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皮肤病
病症名
外阴皮肤病是一种皮肤病。
病理简介
女性外阴是生殖道、泌尿道和肠道三个出口的汇集处,经常有宫颈、阴道排出液及前庭大腺分泌物,以及月经和尿液的浸渍,甚至粪便的污染,加之大小阴唇间皱襞以及股生殖沟和腹股沟等处均有利于排泄物或汗液的集聚,致使外阴长期处于潮湿状态;此外,衣着内裤的不断摩擦和损伤及肥皂或药液等消毒清洁剂的经常刺激,均是导致外阴部皮肤和粘膜好发皮肤病的诱因。常见的外阴皮肤病均有其共同的临床特征:
1、外阴皮肤病的病损与身体其他部位皮肤的病损相同,可分为原发和继发病损。前者是皮肤病特有的病理过程所产生的损害,有斑点、斑片、丘疹、斑块、风团、结节、水泡、大疱、脓疱、毛细血管扩张或囊肿等;后者是在原发的基础上,经过搔抓、感染、治疗处理和修复过程中所产生的病损,如鳞屑、浸渍、糜烂、溃疡、表皮破损、结痂、瘢痕、苔藓样变和萎缩等。
2、外阴为阴道、尿道及多种腺体的开口处,以上各部位的炎症病变均可波及到外阴,特别是妇女常见的念球菌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常并发相应的外阴炎。故当发现外阴皮肤和粘膜有病损时,应首先排除阴道内有无原发病灶的存在。如外阴病变为继发的,应首先针对其原发病灶进行有效治疗。
3、外阴皮肤病既可单独发生,也可能是全身皮肤病的一部分。如外阴牛皮癣、白癜风可同时在身体其他部位皮肤出现;此外,外阴皮肤病还可能是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局部表现。
4、女性外阴是体表最隐蔽之处,一般多不愿意轻易暴露。当其出现病变不适时,往往秘而不宣,听其自然,导致病情延误。因此,对任何外阴病损,均应尽早求治于有经验的专科医师。
5、不同外阴皮损可能是同一皮肤病所致,而相同的外阴皮损亦可能是由不同皮肤病引起。特别是慢性外阴皮肤病较身体其他部位皮肤病为多,有时单凭体格检查是无法加以判断的。因此,必须进行活组织病检,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6、很多不明原因的慢性外阴皮肤病病程很长,往往各种治疗均难达到完全治愈的目的。皮肤病的治疗一般多为外用药物,而慢性皮肤病的皮损处表皮增厚,特别是其皮层角质的存在阻碍和延缓了药物透过皮肤层进入瘙痒神经末梢所在的真皮层,故在用药初期多无明显效果,此时患者要有思想准备,不能放弃治疗。
分类
严格地说,外阴皮肤病应包括发生在外阴部皮肤和粘膜的任何疾病。但一般多倾向于将传统的性传播疾病,如梅毒、尖锐湿疣等和外阴部肿瘤排除在外。究其如何,各家意见不一。为了统一认识,1975年国际外阴病研究协会决定使用“慢性外阴营养不良”以替代以往各家所使用的下列不同名称,包括外阴白斑、白斑性外阴炎、增生性外阴炎、神经性皮炎、外阴干枯症、硬化萎缩性苔藓等。并根据外阴皮肤组织病理性特征的不同,将慢性外阴营养不良分为下列不同类型:
1、增生性营养不良:① 无不典型增生;② 不典型增生(轻度、中度、重度);
2、硬化性苔藓营养不良;
3、混合性营养不良:① 无不典型增生;② 不典型增生(轻度、中度、重度)。
上述分类法虽已为人们广泛采用,但系根据组织病理学特征而分类的,临床医师单凭肉眼检查很难加以判断,且事实上也未发现外阴病损组织中有明确的血管神经营养失调的存在。为此,1987年国际外阴病研究协会又与国际病理学家学会共同讨论,建议废止以往所用的“外阴营养不良”分类法,代之以外阴皮肤病新的分类法。(见下表)
外阴皮肤病分类法
外阴毛囊炎
毛囊炎为非特异性化脓性细菌如平台球菌或链求菌等侵犯外阴部毛囊所引起的炎症。搔抓、摩擦、高温、潮湿多汗均为本病发生诱因,手术备皮损伤亦可并发毛囊炎。
主诉:外阴出现散在小脓疮,自觉瘙痒、疼痛。
临床特点
1.主要症状 自觉痒痛,初起时要为粟粒大丘疹,逐渐形成小脓疮,可为单个或多个,互不融合,局部刺激,导致痒痛。
2.次要症状 小脓疮若融合,可出现局部胀痛及触痛。
3.体征 开始在毛囊扣及其周围出现疼痛,皮肤略红,渐渐有红疱突起,在红袍顶部有一根毛发突出。如有话脓可在红疱顶部出现一个小白点。脓头逐渐增大,呈锥状隆起,数日后结节中央组织坏死变软,出现黄色小脓栓,再过数日脓栓脱落,排除脓液,炎症逐渐消退,但常反复发作。
辅助检查
结合症状、体征及病变与毛囊关系一般可明确诊断。还可采取以下辅助检查。
1.首要检查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可有升高。
2.次要检查 取毛囊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指导抗生素的选择。
3.检查注意事项 反复发作者,要注意检查是否同时患有糖尿病
治疗要点
1.治疗原则 去除病灶,防止复发。
2.具体治疗方法 早期可作局部热敷,并可用2.5碘酊金霉素抗生素软膏涂敷患处。
3.治疗注意事项 应注意保持局部干燥清洁,避免搔抓、摩擦
参考资料
外阴皮肤病.www.cdlrnz.com.2012-08-29
最新修订时间:2022-02-26 16:48
目录
概述
病理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