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房棘球蚴病
内科疾病名称
多房棘球蚴病是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泡型棘球蚴(泡球蚴)寄生人体所致的慢性寄生虫病,又称泡球蚴病(Ae)、多房性包虫病。病程长,具隐袭进行性特点。从生物学、流行病学、病理学和临床表现等方面,泡型与囊型包虫病均有显著不同。
病因
多房棘球绦虫较细粒棘球绦虫略小。成虫长1.3~3.0mm,宽0.28~0.51mm。节片有四五个。头节有吸盘四个。顶突上有两圈小钩,共13~34个,大小不一。卵巢分2叶,位于节片后半中部。子宫弯曲,末端膨大为袋状,或球形,不分侧支,与细粒棘球绦虫妊娠节片内子宫有12~15分支不同,孕节子宫无侧囊,内含虫卵,平均为300个。成熟节片中睾丸数26~36个,较细粒棘球绦虫的睾丸(45~65个)少。生殖孔均在中横线前的侧缘,多为不规则交错开口,也可见一侧性开口。
临床表现
潜伏期很长,从感染至发病一般在20年或以上。多房棘球蚴病病程长,具隐袭进行性特点。早期无临床症状,仅在肝脏B型超声波普查时发现。
1.肝多房棘球蚴病
患者就诊时主要症状为上腹隐痛或(与)肿块。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
(1)单纯肝肿大型 临床症状视病变部位与大小而异。肝右叶顶部为好发部位,肝脏背后内侧向上肿大,抬高膈肌,有时肝脏肋下未能扪及。腹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病变位于肝左叶者,病种早期即出现上腹包块,易于发现。患者一般情况视病程长短、肝内病变范围大小而异。轻者一般情况尚好,重者肝脏整叶或两叶均有广泛病变,患者有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
(2)梗阻性黄疸型 泡球蚴病变累及肝门,压迫胆总管引起梗阻性黄疸。黄疸为进行性,常伴有皮肤瘙痒、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
(3)巨肝结节型或称为类肝癌型 主要表现为上腹部包块,局部隆起。肝左右叶均极度肿大,分别在助缘下与剑突下10cm左右,质硬,表面可扪及多个大小不等结节。肝脏B超与CT扫描检查可见肝整叶大部被破坏,而另一叶呈显著代偿性增大,后者质度较软。
2.肺多房棘球蚴病
肺部病变可由肝右叶病变侵袭横膈后至肺,或因血运转移引起。临床症状以小量咯血为主。少数患者并发胸腔小量积液。
3.脑多房棘球蚴病
主要临床症状为癫痫发作与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局限性癫痫或偏瘫,但视病变部位而异。颅脑CT扫描可见颞叶或(和)枕叶蜂窝状低密度病灶。脑型患者均伴有明显肝与肺多房棘球蚴病。
4.其他
人感染包虫病后,常因少量抗原的吸收而致敏,重者可因过敏性休克死亡。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象中嗜酸性粒细胞轻度增多。肝功能试验大多正常,仅少数晚期患者由于肝广泛病变,血清丙氨酸转氨酶与碱性磷酸酶增高,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白/球蛋白比率≤1。
2.血清学检查
免疫学检查特异性抗体。包虫皮内试验大多阳性。少数皮试阴性者,血清包虫ELISA大多阳性。
3.影像学检查
肝脏超声、肝核素扫描、肝CT、胸部X线、颅脑CT/磁共振(MRI)等均有助于诊断。
(1)肝脏B超检查
均可显示肝内不匀质肿块,内部结构紊乱,边缘不规则。肿块中心呈坏死液化暗区,并有斑点状强回声钙化灶。
(2)肝脏CT扫描
可见轮廓不规则不匀质低密度区,无明显界限,其中心常见坏死腔与丛点状钙化灶。大的坏死腔的腔壁高低不平,与包虫囊不同,称为假囊型包虫病。
诊断
1.流行病学史
患者来自流行区,或在疫区长期居住,与狗、狐等有密切接触史,或捕杀狐,剥其皮毛的狩猎人员。
2.临床症状
肝脏肿大与隐痛:腹部有包块,质硬,表面有结节,经B超或CT检查有界限不清的实质性病变,对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3.免疫学试验
包虫皮内试验大多阳性,而且常呈强阳性反应;偶有皮试阴性者,血清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与Em2抗原以及Eml8抗原检测血中抗体试验,其特异性与敏感性均较高,交叉反应少,可用于鉴别泡型与囊型包虫病。
治疗
1.手术治疗
治疗主要靠手术,故应争取早期诊断,应争取在压迫症状或并发证发生前施行。许多患者直到出现明显症状如肝硬化、黄疸和门脉高压才就诊时往往已错过手术根治时机。
手术前应先用细针将囊液抽去,慎防囊液外溢,然后将内囊摘除。内囊与外囊仅有轻度粘连,极易剥离,常可完整取出。在手术摘除包虫内囊之前,向囊内注入2%甲醛(福马林)、0.01%过氧化氢、1%碘剂、0.05%次氯酸或25%甘油等可起到杀死原头蚴的作用,后4者的疗效较甲醛为佳,过氧化氢及甘油的毒性也较低微。
2.药物治疗
(1)甲苯达唑(甲苯咪唑) 口服,共16~48周治疗包虫病,患者均能耐受;但有人在应用药物3个月后,取囊液作动物接种,仍获阳性结果,故认为本品口服后血浓度低,疗效尚难定论,目前只作为手术疗法的辅助治疗。
(2)阿苯达唑(丙硫咪唑) 在组织中与包虫囊内的浓度高,口服,30天为一疗程,其疗效尚满意。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7 17:01
目录
概述
病因
临床表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