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
疾病名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即MEN1型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又称为Wermer综合征,其男女发病率相等,80%的患者在50岁以前发病。在普通人群中患病率每10万人中约为2~20,从随机选择的尸枪病例巾发现,MEN1型的患病率为0.25%,而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患者中发现MEN1型的患病率为18%。
病因与发病机制
MEN1基因在11号染色体11q13带上,编码一个由61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称为“多发性内分泌腺瘤蛋白”,又称为menin蛋白。该蛋白为一种在多种组织表达的核蛋白,其正常功能尚不明确,根据MEN1中menin基因缺陷的状况可推测其为肿瘤抑制基因。menin基因缺陷的性质多样化,并覆盖整个基因。除通过遗传见于全身细胞的基因缺陷外,在MEN1肿瘤组织中常发现menin另一等位基因也发生缺失,这样在肿瘤组织中menin两个等位基因都发生突变,一个是遗传的,全身细胞都存在,另一个是在一些出现肿瘤的特定组织中发生的获得性突变,于是在这些组织中menin两个等位基因功能皆丧失,导致细胞增殖,发生肿瘤;这一现象符合两次打击致肿瘤抑制基因功能丧失致瘤的模型。约29%散发性甲状旁腺瘤及一部分散发性胰腺内分泌癌、肺类癌也可出现menin基因突变,但此种突变只发生在肿瘤组织而患者体内的正常细胞并没有发生突变,故不形成疾病家族性聚集现象。
临床表现
MEN1以甲状旁腺、胰岛细胞和垂体肿瘤组成为特征,其症状和体征取决于累及患者肿瘤的类型。
1.甲状旁腺是MEN1型中最主要的受累腺体,至少出现在90%患者中,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为常见症状。早期可较长时间表现为无症状性高血钙;约25%患者证明有肾结石和肾钙化。与散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不同,发现MEN1型中甲状旁腺弥漫性增生或多发性腺瘤常常多于单个腺瘤。但临床症状与一般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无明显区别。
2.胰腺胰岛细胞是MEN1型中次常见的受累腺体,占患者30%~75%,由于不同来源的胰岛细胞肿瘤可分泌不同种类的激素或生物活性物质,因此临床上表现为相应激素分泌增多的症状。①促胃液素瘤(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是非β细胞肿瘤分泌最多见激素,伴有难治性和复合性消化性溃疡,多数患者溃疡呈多发性,部位不典型,出血,穿孔和梗阻发生率相应高。这些患者极高胃酸分泌伴随胰脂酶失活,导致腹泻和脂肪痢。虽然以前已知MEN患者发生仅来自胰腺,但十二指肠壶腹部促胃液素瘤同样见于最近的报道。一般高促胃液素血症与高钙血症往往同时合并存在。②胰岛素瘤:是来自胰腺B细胞的肿瘤,在MEN1型的胰岛细胞肿瘤中发病率占第二位,约为35%。其胰岛素瘤常为多发性,体积较小,其中约25%为恶性。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低血糖症状,进食或服糖后症状缓解。③胰高糖素瘤:临床上表现为糖尿病,并常伴有特征性的皮肤病变(即移行性坏死液化性红斑)。血管活性肠肚瘤:少见,临床表现为严重水泻、脱水、低血钾,但胃酸缺乏或低胃酸、无消化性溃疡,还可伴有皮肤潮红、低血压等。④其他:如胰多肽瘤、降钙素瘤、生长激素瘤、无功能瘤等。
3.垂体瘤约半数以上的MEN1型患者可发生垂体瘤。大多为催乳素瘤,可伴或不伴生长激素分泌增多;其次为生长激素瘤、无功能瘤及ACTH瘤。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相应激素分泌过多的表现;若瘤体较大则可出现局部压迫症状,如头痛、视野缺损、或因正常垂体细胞被破坏而致腺垂体功能减退的症状与体征。
4.肾上腺腺瘤包括分泌皮质醇的腺瘤。MENl中出现Cushing综合征有三种可能:①肾上腺腺瘤;②垂体ACTH瘤;③类癌伴异位ACTH综合征;其中以垂体ACTH瘤较多见。有时肾上腺腺瘤与胰岛细胞瘤并存,但并无MENl基因缺陷。
5.其他在MEN1中甲状腺腺瘤及其他甲状腺疾病亦较为多见。有些患者可有多发性脂肪瘤、平滑肌瘤。
诊断和鉴别诊断
对上述具有一种或几种临床症状,且有明确家族史的患者,通过测定上述有关内分泌腺体分泌的激素水平及功能试验,并进行相应的定位检查,一般可明确诊断。如测血清钙、完整甲状旁腺激素、促胃液素和催乳素等;当需要时,作附加实验室和诊断试验,垂体CT或MARI亦应进行。胰腺胰岛素分泌β细胞瘤通过证明空腹低血糖伴有高胰岛素血症而确立诊断。促胃液素分泌非β细胞肿瘤可有高基础促胃液素水平,对钙滴注示有过度反应和灌注胰泌素后有促胃液素反常升高而确立诊断。高基础胰多肽或促胃液素或对标准餐这一激素过度反应,可能是MEN-I综合征累及胰腺的早期症状。生长激素增加,不能被葡萄糖和高水平生长介素-C(也叫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或IGF-Ⅰ)所抑制而确立肢端肥大症诊断。
由于MEN1型的临床病程在不同的患者是可以完全不相同的,并且多个腺体的病变可以同时或先后发生,也有的患者在出现第一个腺体的病变若干年后才发生其他腺体的病变。因此,当诊断此病时应先是详细询问并了解其个人与家族病史,再进行相关检查以确诊本病,对患病或未患病的家族成员均应进行严密随诊,定期进行相关检查。有条件的实验室可进行menin基因突变检测。
MEN1型需要与非MEN的同类病变相鉴别,两者的临床表现及定性、定位检查相似,但从其多发性病变及家族史不难进行鉴别。
检验诊断
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内分泌腺症候群,结合相关腺体的生化检查,激素测定及功能试验和定位检查即可确诊。有一种内分泌腺分泌失常表现,而又有明显的家族史患者,应警惕MEN1的可能,需检查其他内分泌腺功能,并定期随访。
【一般检查】
1.离子钙及无机磷具体方法见第三章。甲状旁腺受累可出现轻度的高钙血症及低磷血症。本症多为甲状旁腺增生,常不及单个腺瘤所致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严重。
2.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多发性内分秘腺瘤累及甲状旁腺时,单纯表现为尿结石者,早期血清碱性磷酸酶可正常,但有骨病表现者,几乎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对于原因不明的高ALP血清水平,可测定同工酶协助判断其器官来源,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骨型ALP同工酶(ALP-3)升高。
3.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hormone,PTH)
(1)测定方法:具体方法见第三章第一节。
(2)标本:血清。
(3)参考范围:12~72ng/L。
(4)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时.PTH可高于正常人的5~10倍,腺瘤增生时升高更为明显。血PTH升高的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平行,但有10%可正常。检测PTH和钙、磷代谢相关指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甲状旁腺的功能状态,并能很好鉴别甲状旁腺功能正常、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以及肿瘤所致的高钙血症。
4.血糖
(1)具体标本收集和贮存、检测方法及方法学评价等见第七章第一节。
(2)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胰腺细胞肿瘤时可发生不同程度的低血糖症状,低血糖最易在早餐前出现,但也可发生于任何空腹状态,如中、晚餐前或运动时。对疑为空腹低血糖症的患者,出现可疑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采血测定血糖、血胰岛素、C肽和胰岛素原、胰岛素抗体以及收集血和尿标本测定磺脲类药物进行筛选。如果患者血样测定结果提示为低血糖,应在过夜空腹后重复测定血糖。若过夜空腹血糖浓度<2.5mmol/L(<45mg/d]),而血胰岛素、C肽、胰岛素原相对增高就具备了诊断的必要条件。
5.胰岛素(trypsin,insulin,INS)
(1)检测方法:RIA和免疫化学发光分析。
(2)标本:血清或血浆。室温下保存5小时,4℃保存1周,-20℃可保存3个月。
(3)参考范围:空腹为2~25μU/ml。
(4)临床应用与评价:胰岛素瘤患者胰岛素增高,呈自主性、阵发性分泌,不受血糖水平调节。测定患者空腹或发作时血胰岛素水平,是确诊胰岛素瘤的直接依据。本病患者即使在低血糖状态下胰岛素水平仍然高(可达100~200μU/ml),胰岛素(μU/ml)/葡萄糖(mg/dl)比值>0.4(胰岛素(mU/L)/葡萄糖(mmol/L)比值>9),为本病最特异的试验。
此外,还可在手术过程中经门静脉取血测定胰岛素,此法对诊断有良好的特异性,还可作为判断胰岛素瘤是否已切除完全的依据。方法为:手术中在输葡萄糖液前用细针穿刺门静脉主干取血,测定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如测定的胰岛素水平>lOOμU/ml,应考虑胰岛素瘤存在的可能,如胰岛素值>200μU/ml,可确诊为胰岛素瘤。
6.C肽(Cpeptide,CP)
(1)检测方法:RIA和发光免疫分析。
(2)标本:血清或血浆。室温下保存5小时,4℃保存1周.-20℃可保存3个月。
(3)参考范围:血清C肽为0.7~2.0μg/L。
(4)临床应用与评价:C肽对评价胰腺口细胞分泌功能较胰岛素更为可靠。可鉴别各种低血糖原因,如C肽超过正常.可认为是胰岛素分泌过多所致;如糖耐量曲线低平,胰岛素与C肽浓度均升高,同时,免疫活性胰岛素(immunoreactivein-sulin,IRI)即所有具有胰岛素样结构物的总和也增高,则可诊断为胰岛细胞瘤。而胰岛素治疗过量所致的低血糖症则不同,虽然IRI测值增高,但内源性C肽水平呈低水平。
肝脏疾病时,胰岛素降解减少,IRI有升高趋势,C肽升高,C肽/胰岛素比值亦增高,血糖正常。肾脏功能受损时,C肽降解减少使C肽水平升高,C肽/胰岛素比值亦高于正常。甲亢和甲减患者因各自的病理生理特点使血糖变化水平对刺激反应降低,因此空腹及糖餐后C肽水平低于正常。
(5)方法学法评价;抗胰岛素抗体与胰岛素原有部分交叉但与C肽则无交叉反应。在胰岛细胞瘤和某些糖尿病患者血中,可能存在高浓度胰岛素原,导致直接测定血浆胰岛素比实际浓度偏高。测定C肽比胰岛素有更多优点。由于C肽肝脏的代谢可以忽略,与测定外周血胰岛素浓度相比,C肽水平可更好地反映胰岛口细胞功能。另外,C肽测定不受外源性胰岛素干扰且不与胰岛素抗体反应。
7.血清促胃液素
(1)检测方法:RIA。
(2)参考范围:正常人空腹时血清促胃液素(放射免疫法)为50~200pg/ml。
(3)临床应用与评价:血清促胃液素>1000pg/ml,对促胃液素瘤有诊断意义,本病患者最高可达450000p9/ml。若血清促胃液素在临界水平(200~750pg/ml)可作激发试验(进食蛋白餐或静脉注射葡萄糖钙或胰泌素后再测血清促胃液素)。
8.胃酸分泌量
(1)计算方法:基础胃酸分泌量(basicacidOUtpUt.BAO)指注射促胃液素前1小时胃液总量乘以胃酸浓度。最大胃酸分泌量(maximumacidoutput,MAO)指取注射五肽促胃液素后的4次标本,分别计算其胃液量和胃酸浓度的乘积(胃酸量),4份标本胃酸量之和即为MAO(mmol/h)。
(2)参考范围:基础胃酸分泌量(BAO):(3.90±1.98)mmol/h;最大胃酸分泌量(MAO):15~20mmol/h;高峰胃酸分泌量(PAO):10~30mmol/h。
(3)临床诊断价值与评价:对怀疑促胃液素瘤的患者都应作胃液分析。促胃液素瘤患者夜间12小时胃液总量>1000ml(正常人<400m1),每小时胃液量>200ml(一般溃疡<1OOml),基础胃排酸量BAO>15mmol/h(十二指肠溃疡<10mmol/h),注射五肽促胃液素(6μg/kgⅣ)激发后最大排酸量MA0仅稍高于正常值(30~40mmol/h),BAO/MAO>0.6(正常人<0.2,十二指肠溃疡>0.35),这是由于促胃液素瘤患者空腹基础状态时血液中促胃液素浓度很高,胃酸分泌已高度兴奋,接近最大量,因此虽五肽促胃液素刺激,变化不大。
9.胰高血糖素(glycagon,GN)
(1)检测方法:RIA。
(2)标本:血清。
(3)参考范围:0~200pg/ml。
(4)临床诊断价值与评价:胰高血糖素测定对胰高血糖素瘤(glueagonoma)的定性诊断有重要的价值。放射免疫法测定的正常人血清胰高血糖素水平一般不超过150pg/ml,因此.在非应激状态下胰高血糖素水平超过500pg/ml,即有诊断意义。胰高血糖紊瘤患者其基础值多显著升高,常为正常值的10倍以上,空腹低血糖伴有高胰岛紊血症可确立诊断胰腺β细胞瘤。其他血浆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者可做激发试验与之鉴别。
10.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intestinalpeptide,VIP)
(1)检测方法:RlA。
(2)标本:血清。
(3)参考范围:1.5~20pmol/L。
(4)临床应用与评价:血管活性肠肽瘤(vipoma)是一种少见的胰岛细胞瘤,肿瘤分泌大量血管活性肠肽或前列腺素E和E2。血管活性肠肽超过60pmol/L,可确定诊断,但在短肠综合征和感染性疾病中,其值会轻度升高,但血管活性肠肽瘤血钾一般低于3mmol/L,血糖可呈糖尿病或糖耐量减低曲线,血pH<7.1。因为血管活性肠肽很容易降解,故可导致假阴性结果出现。
11.降钙素(calcitionin,CT)
(1)检测方法:RIA。
(2)标本和标本处理:血清或血浆。标本采集后应立即离心分离出血清或血浆,并将其置于塑料试管中,2~8℃下最多可贮存1天;-20℃冻存不超过10天。要求尽快对样本进行降钙素检测。
(3)参考范围:男<36pg/ml,女<17pg/ml。
(4)临床应用与评价:怀疑患有MTC的患者以及需要随访的患者应进行降钙素的检测。因为降钙素水平的升高对MTC的诊断具有高度特异性,在肿瘤的其他临床指标出现之前,就可以检测到降钙素水平的升高;且肿瘤的大小和循环系统中降钙素的浓度呈正相关。患者进行甲状腺切除术手治疗后,可进行降钙素的检测对疾病的复发进行监控。如同时伴5-羟色胺增高则有利于本病的诊断。
12.胰多肽(pancreaticpolypeptide。PP)
(1)检测方法:RIA。
(2)标本:血浆。
(3)参考范围:20~29岁:(54±28)pg/mL;40~49岁;(165±159)pg/mL;60~69岁:(207±127)pg/mL。
(4)临床诊断价值与评价:许多胰岛细胞瘤患者胰多肽水平增高。
13.泌乳素(prolactin,PRL)
(1)检测方法:RIA、FEIA
(2)标本和标本采集:血清;详见第一章第二节。
(3)参考范围:男性:4.0~14.4μg/L;女性:卵泡期6.0~18.5μg/L;排卵期8.0~25.7μg/L;黄体期5.9~20.9ug/L
(4)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除孕妇外,血清PRL>200μg/L者,应高度怀疑催乳素瘤,轻度升高也可以由催乳素瘤所致。若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伴泌乳素轻度升高或在参考范围上限,建议多次检测泌乳素浓度,也可以用多巴胺作诊断性治疗。若血清PRL>300μg/L即可确诊。对血清PRL介于100~300μg/L者,为鉴别催乳素瘤与功能性高催乳素血症,可以行TRH、氯丙嚷或甲氧氯普胺兴奋试验协助诊断。本病患者因腺瘤分泌PRL呈自主性,故反应低下;功能性高泌乳素血症者,上述兴奋试验可导致PRL升高数倍。
(5)方法学评价和问题:详见第一章第二节。
14.生长激素(growthhormone,GH)
(1)检测方法:RIA和发光免疫分析。
(2)标本:血清。
(3)参考范围:成人未激发的血GH水平应<4μg/L。尿液GH浓度极低,因为循环GH仅有0.01%出现在尿液中。
(4)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MENI综合征患者50%~60%有垂体肿瘤,其中约25%分泌生长激素或生长激素和催乳激素,受累患者有肢端肥大症,临床上与散发性类型没有区别。
(5)方法学评价和问题:详见第一章第一节。
15.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
(1)测定方法:RIA和发光免疫分析。
(2)标本:血浆。
(3)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正常人及垂体GH腺瘤者GHRH<1ng/ml,而异位GHRH分泌(垂体增生)者,GHRH≥1ng/ml。
16.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hormone,ACTH)
(1)测定方法:RIA和发光免疫分析。
(2)标本:血清或血浆。
(3)参考范围:0~18.9pmol/L
(4)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肾上腺腺瘤、垂体ACTH瘤,类癌伴异位ACTH综合征时ACTH均可增多,异位ACTH综合征由于垂体以外部位的癌瘤产生大量的ACTH样肽类,患者血中ACTH可明显增高。垂体ACTH瘤亦使ACTH增多。
(5)方法学评价和问题:详见第四章第一节。
17.皮质醇
(1)测定方法:RIA和发光免疫分析。
(2)标本:血清、血浆或24小时尿液。
(3)参考范围:血皮质醇:上午8时:140~690nmol/L,下午4时:80~330nmol/L;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55~275nmol/24h。
(4)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皮质醇增高可发生皮质醇增多症,可为肾上腺腺瘤、肾上腺癌等肾上腺自身疾病{亦可能为垂体嗜碱细胞分泌过量的ACTH刺激肾上腺皮质引起;也见于异位产生ACTH的肿瘤,如燕麦细胞肺癌,胰、甲状腺、甲状旁腺、卵巢、睾丸、大肠、胆囊、乳腺以及纵隔癌等疾病时,肿瘤组织具有分泌ACTH样物质的功能,可促进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合成皮质醇,使血浆皮质醇含量升高。
18.血浆肾素活性(plasmareninactivity,PRA)、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T-Ⅱ)、醛固酮(aldosterone,ALD)
详见第四章第二节。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时肾素活性降低,一般情况下,AT-Ⅱ的变化与PRA一致,引起PRA增高或降低的疾病或原因亦引起AT-Ⅱ的相似改变,但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受抑制时尽管肾素活性正常或增高,但AT-Ⅱ降低,反之亦然。肾上腺皮质腺瘤或增生时分泌ALD增多,同时PRA受抑制,甚至不能测出;肾素瘤时血浆ALD增多,血ALD基础值及PRA同时增高。
19.5-羟色胺
(1)检测方法:RIA,ELISA。
(2)标本:血液或尿液。
(3)参考范围:血清:(819.0±146.4)nmol/L。
(4)临床诊断价值与评价:5-羟色胺分泌过多可能是引起类癌(包括胃类癌)的主要因素;胃类癌发生可能是与5-羟色胺前体——5-羟色胺酸增多有关。
20.5-羟吲哚乙酸
(1)检测方法:RIA,ELISA。
(2)标本:尿液。
(3)参考范围:10mg/24h。
(4)临床诊断价值与评价:高于1OOmg/24h则可确定有类癌存在。
21.menin基因突变
(1)检测方法:Western、Northern和原位杂交方法分析,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estrictdfragementlengthpolymorphism,RFLP)、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核苷酸序列分析(nucleotidesequencea-nalysis)等。
(2)标本:肿瘤组织。
(3)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menin基因的两次突变可导致肿瘤的发生,因此对menin基因进行检测可对MEN1确诊。MEN1基因位于染色体11q13,有10个外显子,编码610个氨基酸的蛋白质,称menin,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MEN1相关的一部分散发性肿瘤中存在染色体11q13的杂合性丢失,提示在这些肿瘤中存在MEN1基因的体细胞突变。MEN1基因的体细胞突变率在相关肿瘤分别为甲状旁腺腺瘤20%以上,促胃液素瘤27%~39%,胰岛素瘤10%~22%,肺类癌25%~35%。MEN1基因的突变位点分散在menin的开放阅读框及其附近区域,9个编码的外显子都可出现,且没有明确的热点,突变类型多种多样(约25%是无义突变,45%是缺失突变,15%是插入突变,10%是错义突变)。
功能试验
1.饥饿试验
(1)试验方法:晚餐后开始禁食,次晨空腹及有低血糖发作时随时抽血测血糖及胰岛素,若无发作,禁食时间可延长到72小时,期间每4~6小时测血糖、胰岛素水平,当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并已抽m送检血糖和胰岛素后,停止试验,静脉注射50%GS40ml,并观察血糖变化;如空腹已持续72小时而无低血糖发作时,抽血送检后停止试验。
(2)临床诊断价值与评价:是诊断胰岛素瘤的常用方法。由于胰岛素瘤自主分泌胰岛素,抑制了肝糖原分解及糖异生,患者在较长时间禁食后,血糖易被利用耗竭而出现低血糖。少数患者在低血糖时体内起代偿作用的激素如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的增多,尤其是肾上腺素的作用,使肝糖原分解、糖异生增强,血糖增高.使低血糖症得以终止,因此一些以昏迷、抽搐为首发症状的胰岛素瘤者易被误诊为癫痫大发作。
对诊断困难的患者,禁食15小时.空腹血糖在2.78mmol/L以下,血浆胰岛素水平亦高于或明显高于正常(6“U/ml),胰岛素/血糖比值>0.4.常常>1.0者,可确诊为胰岛素瘤。对一些轻症患者,禁食可延长至24~48小时以上,以诱其发作。本病患者多在禁食15~36小时内出现低血糖症状,如果禁食60~72小时仍不发作,可排除胰岛素瘤。
自发性功能性低血糖患者再禁食后期可能出现轻度低血糖反应,但症状轻,血糖多在2.8mmol/L以上,胰岛素也多正常或正常低限水平,胰岛素/血糖比值<0.4。
2.D860试验(tolbutamide,甲磺丁脲.甲糖宁)
(1)试验方法:
1)静脉法:早晨空腹抽血测血糖后,静脉注射甲磺丁脲(20~25mg/kg体重,溶于20ml生理盐水中),于注射后5、15、30、45、60分钟各测血糖1次,第2.3小时每半小时测血糖1次,观察血糖变化。
2)口服法:口服甲磺丁脲和碳酸氢钠各29,然后每半小时测血糖1次,连续5小时。
(2)临床诊断价值与评价
1)静脉法:正常人在用药后半小时血糖达最低值,1.5~2小时恢复正常。胰岛素瘤患者注药后5~15分钟出现明显低血糖,且2~3小时后低血糖仍不恢复。
2)口服法:正常人于服药后1~3小时内血糖达最低值;胰岛素瘤患者可早期出现血糖最低值,且持续3~5小时血糖不回升,血浆胰岛素含量增高。
(3)方法学评价;进行甲磺丁脲试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对D860不敏感者可出现假阴性;②空腹血糖低于2.78mmol/L时不宜做此试验;③肝硬化患者可能引起低血糖昏迷。
3.胰高糖素试验
(1)试验方法:①试验前日晚餐后禁饮、禁食,试验日晨空腹测血糖及胰岛素。②静脉注射胰高糖素1mg,2~3分钟内注完,注射后每5分钟取血1次,连续30分钟,以后每半小时1次,直至2小时,测定血糖和胰岛素。
(2)临床诊断价值与评价:胰岛素瘤患者,注射胰高糖素后,其胰岛素分泌比正常人多,血糖比正常人提前30分钟达到高峰,1小时后迅速下降,并出现低血糖反应,而正常人则不出现此反应。血清免疫反应性胰岛素(IRI)于注射胰高血糖素后5~10分钟大量分泌,约70%~80%患者IRI高峰>150μU/ml。
4.L-亮氨酸激发试验
(1)试验方法
1)静脉法:早晨空腹抽血测血糖后,静脉注射甲磺丁脲(20~25mg/kg体重,溶于20ml生理盐水中),于注射后5、15、30、45、60分钟各测血糖1次,第2、3小时每半小时测血糖1次,观察血糖变化。正常人在用药后半小时血糖达最低值,1.5~2小时恢复正常。胰岛素瘤患者注药后5~15分钟出现明显低血糖,且2~3分钟后低血糖仍不恢复。
2)口服法:1:1服甲磺丁脲和碳酸氢钠各2g,然后每30分钟测血糖1次,连续5小时。正常人于服药后1~3小时内血糖达最低值;胰岛素瘤患者可早期出现血糖最低值,且持续3~5小时血糖不回升,血浆胰岛素含量增高。
(2)临床诊断价值与评价:有助于排除其他低血糖的原因,胰岛素瘤时反应呈阳性。
5.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glucosetolerancetest,OGTT)
(1)患者准备:保持正常饮食习惯至少3天(每日至少150~200g的糖类),同时停服干扰试验的药物;继续正常的体育活动,排除卧床休息或过度的体育活动;受试前1天晚餐后禁食。
(2)试验方法:对非妊娠成人.推荐葡萄糖负载量为75g,儿童每千克体重1.759.但总量不超过75g。用300ml水溶解后在5分钟内服完。分别于空腹及服糖后0.5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各取一次静脉血测定血糖,试验期间.每小时收集尿液标本1次,用于尿糖测定。
(3)参考范围:正常糖耐量:FPC<6.1mmol/L,服糖后0.5~1小时血糖达到高峰(<10mmol/L),2小时PG<7.8mmol/L,每次尿糖定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
(4)医学决定水平:2小时PG在7.8~11.0mmol/L为IGT;2小时PG≥11.1mmol/L为糖尿病。
(5)临床应用与评价:胰岛细胞瘤患者空腹血糖正常或低,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曲线下降甚快,血糖低于正常,也可呈低平曲线或糖尿病曲线。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24 21:26
目录
概述
病因与发病机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