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债营运管理
外债从借入到使用、产生效益及至最后偿还的全部过程
外债营运管理是指外债从借入到使用、产生效益及至最后偿还的全部过程。外债营运管理就是对外债的借入、使用、偿还全过程的管理。
内涵
1.外债的借入管理
外债的借入管理主要是对举借外债具体方式或种类的管理。如对政府贷款的管理;对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管理;对国际商业贷款的管理;对境外发行外币债券的管理。
2.外债的使用管理
在外债使用管理上,首先,应把握最优资源配置原则、生产性原则、经济效益原则和资源转换原则。其次,是对负债使用投向的监控。再次,确定外债使用效益的考核指标。
3.外债的偿还管理
偿还外债是继续举借外债的前提。同时,一国能否及时、足额地归还外债,是衡量一国国际信誉高低的标志。因此,有效地利用外债偿还资金来源,合理地安排偿还时间,及时地偿还外债,尽量保证在偿还的同时减轻对经济的消极影响。具体说来应注意如下几点:第一,制定长期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实行有计划地偿债。第二,充分利用各种金融创新手段,减轻偿债负担。第三,在一定条件可以借新债还旧债。借新债还旧债,不仅可以在发生偿债困难时使用,更是一种债务安排技巧,在保持外债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善外债偿还的期限结构,以争取宽松的偿债时间,以及利用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变化,借入低利债务偿还原有的高利债务,从而减轻总体债务负担。第四,必要时可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及时、主动地偿还外债,以维护本国的国际信誉。
4.外债风险管理
在外债的管理和经营过程中,债务偿还受多种因素变动的影响。国内政策的调整,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延缓项目效益的发挥,使回收期延长,增大偿还的风险。所以,风险管理在于增强应变能力,适应国际金融贸易的变化和国民经济政策与结构的调整。
内容
(1)社会效益项目年还本付息总额小于年外汇储备增加额,这主要是保证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发展,并按时还债。
(2)在外债中长期指标分配上,要有一定的机动指标不用于项目投资,而是用于债务结构的调整。随着债务积累增大,机动比例应保持在10%左右,以防止整体债务风险。
(3)建立偿债风险基金。在每年出口收入中提取适当比例,这个比例是根据每年逾期本息占应还本息的比例,以保证呆账部分和偿付困难部分的还本付息。
(4)采用掉期、期权、远期和即期外汇买卖等金融工具,利率、汇率的风险调整,使债务合理化。
意义
借用外债到期要偿还本金且要支付使用成本即利息。因此,在外债管理中,不仅要注重外债总量和结构的管理,还应注重外债的对外举债方式、外债使用、外债偿还等外债营运各个环节的管理。只有加强对外债借、用、还全过程的科学管理,才可保证按时对外还本付息,提高本国在国际上的信誉。
从一定意义上说,在整个外债营运管理中,最重要的是对外债使用的管理,因为在外债借、用、还的运动过程中,使用效益是关键。从微观上看,只有当使用贷款项目的产出大于投入,使用国外贷款才是有意义的。从宏观上看,也只有当国家使用外债的总体效益好,才能保证国外资本的流入成为促使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催化剂,而又不至发生偿债困难。外债借入环节的严格论证、审批固然重要,借入成本的高低也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人们的决策行为,但与外债的使用效益相比,则是第二位的,因为如果项目的经济效益好,即使借人的成本高一些,也是值得的;反之,如果项目的效益不好,即使借款成本再低,也不应该借入,这一点已成为外债管理专家们的共识。同样,要保证今后外债的按时偿还,其根本的途径是努力提高外债的使用效益,好的经济效益是保证外债偿还的物质基础,效益不好对外偿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外债管理实践中,存在着对外债使用管理重视不够的倾向,认为外债管理就是要抓外债规模控制,抓借款成本限制,抓未来偿还预测;不抓规模就有可能外债失控,不抓成本限制会增加国家偿债负担,不做好未来偿还预测有可能造成偿债困难或给将来的国际收支状况造成压力。但对于如何加强外债的使用管理,如何掌握好外债的投向,如何提高外债的使用效益注意不够,没有把使用管理提高到整个外债管理的关键地位来认识。因此,应使外债管理者从观念到行动上都能重视外债的使用管理,才能进一步完善外债的营运管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27 15:49
目录
概述
内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