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叶羽扇豆(Lupinus polyphyllus Lindl.)是豆科羽扇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分枝成丛,全株无毛或上部被稀疏柔毛;叶柄远长于小叶;小叶椭圆状倒披针形,先端钝圆至锐尖,上面通常无毛,下面多少被贴伏毛;总状花序远长于复叶;花多而稠密,互生;苞片卵状披针形,被毛,早落;荚果长圆形,密被绢毛;种子卵圆形,灰褐色,具深褐色斑纹,平滑。花期6-8月,果期7-10月。
形态特征
豆科羽扇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50-100厘米,茎直立,分枝成丛,全株无毛或上部被稀疏柔毛。
掌状复叶,小叶(5)9-15(-18)枚;叶柄远长于小叶;托叶披针形,下半部连生于叶柄.先端长锥尖;小叶椭圆状倒披针形,长(3)4-10(-15)厘米,宽l-2.5厘米,先端钝圆至锐尖,基部楔形,上面通常无毛,下面多少被贴伏毛。
总状花序远长于复叶,长15-40厘米;花多而
稠密,互生.长10-15毫米;苞片卵状披针形.长5毫米,被毛,早落;花梗长4-10毫米;萼二唇形.密被贴伏绢毛,上唇较短,具双齿尖,下唇全缘;花冠蓝色至堇青色.无毛,旗瓣反折,龙骨瓣喙尖,先端呈蓝黑色。荚果长圆形.长3-5厘米.宽1.5-2厘米,密被绢毛。有种子4-8粒。
种子卵圆形,长4毫米.宽3毫米.灰褐色.具深褐色斑纹,平滑。花期6-8月,果期7-10月。
分布范围
生长习性
较耐寒(-5℃以上),喜气候凉爽,阳光充足的环境,喜湿润,不耐热,略耐荫,不择土壤,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主根发达,须根少,不耐移植。根系发达,耐旱,最适宜砂性土壤,利用磷酸盐中难溶性磷的能力也较强。多雨、易涝地区和其他植物难以生长的酸性土壤上仍能生长;但石灰性土壤或排水不良常致生长不良。可忍受0℃的气温,但温度低于-4℃时冻死;夏季酷热也抑制生长。
繁殖方法
多叶羽扇豆繁殖方式为播种繁殖。
栽培技术
挖苗摘叶
一般于9月底10月初、土壤含水量70%-80%时挖苗。挖苗时,用大铁铲,尽量少伤根。可带土砣,也可裸根处理。为运输方便,可采用裸根处理。苗挖出后,及时将地上部叶片摘除,以促进芽萌发。
上盆管理
上盆时间:可以在低温处理前,也可以在低温处理后上盆。
上盆前杀菌:将挖出的种苗或低温处理后的种苗用甲基托布津1000倍或多菌灵800倍杀菌剂溶液浸泡30分钟左右,取出放阴凉通风处晾1-2小时,待根系表面水分基本蒸发完全时,开始上盆。
培养土配制:多叶羽扇豆为肉质根,喜疏松、肥沃、偏酸性的砂壤土。盆土可以以园土50%、腐殖土30%、腐熟棉籽皮或腐熟酸渣10%、煤渣10%、适量FeSO4的比例进行配制。每立方米盆土150升左右腐熟人粪尿、适当杀虫剂、杀菌剂,充分拌匀后,用塑料密封15天左右。扒开,再翻2-3遍,即可使用。
上盆方法:促成 栽培时,由于种苗较大,最好选40厘米、深25厘米的大盆,泥盆优于塑料盆。上盆时,在底盆漏水孔上垫上碎瓦片。然后装配制好的培养土10厘米左右,放入杀过菌的种苗,若根系过大,可在盆内顺时针方向盘绕,使根茎部居于离盆3厘米左右的地方。然后,一边装培养土,一边轻轻晃动种苗,并每装进10厘米左右深度,就用于镇压一次,保证使培养土与种苗密接。上完后,培养土应距盆面2厘米左右,种苗根茎部应稍稍露出土面。
病虫防治
多叶羽扇豆生长健壮,极少发生病虫害。温室促成栽培时,高温高湿易发生根腐病。除用杀菌剂处理根系外,控制盆土湿度是防治根腐病的主要措施,营养土疏松、透气、排水良好,有利于新根的产生,很少发生根腐病。温室主要虫害是蜗牛,人工捕捉即可。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多叶羽扇豆花序较大,花朵排列密实而丰硕,色彩艳丽丰富,宜布置花境中景、背景或草坪、或丛植于通风良好的疏林下或林缘边,也可作盆景观赏或作切花、瓶插、水养,花期较长。
该种和其他种杂交产生一些栽培变种,叶形优美,花序醒目,小花密集,
园艺品种较多,供庭园观赏。
植物文化
花语:空想、悲伤、贪欲。苦涩。5世纪卡尔塔哥的主教圣欧格尼斯之花。在台湾地区,被形象地称为“母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