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片,是单质硅的一种形态。熔融的单质硅在过冷条件下凝固时,硅原子以金刚石晶格形态排列成许多晶核,如这些晶核长成晶面取向不同的晶粒,则这些晶粒结合起来,就结晶成多晶硅。
多晶硅片分为电子级和太阳能级。先说太阳能级的,是作为太阳能产业链的原料,用于铸锭或拉单晶硅棒,在切成硅片,生产成太阳能电池板,就是卫星、空间站上的太阳能帆板,大部分还是用在建太阳能电站了,国内的太阳能电站很少,很为他虽然环保绿色,但成本很高,电费贵,往往需要政府补贴,欧洲是全球使用太阳能最多的,也是中国太阳能电池板主要的销售方向。电子级多晶硅用于生产半导体材料,主要用于电子设备,芯片上用的比较多。
中国多晶硅工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中期实现了产业化,到70年代,生产厂家曾经发展到20多家。但由于工艺技术落后,消耗大,成本高等原因,绝大部分企业亏损而相继停产或转产。
进入21世纪以来,强大的需求和丰厚的利润刺激着多晶硅产业的迅速膨胀。多晶硅现货价7年内上涨了10倍,高峰时利润率超过800%。截至08年12月,已有超过10家上市公司投资
多晶硅项目,已公告的投资额近60亿元,总投资额高达300多亿元。
2009年新春伊始,有两件事情令多晶硅-
光伏产业振奋。首先是《能源法》已经提交到国务院法制办,这将直接影响“十二五”期间国家能源政策的整体规划。随后,无锡
尚德、赛维LDK、常州天合、
林洋新能源、CSI
阿特斯、南京冠亚等在内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巨头们已将“1元/度”光伏发电成本的方案上交给科技部。这标志着光伏发电入网已经不再那么遥远,这两大利好无疑给予多晶硅-光伏企业一剂兴奋剂。
2009年1月,国家发改委已正式批复,同意在洛阳中硅建设
多晶硅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并安排1500万元国家投资补助资金,这表明海外对中国高纯多晶硅产业的技术壁垒正在被一一打破,对缓解中国多晶硅需求主要依赖进口现状、促进光伏产品成本降低都具有标志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