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囊
外囊
外囊系位于豆状核和屏状核之间的白质部分。位于屏状核与壳核之间的薄层白质纤维板。背侧与内囊相连。皮质的传出纤维可能有一部分经外囊下行。
豆状核
豆状核系纹状体的一部分。豆状核完全包藏在半球髓质中。此核的前下方与尾状核头相连,其余部分,借内囊与尾状核和丘脑相分隔。豆状核在额状切面上呈三角形,核内有两个白质垂直板将它分成3部分:外侧部最大叫壳,其余两部叫苍白球。豆状核是锥体外系的组成部分,苍白球如受损害,可出现肌肉紧张力升高,震颤、运动迟缓困难,面部表情呆板变化少;壳受到损害症状同尾状核。
屏状核
屏状核系基底神经节之一。是一薄层灰质板,位于脑岛皮质和壳核之间。其内侧面平坦,与壳核之间的白质叫外囊。屏状核的外侧面高低不平,与脑岛皮质之间的白质叫最外囊。屏状核是由脑岛皮质深层分离出来的,可能是纹状体的一部分。
解剖结构
豆状核:
豆状核属于基底核,位于脑岛的深部、丘脑的外侧。其形状似双凸透镜,外侧面较平,同屏状核之间只隔以外囊。其前端腹侧与前穿质相连。其内侧面与内囊相连。在水平断面上,可见到豆状核呈尖向内侧的楔形,并被内侧、外侧髓板分隔为三层:最外侧的一层呈赤褐色,称为壳核,壳核与尾状核头之间有灰质索相连;内侧两层颜色较浅,称其为苍白球。苍白球又被内侧髓板分为内侧和外侧两部分。在苍白球和豆状核袢的腹侧有细胞团块,称无名质(又叫基底核),位于视束的背侧,在前连合下方伸向嘴侧。无名质是由大多极细胞组成的,细胞内含有黄色脂色素,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无名质的散在细胞也分散到内、外髓板里。
与外囊相关的疾病
外囊出血:
1、概述:
脑内新鲜血肿在CT上一般呈均匀一致的高密度,CT值为60~80HU,在出血后3~4小时,血肿密度最高可达90HU,以后随着血肿内血红蛋白分解,其密度逐渐降低。小的血肿密度下降较快,直径≤2cm的血肿一般在19日或更早就变成等密度,而大的血肿则较慢,常需4~6周方演变为等密度。这种演变过程,从血肿周边向中心发展,表现为血肿周围低密度环影逐渐扩大,同时中心密度逐渐降低。某些学者报道血肿密度的降低以每日1.4HU的速度进行着,而且血肿直径以每日0.65mm速度缩小,小血肿速度更快。但CT所见的血肿缩小,只是根据高密度逐渐变为等密度来判断的,而实际上此时血凝块大小变化不大,占位效应并未减轻。有时因血肿周围脑水肿而占位效应反可进一步加重。血肿周围脑水肿在出血后2周最明显、范围最大,占位效应也较重,出现率高达95%~100%;以后水肿逐渐减轻。
2、CT表现:
①慢性期血肿常表现为中心高密度,周边低密度,较小的为等密度甚或低密度。在急性出血向慢性转变过程中,出血灶可呈等密度,此因CT有可能不易观察到,而MRI则十分敏感;②周围水肿基本消退;③占位效应减轻,不再加重;④在脑出血急性期进入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内者,慢性期不易再显示。
3、鉴别诊断:肿瘤并发脑出血:
可见肿块,血肿呈偏心性,增强扫描,肿块强化,呈不规则状,周围水肿随病程延长而加重者。高血压病脑出血,在增强扫描时可有环状强化,但无肿块,而且血肿的动态变化有其特殊的规律。此外,临床病史及CT随访复查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3 19:50
目录
概述
豆状核
屏状核
解剖结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