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谭随录
清代和邦额著文言短篇志怪小说集
《夜谭随录》是清代和邦额著文言短篇志怪小说集,一百四十一篇,成书于清乾隆年间。
内容简介
全书半为传奇体,半为笔记体。其主要内容描写了满族下层人民的困苦生活,封建社会的炎凉世态,揭露抨击了社会怪状、黑暗时政。其次对西北边塞风光、军旅生活、北京街肆奇闻也多有涉及。
如《某马甲》描述一满族旗兵家庭生活困苦,妻子难以为生,为鬼所缠,几欲悬梁自尽,《谭丸》篇托写鬼域一旗装少妇,饥儿呱呱待哺,室内一贫如洗,整日衣衫褴褛,眼泪洗面的惨状,表现旗人生活穷困,并寄予深切同情“鬼而贫也,尚有阳世以为不时之需,人而贫也,其将告助于谁氏耶?”;《崔秀才》揭露了世态的薄情、丑恶,《袁翁》《铁公鸡》谴责了为富不仁,《某王子》《某太守》斥骂了腐朽官吏的“官高人品低”“兽心人面”,《陆水部》更对封建皇帝的草菅人命表示不满,对被雍正帝流放处置的汉族知识分子陆生楠深表同情。
作品目录
自序
创作背景
《夜谭随录》是作者陆续在西北、东南和北京听到的传闻积累写作而成,编成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自序载:“余今年四十有四矣,未尝遇怪,而每喜与二三友朋于酒觞茶榻间,灭烛谈鬼,坐月说狐;稍涉匪夷,辄为记载。日久成帙,聊以自慰。昔坡公强人说鬼,岂日用广见闻,抑曰谈虚无胜于言时事也。”可见,他写志怪小说,一则出于爱好,二则出于不言时事,免触文网。
《夜谭随录》的写作,颇受古代志怪小说的影响,尤其受《聊斋志异》的影响更大。和邦额曾说:“予闲尝览《太平广记》及诸志异书。”昭裢说:“满洲县令和邦额著《夜谭随录》行世,皆鬼怪不经之事,效《聊斋志异》之辙,文笔粗犷,殊不及也。”说《夜谭随录》效《聊斋志异》是实,但说“文笔粗犷,殊不及也”则未免失之公允。《夜谭随录》某些篇章,不仅置于《聊斋志异》中难以分辨,甚乃有过之而无不及。
人物介绍
梁生
汴州梁生,父母早亡,家境极贫,无力娶妻,仍为人温雅,能饮善弈,与富豪同学刘、汪二人往来密切;刘、汪二人妻妾成群,常互相炫耀:一日,汪又买得一佳丽,以为没有比她更美的了,便设宴招客炫耀,果然举座皆惊。而梁生则不以为然,认为其美在于妆饰,非天生丽质。结果遭刘生羞辱,说他是穷措大无钱消受,故发谬论自我解嘲。梁生受辱离席,暗下决心一定娶一美人。一日,梁生偶得赵文敏手抄《陶浔全集》真迹,以于金之价卖给一巨绅,便暗中寻访佳丽,但都不甚满意。后忽有一老媪领一绝世佳人来,情愿奉送给梁生,梁生喜出望外。刘、汪得知此事,以为梁妻必不会美丽,便以相贺为由,要当面羞辱梁生。但席间见到梁妻,二人目瞪口呆,竟如痴呆一般。回去后即商议奸污梁妻之计。翌日前往,却被梁妻引入一高楼,尽情捉弄一番。事后再找到梁家时,已是人去房空。后一同学在磁州道上见到梁生,被邀入其家,见其富贵如神仙,又得其诗,才知道梁生是狐婿。
陆水部
水部主事陆生楠,因罪戍察哈尔,独身一人到归化城赁骆驼代步,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忽见一老翁,衣饰甚古,邀陆到其家,为陆引见其二子和小女阿紫。阿紫光艳绝伦,而羞态可掬。老翁有意将她许配给陆,称其二人有夙缘。当夜留陆宿于其家。次日陆欲辞行,被二子留住。又过了几天,老翁之外甥胡秀才来见陆,劝陆娶阿紫,说陆面有死气,不过两年即当死。若与老翁结亲,则足以免祸。陆允诺。临婚前二日,胡与老翁之二子来与陆饮酒,又说起婚姻之事。陆醉中口吐狂言,说阿紫是狐狸的称谓,责怪老翁不该取此名字。二子面红耳赤,拂袖而走,胡跌足叹息。陆不解其意。不久老翁同二子来,用扶杖指着陆,骂他轻薄,与之绝交退婚。陆酒力消尽后靠案而睡。醒后发觉坐在一大石旁,并无宅第,非常惊讶。后回到军营,终因出言不慎,被讪谤处死。正应了胡秀才“面有死气”之言。
谭九
京都花户子谭九,奉父母命往郊外探亲,出门时已近傍晚。路上遇一老媪,衣衫褴褛,而所骑之马却甚华美。因天色已晚,老媪便邀谭九到其家留宿,次日早行。老媪家甚是残破。其媳妇正在哺乳幼子,容貌十分惨淡,身着旗人服装,却破败不堪。老媪出外还马,回来后让媳妇备饭招待客人,饭菜皆冷。谭与老媪交谈,得知老媪本为凤阳侯氏,因岁荒流落入京,再嫁给村民郝四,已近三十年了。现郝在村店中为人作佣工。媳妇余氏是巴参领家中婢女,刚才老媪所骑之马就是从其家中借的。谭九抽烟解乏,余氏流露出也想抽烟之意。谭便满足了她的要求,并许诺改日为她买烟具和烟相赠。临睡前,老媪请求谭九明日见到郝四时,让他速送几缗钱解断炊之急。一觉醒来,谭九发现自己竟躺在松柏之间,四周并无人家,只有一荒废古冢,半倾于乱草之中,不禁毛发森竖,仓皇离去,走原路,得见郝四,才知夜来所见老媪与其媳、孙,都早已亡故。巴参领是某旗某佐领之父,也死了十几年了。郝氏夫妇原为其守墓,后屋舍倒塌,佐领无力修葺,故郝四只得在此作佣工。谭九听后,感叹良久,赠给郝五百金,以备办冥资,又信守承诺,为余氏备办纸烟具及烟,重到其墓前烧化。
柴四
柴四以贩羊为生。一日走在路上,为兔所惊,与驴一起坠入深井之中,无法出来,自以为必死无疑。忽见有一线光透入,循光见一石门,用力一推,豁然洞开。柴喜出望外,牵驴入内,见沿路奇葩异卉,均为平生所未见。而此境之人,见柴四之驴,大觉可怪,纷聚围观,而不敢近前。有一个叫苟孺子的人,高冠长袍,服饰很像古代之人,见驴,问为何兽。又仔细察看,笑其形状怪异,并说以前多见诗书中有“驴”字,至今才见到实物。邀柴四到家,把驴系在树上,让家人共来看驴。众人中有一女郎,貌甚美,频频看柴四,像有意于他,柴四不禁神魂荡漾。荀孺子本欲嫁女给柴四,后听说他两代都以贩羊为生,嫌其致多羊于死地,非仁义之人而退婚。只将其驴留于家中。一日,柴四听说荀孺子嫁女与鲍处士家,今日迎亲,就夹在人群中观看,见车饰华丽,又装饰其驴,有一簪花美少年骑着,即为鲍家郎。柴妒火中烧,上前拦路喝问:“为何夺我驴?”结果被众人用马鞭猛打一顿。苟孺子听说此事,命人绑缚柴四送官。柴被关入狱中后数月,乘机逃脱,到一村市,才知离所坠落之井已有千余里,离那时也有十余年了。星夜赶赴回家,而早已庐舍无存了。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夜谭随录》在描写恋爱婚姻问题时,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民主思想传统,主张郎才女貌,男欢女爱,自由结合。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作者往往把男女之爱放到广阔的阶级矛盾或新旧思想冲突的背景之下来描写。青年男女在强大的封建势力面前自然是弱者;可是,为了自由幸福,这些弱男弱女主动向封建礼法挑战,死而不已。这就注定了封建礼教反抗者的悲剧命运。作者以爱情故事的悲剧结局,青年男女死而不已的抗争,抒发了对真善美的强烈的爱,对假丑恶的强烈的恨。
比如,《香云》篇中,美满姻缘活活被权势者拆散,男人被罚做苦役,呻吟在奴隶的枷锁之下,美好的爱情之花被恶毒的礼法蹂躏。这不能不激起人们,尤其青年男女,对封建礼法及压迫者的愤懑之情。《小惠》篇中美丽善良的丫鬟与多才多情的庶出少爷,勇敢地向封建等级制度挑战,深深地相爱。结果,这位叛逆女性被活活打死,她那火一样炽烈、纯洁的爱被黑暗社会窒息。而沉浸在痛苦之中的少爷,用凝聚着血泪和愤怒的巨笔,写下了令人哀痛欲绝的悼文,既以之悼念恋人,又借以控诉封建礼法。小惠死后则化作厉鬼,仍为追求自由、幸福而英勇抗争。复仇的女鬼形象在《倩儿》篇也有描绘。他们一往情深地爱,一往无前地追求,生而不舍,死而不悔。这种精神极大地鼓舞着争取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男男女女。
《夜谭随录》中反映社会政治问题的篇章,寄托了作者对黑暗政治、贪官污吏、腐朽世风的憎恶,对穷苦百姓的爱以及对受迫害者的同情。比如《倩霞》《姚植云》《张五》等篇,对上自藩王、提督、巡抚,下至知县、师爷等贪官污吏搜刮民脂民膏、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等暴行,进行了无情的揭露。《米芗老》中把三藩叛乱时,骄兵悍将杀人越货、掠卖人口的暴行暴露无遗。将身遭社会大动乱的黎民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惨况描写得淋漓尽致。对水深火热中的人民互相救助、相濡以沫的义举备极赞颂。《陆水部》以雍正年间惨遭“文字狱”之祸的陆生楠为主人公,作者通过斥逐之臣在穷途末路为贤者所重、美者所爱,仍为宵小所害的故事,把冤狱的可怖,受迫害者的正直,势利小人的卑劣,一一形诸笔端。而用陆水部因微言失去良缘,影射他以细故触君怒、罹文网的遭遇。作者流露了对残酷的文字狱的不满之情,公然为“钦犯”鸣冤叫屈,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了皇帝。因此,与作者同时代的满洲贵族、礼亲王昭桩指责此篇“直为悖逆之词”,也就毫不足怪了。
《崔秀才》篇表现了在宦海浮沉之中,政治风云变化之际,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种种奇形怪状。作者让趋炎附势之徒穷形尽相,丑态百出,如对莫逆之交的求助视而不见、装穷的朱知县的描写;对披肝沥胆的朋友的穷苦毫不理会、毫不资助,只用陈词滥调搪塞好友求助的靳公子之流的刻画,被作者鞭笞得体无完肤,揭露得深入骨髓。将凉薄的世风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们在苦笑中去认识、去批判封建社会腐朽的社会意识。《铁公鸡》篇将视钱财重于性命的守财奴的悭吝本性活现纸上,让狐仙对守财奴极尽揶揄之能事。最后,守财奴落得财散人亡的下场,不啻是对聚敛成性者的当头棒喝。
作者认为,“怪”与“常”是相对而言的,大至天地万物,小至一身之耳目口鼻,皆有见闻所不及的成分,这就是“怪”存在的现实根据,“有其事必有其理,理之所在,怪何有焉”。这一指导思想使这部小说独具异趣。同时,作者摹写自然景物、市井风习、人情世态,无不淋漓尽致,栩栩如生,显示出较强的写实性。书中以社会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大多是借助神怪形式来表现的,而警策味甚浓,反映了神怪小说世俗化的倾向。如《崔秀才》《陆水部》《谭九》《潘烂头》《铁公鸡》《张五》《赵媒婆》等;其有关爱情题材的故事,也有相当的深度。如《梁生》《藕花》《倩儿》等,某些篇章甚至有《红楼梦》之韵味。
艺术特色
《夜谭随录》虽然受传统志怪小说影响颇大,但在艺术表现上自有其特出之处。选材多为极普通的日常生活,寓怪异于平易,生活气息浓厚,地方色彩强烈。男性形象多具市井气,女性形象多具村野性,进一步突破了才子佳人的俗套,丰富了文学作品形象的画廊。细节逼真,着墨不多,画龙点睛,多有神来之笔。
《夜谭随录》中,不少故事以真人实景为内容,甚至所写的街巷也为人所熟知,按图可考。尤其对旗人生活的描绘,无论从装束上还是心理上,着笔成趣,历历如画。如《苏仲劳》所写女子的天足;《倩儿》《谭九》所写女子吸烟;《某马甲》所写八旗下层之家;《红姑娘》所写八旗老兵的生活;《三官保》写北京市井无赖;《张五》写卖豆腐的早起劳作;《耒存》写蒙古习俗;《赵媒婆》写为鬼做媒等,均如一幅幅色彩鲜明的风俗画。正是在习以为常的生活舞台上,以神鬼狐妖为主角,上演了一出出动人心魄的活剧,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寓怪诞于平淡,寓劝诫于谐乐。所以鲁迅先生赞许和邦额“记朔方景物及市井情形者特可观”。所谓“特可观”,当然是远远超出寻常水平之上了。
和邦额笔下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外貌、心理、行动、语言,无一不贴切人物的性格。尤其可观的是,男性多具市井气,女性多具村野性。即是说,和邦额如实再现了城市和乡村下层人民的风貌。而这种“市井气”“村野性”,比起传统作品中的才子气、闺阁风,更泼辣、更机敏,因而就更具思想价值。
作品影响
《夜谭随录》问世后,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与和邦额同时及晚后之人,多有评论。他的挚友恩茂先、福霁堂、李斋鱼、李伯瑟等人均对该书进行过评点;兰岩、雨窗对该书也作了总评、眉评、夹评。赵曾望称许该书为“庸中之佼佼,铁中之铮铮”,与各种志怪之书相比,“较诸家为差强”(《窕言》)。清代文学家袁枚所作的志怪小说《子不语》,其中许多篇章竟是摹拟《夜谭随录》之作。对此,钱锺书先生曾指出:“袁枚《子不语》屡窜取焉(如卷六《常熟先生》、《怪风》即本此书卷六《棘闱志异》、卷五《怪风》;卷二二《铁公鸡》即本此书卷一一《铁公鸡》)。”
作品评价
现代文学家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满洲和邦额作《夜谭随录》十二卷,颇借材他书(如《佟腑角》、《夜星子》、《疡医》皆本《新齐谐》),不尽己出,词气亦失之粗暴,然记朔方景物及市井情形者特可观。”
现代文学家钱锺书:“此书模拟《聊斋》处,笔致每不失为唐临晋帖。”
版本信息
《夜谭随录》十二卷,八册,清刻本,篇首有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著者白序,文中有圈点眉批。另有清坊刻本圣经堂藏版十二册。两本相较,八册本比十二册本多《某太医》《地·震》《朱佩苣》《纸钱》《三李明》《巨人》等六篇。十二册本比八册本多《嵩沙蒿》《獭贿》《烽子》《陈景子》《陈守备》《青衣女鬼》《汪越》《夏秋梦》八篇。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本衙刊本;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本衙刊本;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刊本;清光绪二年(1876)爱日堂刊本;民国上海进步书局“笔记小说大观”石印本。1986年岳麓书社排印本,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本衙刊本,1995年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笔记小说大观》影印上海进步书局石印本。
作者简介
和邦额(1736—1795以后),清小说家。字阔斋,号霁园主人、蛾术斋主人。满洲镶黄旗人。以“八旗俊秀者”入成安官官学,其后曾一度出任县令。作有小说集《夜谭随录》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2-22 08:41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