面前无困难”,给予了铁道兵指战员高度的赞誉。大兴安岭人民的艰苦创业精神还体现在老潮河林场的“五小”精神。什么是“五小”精神?即“小爬犁、小手斧、小砖窑、小扁担、小土篮”的精神。70年代初,在开发大兴安岭林区的过程中,图强林业局老潮河林场(现育英林场)的干部职工,发扬无私无畏、艰苦拼搏、勇于进取的创业精神,面对繁重的建场任务和生产工具奇缺的难题,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白手起家。没有运输车辆,他们就自制“小爬犁”运沙石,搞基建;没有锯木用的采伐工具,他们就用“小手斧”砍树做枕木,建设铁路专用线;没有修路机械,他们就用“小扁担”、“小土篮”挑土运石;没有盖房子需要的红砖,他们就土法上马建“小砖窑”,保证了施工需要,得到了省、地领导的充分肯定,使老潮河林场跨入了省级先进单位的行列,为大兴安岭精神增添了新的内容。
三、顾大局,爱集体,立足本职的务实精神
在天灾人祸面前,大兴安岭人更是表现出高度的大局意识和顽强的拚搏精神。1987年5月6日,漠河县西林吉、阿木尔和塔河林业局共发生五起山火,当地政府和企业组织扑救,山火得到控制。但5月7日傍晚,漠河天气突变,引起八级大风,西林吉林业局的河湾、古莲两个火场,残火复燃,遂酿成震惊世界的特大森林火灾,大火迅速漫及西林吉、图强、阿木尔三个林业局的9个林场4个贮木场,被夷为平地。烧毁林地86。6万公顷,烧死林木蓄积3900多万立方米,直接经济损失16亿元,5万群众无家可归,直接损失5。2亿元。这场森林大火来势猛,火点多,范围广,火场总面积114万公顷万(包括境外部分)。大兴安岭人民群众与广大解放军官兵为了国家和人民利益,发扬党和人民军队吃苦耐劳、连续作战、不怕牺牲的好传统、好作风,同甘苦,共患难,英勇顽强,连续奋战28天,彻底扑灭了大火,以实际行动谱写了新时期军民团结、勇敢战斗的壮丽凯歌。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大兴安岭广大干部职工群众,以大局为重,“吃三睡五干十六”(吃三顿饭、睡五个小时、工作十六个小时),全身心地投入到恢复家园的工作中。他们同心协力,艰苦奋斗,英勇作战,经受了严寒、饥饿、疲劳的严峻考验,两年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三年完成抢采抢运火烧木1270万立方米,十年完成了森林更新,火烧迹地重新披上了绿装。1991年6月24日至30日,大兴安岭南部大部分地区大面积连降暴雨,雨量120—160毫米,造成特大洪水的爆发,共有2县、4区(林业局)、38个乡镇林场、15万余人同时受灾,塔河县城水深平均达3米。大兴安岭的广大干部职工群众,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不顾自身生命安危,勇敢地站在了抗洪救灾斗争的最前列。他们发扬中国共产党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光荣传统,“舍小家、为大家、保全局”,一手抓抗洪抢险,保证群众及时撤离,未死一人。一手抓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大灾面前不低头,泰山压顶不弯腰”,自力更生、团结协作、艰苦创业、共渡难关,仅用短短四个月时间,就使广大灾民进入新居,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
四、同甘苦,共命运,扎根边疆的奉献精神
在工作生活条件极端艰苦的情况下,广大领导干部身先示范,以身作则,与群众同吃在一起、同住在一起、同干在一起、学习在一起,商量事情在一起。一起支帐篷,一起打草帘,一起排队买饭,一起开荒原,一起大搞经济建设。当时,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进山党员在前头,吃饭党员在后头,睡觉党员在两头(挡风挨冻)。
在大兴安岭开发建设急需用人之际,先后有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杭州等城市的5.4万知识青年,带着远大理想,带着满腔热情,投身于大兴安岭开发建设会战大军的行列中。他们在大兴安岭的原始密林深处,顶风雪,战严寒,洒热血,流热汗,用一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年华,为祖国的绿色宝库——大兴安岭的开发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他们置身于广大开发者之中,从群众身上汲取营养和智慧,把聪明才智与人民群众的力量融为一体,任劳任怨,坚忍不拔,辛勤采伐,征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把汗水、智慧融进了林区开发建设的伟大事业之中。被周总理誉为“不穿军装的解放军”的世界上第一支女子架桥队和名扬海内外的女子采伐队,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虽然后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返归故乡,但他们为大兴安岭开发建设所作出的重大历史贡献,永载林业开发史史册。
大兴安岭林区的开发建设是极端艰苦的,但是林业开发者们的高昂的斗志、豪迈的激情和乐观主义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个关心大兴安岭开发建设的中国人,为他们骄傲和自豪。其中,有一首顺口溜就真实地再现了当时林业工人饱满的精神状态:“兴安岭,真奇怪,冬奇冷,夏暴晒。蚊蠓小咬三班倒,餐餐高梁脱水菜,吃得特别饱,饿得倒也快。开发舍妻儿,四季常在外,办公没桌椅,纸笔随身带,坐的木头墩,写字垫膝盖。工人领导在一起,有说有笑不喜外。别看条件苦,精神很愉快”。
在大兴安岭半个多世纪的开发建设中,广大林业开发者们不讲条件,不计报酬,不怕困难,不计较个人得失。尽管历尽艰辛和坎坷,但是他们至今仍然执著地、无怨无悔地生活在这片林海之中,扎根在大兴安岭林区,真是“绿了青山白了头,林海深处埋忠骨”,”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同甘苦、共命运,扎根边疆的无私奉献精神。
最新修订时间:2022-01-04 16:25
目录
概述
历史背景
大兴安岭精神的由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