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经济圈
由美国印第安纳州坡尔大学的郑竹园教授提出的经济名词
“大中华经济圈”最早于八十年代初期,由美国印第安纳州坡尔大学的郑竹园教授提出。是指大陆、中国香港地区、中国澳门地区、中国台湾地区完全实现自由贸易区,倘若把CEPA与正在进行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谈判联系起来,可以进一步看到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一斑。在中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中,大陆、中国香港地区、中国澳门地区、中国台湾地区将构成最紧密的核心层,东盟和东北亚国家是紧密联系层。专家指出,中国作为政治大国和经济大国,无论是从全球战略还是从地区战略的角度,都需要建立以自身为核心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
经济圈概述
所谓大中华经济圈,是指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地区、中国澳门地区和中国台湾地区之间的完全自由贸易。正在进行的中国和东盟国家间的自贸区谈判,亦可以看作是大中华经济圈的未来延伸。在过去的30年间,两岸四地的政治体制虽然互不相同,但经济关系却已经获得实质改善。可以乐观地说,以华人为主体的大中华经济圈很快将会展现在世人的前面。
两岸四地间的贸易连年大幅增长,特别是香港回归祖国后,更成为内地与港、澳、台经贸关系的最佳桥梁。从两岸四地间的贸易及快速增长的投资增长方面作为观察点,两岸四地实际上已形成大中华经济圈的初级阶段。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在天下经济论坛表示,在整个全球的经济总量当中,大中华经济总量已经达到同美国相抗衡的状态,大中华经济圈,经济总量同美国相加的话,占全球经济的80%。尤其中国大陆的发展,所以未来10年,整个大中华经济圈可能会超越美国。
进展
据悉,内地与中国香港地区之间的经济整合进程已经进行了二十余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香港回归六年来,中国香港地区与内地的物流、资金流动与人员往来愈加密切、规模日渐扩大。两地贸易23年来增长78倍。中国香港地区是内地最大的转口基地与第三大贸易伙伴,以及第二大出口市场;而内地已是中国香港地区最大的港产品贸易出口、进口及转口对象。此外,中国香港地区也是内地的最大投资者。
目标
“大中华经济圈”的目标是加强大陆、中国香港地区和中国台湾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和贸易。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必然要求进一步削减在这三个经济体之间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显然,这些安排会改变当前海峡两岸的贸易格局。近年来,每年平均台湾向大陆出口250亿美元,进口50亿美元。台湾的贸易顺差为200亿美元左右。之所以出现如此严重的不对称贸易,其原因就是台湾当局设立了许多贸易壁垒,禁止4300多种大陆商品的进口。直到海峡两岸先后加入WTO之后,台湾才逐渐取消了进口大陆商品的禁令。估计在未来3年内可能陆续开放其中90%的商品。显然,在上个世纪台湾是不可能开放这些商品进口的。因此,“大中华经济圈”的设想首先遇到了来自于台湾方面的阻挠。
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的三个单独关税区,又互为重要的贸易与投资伙伴。两岸四地建立自由贸易区即中华自由贸易区是两岸四地经济繁荣与发展的需要,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举措,更是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需要。
寄语
我们寄希望于“两岸四地”商人交往,也寄希望于“两岸四地”的行政当局进一步完善和协调“两岸四地”商事立法,建立有效的贸易纠纷解决机制,促进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大中华经济圈”日臻成熟。
大中华经济圈
34个经济体
竞争力排名
(2010年)
排名 省/市/地区
1 广东
2 台湾
3 香港
4 江苏
5 北京
6 上海
7 浙江
8 山东
9 辽宁
10 天津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27 10:53
目录
概述
经济圈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