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潜水艇》是
陈春成创作的短篇小说集,首次出版于2020年9月。
内容简介
该作品首篇《夜晚的潜水艇》讲述的是一个富商被博尔赫斯的一首诗击中,资助潜水艇寻找诗中被抛向大海的硬币,最后因潜水艇失联而终止的故事。过了好多年,这个神秘消失的潜水艇通过画家陈透纳生前的回忆录得以重现,潜水艇的沉没无疑是对陈透纳想象力被永久扼杀的隐喻。《竹峰寺》围绕“我”的“藏钥匙”和慧航和尚的“找碑”两条线展开叙述,“我”和慧航都是因为“失去”所以要“藏”。《传彩笔》不仅讲述的是叶书华的故事,还关联了读中文系的“我”和将软文经营得有声有色的叶书华儿子。《裁云记》里“我”的日常需要时刻警惕云彩的形状是否合规,“我”的精神却常常沉溺于“洞穴”的深渊。《李茵的湖》对“失去”的演绎同时在“我”对李茵的感情变化和李茵追寻过往的两条线上演进。《尺波》以“熬夜”写物对人的役使,以“鬼火”写权力话语对人的规约。《音乐家》全篇都是权力/艺术、理性/情感、逃匿者/追捕者的对照书写。《酿酒师》中,酒已然不是一般的造物,“酒是水酿出的诗”,酿酒便是求道。真酒既成,酿酒师本人都将遁形。“这酒抹去了他师父的存在”,而“凡是往坛中看过的人都痴了,从此对世间事不屑一顾”。《红楼梦弥散》将故事设定在4876年,陈春成无意将其写成一个科幻故事,借由这种想象的方式,将古老的宿命论问题放置于一个“玄学上的而非科学上的宇宙模型”中加以讨论。主人公陈玄石出生在1980年,他的记忆,是已经遗失的《红楼梦》被复述、进而重新浮出水面的关键。小说中的陈玄石是一个有限时空内类似“拉普拉斯妖”的人物,如果我们以当下时间为基点,那么,陈玄石如此漫长的生命,就让他成为一个亲眼见证了世界的过去、现在,甚至是未来的人。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陈春成坦言自己的小说源于在石凳闲坐时的胡思乱想:“许多篇目在那里生成或敲定。那时语句在我脑中飘拂,四周的人群楼厦化为乌有,我浸在一种兴奋又迷蒙的状态中,渐渐窥见故事的脉络,乃至细部的词语。”
陈春成接受采访时说:“书中这九篇,题材上古今中外我都来了一下,每一篇在动笔之前都想通了,知道写出来大概是什么样子。有些(想法)我会觉得写出来大概也不怎么样,这个想法就会慢慢消失。我在意的不光是文字,还包括一篇小说的故事性还有氛围,会不会让我沉浸进去,有时候小说的氛围营造甚至比情节设计更重要。这本书里有几篇小说的情节,我自己感觉处理得挺舒服。好看,又不懵,也不要太复杂。像汪曾祺那样,一篇小说,一起一落就结束了。比如像书中这篇《传彩笔》,是写“我”看到了一个别人看不到的幻境,像《洛神赋》一样,我看到了,幻境又离去了。就这么一来一去这样结束,挺好的。《竹峰寺》是写作过程比较快乐的一篇。动笔之前,一直在脑子里想这个故事,其中有些我生活的记忆,也有凭空构建的部分。我还在纸上画了一张竹峰寺和主峰的平面图,中国的很多寺庙都是那样的啊,大雄宝殿、观音殿什么的,还要有一条溪水。有一阵子都在设计这些,其实有些设计跟小说没有太大关系,但沉浸在这种想象里很有趣,最终就写出来了。”
人物介绍
陈透纳
从少年时期就沉迷幻想的陈透纳在高考来临之前,因为不忍心再让父母担忧,于是做了一个决断,“我想象我的想象力脱离了我”,随后他就成了一个正常人,考上了大学,有了不错的工作,结了婚。直到三十岁的时候,当他自觉已经尽完自己作为普通人的责任后,他再度进入幻想的天地,开始作画,直至成为印象派画家。
在陈透纳身上,沉浸在幻想中的自我,和服从家庭召唤的自我,并非如现代心理学所想象的,是两个分裂的自我,抑或是所谓超我对本我的压制,相反,这两个自我本就是同一个完整的自我,是同一个自我内部发生的内在对话。
“我”
在城市工作的“我”回到故乡,本想寻求一种安稳,却发现这个小县城也在经历着剧变,“生活的隐秘支点,如今一一失去了,我不免有种无所依凭之感”。于是,“我”带着已被拆迁的老屋的钥匙前往山林中的竹峰寺,希图以此缓释自己内心的烦闷。始建于北宋的竹峰寺见证了历史变迁与人心起伏,最具传奇色彩的是这里的蛱蝶碑。在时代的颠沛流离中,为了保护蛱蝶碑,僧人将其藏于寺内某处,渐渐地,没有人知道这块碑究竟在哪,除了守口如瓶的慧灯师父。小说最后,一心想着藏钥匙的“我”顿悟了石碑的秘密,原来竹峰寺边上的小桥竟是用蛱蝶碑搭成的,“我”随即将钥匙藏在了石碑和桥墩的缝隙里。经过在竹峰寺“藏”钥匙、“找”石碑,“我”也逐渐“藏”起了自己的消极情绪,“找”到了内心的平静,最终获得了重新下山、重新面对现实的勇气。
古廖夫
联觉人古廖夫在政治高压下不得不隐藏自己的音乐才华,但潜意识领域难以割舍的音乐梦想,让他在想象中将自己投射于曾经的同窗穆辛,最终,真实的古廖夫与想象中的穆辛合而为一,在意识领域完成了一次绝妙的合奏。
叶书华
小城作家叶书华有着奇异的精神遭遇,老作家在梦中遇到了一位老人,老人给了他一只笔——用它可以写出真正伟大的作品,但没有人会看到。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陈春成《夜晚的潜水艇》的成功,与其说是碰巧迎合了年轻一代某种消极、内倾的生活态度,不如说,是因为他既诚实地记录了这个时代某种普遍的生活态度,同时又为这种生活态度找到了一个非虚构所无法替代的、肯定性的出口。
陈春成的创作不止于追求“讲故事”,而是将其对社会议题的思考植入其中。《夜晚的潜水艇》是对某些教育扼杀想象力的批评,《裁云记》有着对形式主义和唯上作风的讽刺,《音乐家》呼吁着对艺术创作规律的遵循。
《夜晚的潜水艇》是个体步入社会的残酷寓言:从幻想少年到泯然众人,适应社会规则的代价是想象力的萎缩,甚至是“自我”的消失。《夜晚的潜水艇》借助幻想游离于虚构与现实之间,带有似真似幻的艺术效果。但在陈春成这里,幻想并不必然地指向虚构,毋宁说是通过消弭虚构与现实的方式,来试图打开世界的多重维度。《裁云记》虚构的“云彩修剪站”固然同样有着消弭个性的含义,但陈春成又颠覆性地改写了柏拉图的“洞穴隐喻”——它不再成为人类认识世界的有限性,反而成了通向自我的各种可能性。《竹峰寺》《李茵的湖》偏现实,并未诉诸超现实的想象力,时在当下,事非离奇,触及的是个体和历史记忆的消逝与寄藏。《〈红楼梦〉弥撒》是一篇将中国和西方艺术经验打碎并重构的作品,这篇“游荡于旧山河与未知宇宙间”的作品既体现了陈春成想象世界的穿越和辽阔,也将其历史感慨和时空思悟融于其间。小说意旨不在感官冲击的情节消遣,而在于对历史甚至宇宙本体的独特思悟。
艺术特色
陈春成的小说不以曲折的故事取胜,而是借助非凡的想象力游离在现实与虚构之间。陈春成以精致的语言和精巧的意象,为错综纷繁的时代打开了一条奇异的通道,引领我们进入一个五彩斑斓而又方生方灭的世界。在他精心营造的文学世界中,万物冥冥之中有着隐秘的牵连,大地的翻转激活了世界的内面,人的内心无往而不胜,一种奇异的通感穿梭于斯。小说所氤氲着的曼妙、神秘、宁静的迷人氛围,造就了陈春成小说与众不同的质感和调性。
陈春成的小说是唯美的,他以敏感的内心捕捉到天地宇宙间极其细微的颤动,在小说最动人的时刻,陈春成将不堪一击的生命取样,在纯澈的欢乐中消解肉身的形态,幻化成宿命般的魅影传奇,却也在消失的瞬间弥散入万物的永恒。
陈春成的想象力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虚构,他从不着意讲述一个惊心动魄、跌宕起伏的故事,而更倾心于想象一种意境或一个意象。这个意境/意象既是他小说的底子,也是他小说的线索。
“秋天是水族的夜晚。那些纷乱的鱼群,奔跃倦了的海豚,负载山丘的巨鳌,乃至鲸鲵蛟龙,在清秋的凉意中,都深深地沉下去,潜入夜一般的深渊,开始安眠。”幽深而安宁,独自在寂静中慢慢地潜下去,沉入适意又微茫的心绪之中。这是陈春成贪恋的一种氛围,也是陈春成的小说集《夜晚的潜水艇》表现出的独特质感。《夜晚的潜水艇》带给我们的感觉类似西方印象派的画作,没有狰狞宣泄和奋力呐喊,只有情感的淡淡晕染。比起一般小说中线条感的明晰叙事,《夜晚的潜水艇》充满了思绪的漫漶。这种源于静观、沉思、遐想的审美风格,无疑是面向自我的内向型创作,独处时无限放大的主体思致与小说对人的内在精神的关注是一致的。
陈春成小说长于想象,想象使他超越技艺,已有了生命救赎的意义。想象力是个体穿越现实疆域的有力凭借。所以,《音乐家》写的不仅是历史中的个体遭际,更是想象力加持下音乐和生命升天入海的穿越和得救(小说中,想象力使蓝鲸体内、花苞内部、月球背面、雪花玻璃球都成为古廖夫寄情的音乐厅)。天地玄黄,岁月苍茫,艺有大道,孤身以往。这是陈春成小说炫目的想象力背后尤其动人的部分。
《夜晚的潜水艇》借助幻想游离于虚构与现实之间,带有似真似幻的艺术效果。但在陈春成这里,幻想并不必然地指向虚构,毋宁说是通过消弭虚构与现实的方式,来试图打开世界的多重维度。《裁云记》《传彩笔》也都极尽浪漫幻想之能事。前者虚构的“云彩修剪站”固然同样有着消弭个性的含义,但陈春成又颠覆性地改写了柏拉图的“洞穴隐喻”,它不再成为人类认识世界的有限性,反而成了通向自我的各种可能性。后者甚至另辟蹊径地解读了江郎才尽的故事——江淹得了传彩笔后,成了真正的天才,却因为写出的作品无法示人,因此被误解为才尽。小说集《夜晚的潜水艇》中,有曲径幽深的荫蔽之所,有难以言说的梦幻仙境,有归于沉寂后的大道皆空。
陈春成以他超然的叙述语调为我们打开了宇宙和人自身的种种可能。如果说人的肉身只能停驻于有限的时空之内,那么人的想象则可以超越肉身的局限而任意游走。《夜晚的潜水艇》中,那个耽于幻想的“我”不啻为作家本人的强烈写照。“我”被过度生长的幻想所缠绕,无法专心做任何事情,而其中“最让我着迷,也是最危险的一个游戏”是主人公在头脑中造了一艘潜水艇。每天夜晚,“我”想象自己驾驶着潜水艇在海底探险,还搭救了一艘名为阿莱夫号的潜艇。但是,这些过多的幻想不仅毫无用处,还有损于适应社会的能力。就在这些幻想渐入佳境之时,父母及时阻止了“我”的行为,“我”不得不放弃“海底探险”,重新回到“正常人”的生活轨道中来。
陈春成的想象力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虚构,他从不着意讲述一个惊心动魄、跌宕起伏的故事,而更倾心于想象一种意境或一个意象。这个意境/意象既是他小说的底子,也是他小说的线索。《竹峰寺》中的钥匙、《红楼梦弥撒》中的酒杯、《传彩笔》中的笔、《裁云记》中的云彩、《酿酒师》中的酒、《尺波》中的剑、《李茵的湖》中似曾相识的园景……在小说中,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寻常之物被作家赋予了奇幻的色彩,现实世界与想象世界的界限随之消失,及至“假作真时真亦假”的浑融境界。经由这些意象的不断变形,串联出小说的故事、情节,进而承载着那个耽于幻想的作家对世界的观察。正是这种独特的“讲故事”方式,让陈春成作品中探讨的那些并不新鲜的问题——比如记忆、梦境与真实之间的关联,比如写作的意义,比如如何面对知识的瀚海,等等——具有了崭新的美学价值。
作品影响
荣誉表彰
作品评价
第四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首奖颁奖词:“《夜晚的潜水艇》独辟蹊径,把知识与生活、感性与理性、想象力和准确性结合为一体,具有通透缠绵的气质和强烈的幻想性。小说以一种典雅迷人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当代小说的新路径。”
作家余华:“陈春成给了我一个惊喜。他比较厉害的一点是,既飘逸又扎实,想象力非常丰富,写现实的部分又很扎实,转换和衔接都做得非常好,很老练的作品。我觉得他是一个前程无量的作家。”
陳春成的文字清晰典雅,在年輕世代作家中並不多見。他的故事天馬行空,字裡行間在在顯示鍛鍊的痕跡。世界文學和傳統典故巧妙糅合,「舊山河和新宇宙」奇特接軌。而他工整的筆觸其實處理著一個又一個危機:從集權暴政到精神耗弱,從歷史崩毀到記憶錯亂,淒迷的夜,詭異的夢,救贖懸而未決……《夜晚的潛水艇》含蓄蘊藉,而又每每閃爍幽光。在一個文字漫漶、人人競相表態卻又言不及義的時代,這樣的書寫何其難得。
———王德威(美國哈佛大學講座教授)
出版信息
作者简介
陈春成,男,1990年出生,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人,现居福建泉州。小说发表于豆瓣平台、文学期刊。《音乐家》荣获2019收获文学排行榜中篇小说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