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祖讽,1941年,出生在浙江省镇海县。勘察设计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核工业土建方面知名专家。1964年,
同济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毕业,任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院技术顾问,中国
国家核安全局第五届核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
夏祖讽无疑是这一学科的带头人。在上世纪80年代初和90年代初,夏祖讽在中国率先自主攻克了基岩地基上核电站地震楼面设计反应谱难题和非岩性地基反应堆工程楼面反应谱生成。1987年,在中国开创了土建结构抗龙卷风设计研究,还主持制定了中国唯一一部抗龙卷风设计的行业标准。1989年,在指导研究生论文中,又在中国开创了核电站安全壳结构在飞机撞击下的非线性整体动态分析研究。1998年,成功地主持设计了结构
混凝土耐久性要考虑300年以上的中国首座民用中低放固体废物处置场。2000年,又指导研究生在中国率先实施了核电站反应堆厂房与主回路设备系统的抗震耦联分析。2000年主持编制了中国首座重水堆核电站(
秦山三期核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安全壳是核电厂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其结构设计集中体现了土建结构设计中最复杂的荷载工况,应力分析计算十分复杂。作为秦山核电站安全壳设计的负责人,当时还很年轻的夏祖讽,在尚未对外开放的环境下,坚持自力更生,独立自主,从基础的试验做起,不断探索总结,终于带领课题组人员,设计出当时世界上先进的第二代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为祖国大陆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核电站的建成,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出口巴基斯坦的
恰希玛核电站直接建造在砂性沉积土上,而且厂址地区地震烈度高达0.25g。当夏祖讽被任命为该核电项目土建专业的负责人时,已是50岁了。他带领研究生和年轻工程师,围绕核电站建造在非岩性地基上的课题研究攻关达2年,终于在核电站土建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土体-结构的相互作用这一国际前沿领域取得研究成果,获得了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的好评,成功解决了恰希玛核电站建设的关键核心问题。
在夏祖讽的同事眼中,他是科技创新和攻关的勇士和楷模。探索创新伴随着其工作的每一个足迹,丰硕成果历历在目。夏祖讽曾先后指导了10余名研究生和青年技术人员。在他的学生们看来,夏祖讽是他们的良师益友。王明弹是夏祖讽的得意门生,并与导师长期合作共事,现已成为该院土建结构设计中的后起之秀,担任了院长助理、副总工程师兼土建院院长。谈及恩师,赞美景仰之情溢于言表:“(他)甘为人梯提携后人,精心指导毫无保留,为人师表实乃模范”。王明弹还深情地回顾道:老师对于培养年轻人,倾注了无数心血,从专业理论和技术,到思想理念、行为举止、工作作风,都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为此,他在院内“培养新人奖”的评选中两次获奖,还是唯一的一等奖获得者。在他的教诲下,我们都在专业领域取得了不俗的研究成果和工作业绩,成为核工院青年技术人才中的佼佼者。没有他的耐心指导和帮助,我们不会有今天这样的业绩。对此,该院老院长、设计大师耿其瑞更是一语中的:“他(夏祖讽)成功搭建了上海核工院的高级技术人才梯队,保证了在该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不少熟知夏祖讽的同志,他们异口同声地反映,他不仅是成功的实践者,也是勤于总结、善于总结的行家里手,30年来,他先后共发表高水平的论文达30余篇。2004年5月13日,中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评选结果见诸媒体,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技术顾问夏祖讽榜上有名。喜讯传开,夏祖讽的同事、领导、校友以及学生,纷纷向他表示祝贺。大家一致认为,夏祖讽荣获设计大师称号,是名符其实、众望所归,也是对他将毕生心血倾注在祖国核电事业上并作出卓著贡献的褒奖。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电事业的泰斗
欧阳予是夏祖讽的老同事、老领导,两人曾在秦山核电站、
恰希玛核电站等核电工程建设中并肩奋斗数十载。在他看来,夏祖讽是功勋卓著、受人尊敬的专家。2003年11月20日,欧阳院士在推荐夏祖讽参加设计大师评选的信中,这样写道:“(夏祖讽)经过近三十年工程设计、开发研究的实践,在核工业领域中取得了卓著成绩,填补了中国核电厂设计中的多项空白,在中国中国外享有很高声誉”,“在中国各个核电厂工程中都能发现他智慧和经验的作用,受到了同行专家的尊敬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