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肚竹(Bambusa vulgaris cv. Wamin McClure)是
禾本科,
簕竹属龙头竹的栽培品种,灌木或乔木状
竹类植物,竿稍疏离,高可达15米,尾梢下弯,节间深绿色,竿绿色,下部各节间极为短缩,并在各节间的基部肿胀。竿壁稍厚;分枝常自竿下部节开始,主枝较粗长。箨鞘早落,箨耳甚发达,彼此近等大而近同形,长圆形或肾形,斜升,箨舌边缘细齿裂,箨片直立或外展,易脱落,宽三角形至三角形,叶耳常不发达,多为宽镰刀形,叶舌截形,
叶片窄被针形,小穗稍扁,狭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含小花,花柱细长,柱头短。
灌木或
乔木状竹类,地下茎合轴型。竿稍疏离,高8-15米,直径5-9厘米,尾梢下弯,下部挺直或略呈“之”字形曲折;节间深绿色,长20-30厘米,幼时稍被白蜡粉,并贴生以淡棕色刺毛,老则无粉无毛,竿绿色,下部各节间极为短缩,并在各节间的基部肿胀。竿壁稍厚;节处稍隆起,分枝常自竿下部节开始,每节数枝至多枝簇生,主枝较粗长。
箨鞘早落,背面密生脱落性暗棕色刺毛,干时纵肋稍隆起,先端在与箨片连接处呈拱形,但在与箨耳连接处作弧形下凹;箨耳甚发达,彼此近等大而近同形,长圆形或肾形,斜升,宽8-10毫米,边缘具弯曲细繸毛;箨舌高3-4毫米,边缘细齿裂,并被极短的白色细纤毛;箨片直立或外展,易脱落,宽三角形至三角形,背面疏生暗棕色小刺毛,腹面在脉间密生暗棕色小刺毛,尤以其基部更密,先端的边缘内卷形成坚硬的锐尖头,基部稍作圆形收窄,且其宽度约为箨鞘先端宽的一半,边缘在近基部处具弯曲细繸毛。
叶鞘初时疏生棕色糙硬毛,后变无毛;叶耳常不发达,若存时,多为宽镰刀形,边缘无毛或仅具少数繸毛;叶舌高1毫米或更低,截形,全缘;叶片窄被针形,一般长10-30厘米,宽13-25毫米,两表面均无毛,先端渐尖具粗糙钻状尖头,基部近圆形而两侧稍不对称,小
横脉在叶下表面略微可见。假小穗以数枚簇生于花枝各节;小穗稍扁,狭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2-3.5厘米,宽4-5毫米,含小花5-10朵,基部托以数片具芽苞片;
小穗轴节间长1.5-3毫米;颖1或2片,背面仅于近顶端被短毛,先端具硬尖头;外稃长8-10毫米,背面近顶端被短毛,先端具硬尖头;内稃略短于其外稃,具2脊,脊上被短纤毛;鳞被3,长2-2.5毫米,边缘被长纤毛;花药长6毫米,顶端具一小簇短毛;
花柱细长,长3-7毫米,柱头短,3枚。
中国
华南以及浙江、福建、台湾等省的庭园中栽培。性喜温暖多湿气候,能忍5℃持续低温;喜光而耐半阴,不耐干旱。喜土层疏松湿润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冲积土。
用
分株法繁殖。园林绿化多采用3-5条嫩秆分株繁殖,快速见效。
盆土:大佛肚竹喜酸性、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以pH值4.5-7.0为宜,忌黏重、碱性土壤。北方土壤碱性强,可加入0.2%的
硫酸亚铁。盆土最好为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可用农田土拌红黄壤、腐殖土与细沙。
常发生的病害有锈病和黑痣病。防治方法:锈病用50%
萎锈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洒,黑痣病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
介壳虫的防治方法:①在若虫期喷洒灭害灵,并加入适量煤油,喷虫体有封闭窒息的作用。②喷洒洗衣粉水溶液。方法是先将洗衣粉按1:100的比例溶于水中,搅匀后放置6小时,再加入40%
氧化乐果乳油剂或敌敌畏乳剂,按1:1500倍稀释后及时喷洒,连喷2-3次。喷洒2-3天后,应用清水将全株淋洗干净。也可以用60度白酒,按1:2对水,在春季介壳虫开始活动时浇灌。4片浇1次,以后每15天浇1次,连续浇8-9次即可达到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