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战
军事术语
夜战,军事术语,在夜暗条件下进行的作战。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发布。
冷兵器时代的夜战,军队常在夜幕掩护下,以肃静的行动秘密接敌,乘敌不备,实施偷袭,摸营劫寨。公元前478年,中国吴越笠泽之战中,双方隔水对阵,越军主力乘夜暗潜行渡江,出其不意地攻击吴军中军,吴军大败。火器出现后,特别是线膛枪和速射武器运用于战场后,夜战多以偷袭与强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主要依靠近战火力歼灭敌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随着照明器材和雷达的广泛使用,军队在夜间观察、射击和机动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夜战的规模增大。一些国家军队夜间作战时,大量使用装甲兵、航空兵和炮兵,加快了进攻速度。战后,红外、微光、热成像等现代夜视器材装备军队,夜间作战更为广泛,充分利用夜视器材,并与敌夜视器材作斗争,成为夜战的重要内容。夜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传统战法。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工农红军利用夜幕作掩护,摆脱强敌,或乘敌疲劳、不备、分散等有利时机,以奇袭、奔袭等方法,歼灭敌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常利用夜暗袭击敌人,摧毁敌据点,破袭交通线、车站、码头、机场等重要目标,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夜战规模扩大,方法增多,除采用袭击方法外,强攻成为夜战的重要方法。1948年洛阳战役,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的一个营在突破洛阳东门的战斗中,在火力的掩护下,利用夜暗,采取连续爆破、分段突击和交替前进的方法,完成了突破任务。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常以夜战歼灭敌人,并昼夜连续作战。进攻时,多在夜间或黄昏发起攻击,突破敌人防御,实施迂回包围,迅速歼敌;防御时,主要在夜间调整部署、加修工事、补充弹药,或利用夜暗实施反击和阵前出击,杀伤和消耗敌人,改善防御态势。夜战便于隐蔽行动企图,达成战斗的突然性,减少敌火力的杀伤;但夜暗也使武器的射击效果降低,观察和判定方位困难,指挥、协同复杂,人员易疲劳和精神紧张。基本要求:发扬勇敢战斗的精神和独立作战的作风;充分准备,周密组织协同动作,完善各种战斗保障;充分发挥夜视器材的作用,并善于同敌夜视器材作斗争;避免频繁地变更部署和机动;指挥所、炮兵群适当靠前配置;善于根据不同的敌情、地形、气象条件,采用不同战法,出其不意地歼灭敌人。夜间战斗是在使用夜视、照明器材的条件下进行的。夜间进攻战斗,一般采用袭击战或袭击与强攻相结合的方法实施。通常准备工作在昼间进行,黄昏或夜间发起进攻。须采取各种侦察手段,查明敌情、地形、道路情况,正确选择主攻方向,明确各部队、分队的任务和行动路线,精确计算分队运动的时间和速度,明确联络和识别信号,周密组织协同动作。当采用袭击战法时,通常不实施照明。部队、分队按规定时间和路线,秘密迅速地前进,最大限度地接近敌人,突然发起进攻。战斗过程中,须准确掌握进攻方向。当袭击不成时,立即转为强攻。强攻时,通常适时组织照明。在大量使用夜视、电子侦察器材时,则不实施照明,并按强攻战法实施。夜间防御战斗,可由昼间转入,也可在夜间组织。由昼间转入防御时,力求在天黑以前完成战斗准备。组织实施夜间防御战斗,须加强夜间观察、潜听和巡逻,派出精干分队接近敌人进行侦察;加强前沿前、翼侧和接合部的警戒,并组织设伏,严防敌特种分队的袭扰和破坏;严密组织火力;明确照明的任务、时机和方法。视情况派出小分队袭击敌指挥机关、通信枢纽和炮兵阵地,打乱敌进攻部署。敌人进攻时,以近战火力和积极的攻势行动挫败敌人进攻。未来信息化战争中,随着军队夜战能力的提高,夜战的运用将更加频繁,规模和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夜战将在复杂电磁环境和“透明”战场上全高度、全方位同时展开;隐蔽作战企图和行动将更加困难,与敌方夜视侦察监视器材作斗争将更加重要;夜战与昼间作战的差别将进一步缩小,战役、战斗将昼夜连续实施。
发布单位: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05 10:58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