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袭阳明堡
中国抗日战争“夜袭阳明堡”战斗
夜袭阳明堡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为配合正面战场忻口战役,在山西代县袭击日军飞机场的一场战斗。
历史背景
1937年10月上句,日军侵占代县、崞县后,继续南犯,目标直指太原。国民党退守忻口东西一线阵地,阻止日军进攻,保卫太原。为配合国民党军作战,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五八旅七六九团团长陈锡联奉师长刘伯承的命令,在代县、崞县以东地区,打击南犯之敌。
事件原因
10月中旬,陈锡联率第七六九团进至滹沱河南岸苏龙口、刘家庄地区。苏龙口是滹沱河东岸一个不小的村庄,顺河南下便是忻口。这时,忻口会战正在激烈进行中。日军飞机不断从此处飞过,七六九团从日军飞机起飞的频率判断这附近一定有日军的机场。
参与方
●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五八旅七六九团
●日军警卫部队
事件经过
远处观察
经过反复侦查,七六九团战士终于在隔河约五里外的阳明堡,发现了日军飞机的起降点。战士们在滹沱河南岸的一个山头上观察,清楚地看到:机场位置在阳明堡镇以南,机场里准备起飞的飞机正在加油、装弹,刚刚降落的飞机则由汽车牵引到停机坪的一角检修,机场里活动的人战斗中烧毁敌机的情景员并不多,机场周围设有铁丝网并构有简单防御工事。
实地侦察
为保证作战行动顺利进行,陈锡联团长带着第二营营长孔庆德、第三营营长赵崇德等人,化装成老百姓,沿着滹沱河的山沟向机场进行实地侦察。通过对机场附近的地形进行观察,又找到附近的群众了解到,机场内共有飞机二十四架,白天轮番轰炸忻口、太原等阵地,晚上返回机场。防御工事粗糙,周围设有铁丝网并构有简单的工事掩体和隐蔽部。此时的日军主要精力集中在前方忻口阵地,对后方的戒备比较放松,而且他们根本就不会想到,八路军会迂回至后方进行袭击。
制定计划
回到营地,陈团长就立即召集团里其他领导分析研究敌情,决定采取秘密而迅速的夜间行动,出其不意袭击日军机场。按照拟定的计划,陈团长以第三营为突击队,袭击机场。以一营袭扰牵制崞夜袭阳明堡飞机场战斗示意图县的敌久。以二营为团预备队,以八连于王董堡附近,破坏阳明堡西南的交通,阻击敌人的支援,保障三营的后方安全。团追击炮和机枪连在滹沱河东岸占领阵地,对三营进行火力支援。
发动进攻
七六九团三营在赵崇德的带领下悄悄渡过滹沱河,拉开了一二九师进军晋东第一仗的序幕。以第九连警戒阳明堡方向,以第十连、第十一连和机枪连组成突击队向敌人机场摸去。士兵们用钢钳剪开铁丝网,匍匐着爬进了机场。同时第十连三排也以迅猛动作向机场西北角扑去,准备消灭隐蔽在那里的敌人。赵营长率领十连和十一连直奔机场东南侧的机群。双方同时开火,枪声四起。三营胜利完成了预定的作战任务,赵崇德命令部队迅速撤出战斗,向指定地区转移,残敌仍不断地向八路军射击,三营营长赵崇德为掩护战士不幸中弹,身负重伤。
事件结果
经1小时激战,第769团以伤亡30余人的代价,歼灭日军100余人,毁伤飞机24架,支援了国民党军的忻口防御作战,创造了用步兵歼灭大量敌机的光辉范例。
历史影响
夜袭阳明堡,削弱了日军的空中突击力量,大大减轻了忻口国民党军正面防御的压力。
夜袭阳明堡战斗,是继平型关大捷雁门关伏击战切断日军交通运输线之后中国军队取得的又一次重大胜利,一时间成为中外媒体的头条新闻,并将769团誉为“抗战四大名团”之一,蒋介石不但颁发了嘉奖令,还发了2万元奖金奖励参加阳明堡战斗的部队。刘伯承在接到电报后连声称赞:769团首战告捷,打得漂亮。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31 17:53
目录
概述
历史背景
事件原因
参与方
事件经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