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贺耦庚中丞书
清代曾国藩所著文章
《复贺耦庚中丞书》是清朝创作的散文,作者是曾国藩
作品原文
国藩顿首耦庚前辈大人阁下:二月接奉手示,兼辱雅贶[2],感谢感谢。过蒙矜宠,奖饰溢量。国藩本以无本之学,寻声逐响,自从镜海先生游[3],稍乃粗识指归[4]。坐眢见明[5],亦耿耿耳[6]。乃甫涉向道之藩[7],遽钓过情之誉,是再辱也。盖尝抉剔平生之病源,养痈藏瘤,百孔杂出,而其要在不诚而已矣。窃以为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贤人之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故曰:“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8]。”
今之学者,言考据则持为聘辩之具,讲经济则据为猎名之津[9],言之者不怍[10],信之者贵耳[11],转相欺谩,不以为耻。至如仕途积习,益尚虚文,好弊所在,蹈之而不怪,知之而不言。彼此涂饰,聊以自保,泄泄成风[12],阿同骇异。故每私发狂议,谓今日而言治术,则莫若综核名实[13];今日而言学术,则莫若取笃实践履之士。物穷则变,救浮华者莫如质。积玩之后[14],振之以猛[15],意在斯乎?方今时事孔棘[16],追究厉阶之生[17],何尝不归咎于发难者[18]?彼岂实见天下之大计,当痛惩而廓清之哉?岂豫知今日之变实能自我收之哉[19]?不过以语言欺人,思先登要路耳。
国藩以兹内省,早岁所为涉览书册,讲求众艺者,何一非欺人之事?所为高谈古今,嘐嘐自许者[20],何一非欺人之言?中夜以思,汗下如霤[21]。顷观先生所为楹帖[22],道在存诚云云,旨哉[23]!其黯然君子之言乎[24]?果存诚而不自欺,则圣学王道,又有他哉?镜海先生,庶几不欺者也。倭艮峰前辈[25],见过自讼[26],言动无妄;吴竹如比部[27],天质木讷[28],贞足干事[29]。同乡则黎月桥前辈,至性肫肫[30];陈岱云行己知耻[31];冯树堂有志力学;皆勉于笃实者也。国藩虽愚柔,既闻明训[32],敢不请事?若夫读书之道,博学详说,经世之才,遍采广询,自度智慧精神,终恐有所不逮。惟当谨守绳墨[33],不敢以浮夸导子弟,不敢以暴弃殆父母之遗体[34]。其有所进,幸也;无所进,终吾身而已矣。
辱承扶掖之盛心,恐不察其浅鄙,而期许过实,故谨布一二,以为请益之地[35],亦附于《皇华》三拜之义云[36]。书不宣尽,伏维垂鉴。
作品注释
[1]贺耦庚:名长龄,字耦庚,号耐庵,湖南善化(今长沙)人。嘉庆进士。道光时历任江苏、福建等省布政使,后官至云贵总督。此时贺为贵州巡抚,巡抚又称“中丞”。
[2]雅贶(kuàng):敬称别人对自己的馈赠。雅,美。贶,赐。
[3]镜海:唐鉴,字镜海,湖南善化人。嘉庆进士,官至太常寺正卿,讲求义理之学。
[4]指归:宗旨所在。
[5]眢(yuān):眼球枯陷失明。引申为井枯无水。
[6]耿耿:心中不安。
[7]甫:才,刚。藩:篱笆。引申为边沿,门户。
[8]这段引文见《礼记中庸》。
[9]经济:经世济民,治理国家。津:渡口,引申为必由之路,重要的途径。
[10]怍(zuò):惭愧。
[11]贵耳:即“贵耳贱目”的省语。相信传闻,不相信眼见的事实。
[12]泄泄(yì):安然相丛貌。
[13]综核:全面考察核实。
[14]积玩:长期放逸偷安。
[15]猛:严厉。
[16]孔棘:十分危急。孔,甚。棘,通“急”。
[17]厉阶:祸端,祸患的来由。厉,恶。阶,道。
[18]发难者:挑起事端的人。此处意有所指。从语意上推测,当指在权位的要人。
[19]豫:通“预”。
[20]嘐嘐(xiāo):志大言大貌。
[21]霤(jiù):屋檐下接水的长槽。亦指滴下的水。
[22]楹帖:即对联。因悬挂或粘贴在楹柱上,称楹帖。
[23]旨:美。
[24]黯然:暗淡,不显露。《礼记中庸》:“君子之道,黯然而日章。”意谓君子外表淡然无色,美德日渐彰明。
[25]倭艮峰:倭仁,蒙古正红旗人。道光进士。道光末年,和曾国藩标榜理学,以封建卫道者自居。后为反对输入西方科技的顽固派首领。
[26]讼:责备。《论语·公治长》:“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27]吴竹如:吴廷栋,任职刑部。比部:明清时刑部司官的称呼。
[28]木讷:质朴而不善言辞。
[29]贞:贞固,坚贞不移。《易乾文言》:“贞固足以干事。”
[30]肫肫:同“忳忳”,诚挚貌。
[31]陈岱云:名源兖,长沙人。
[32]明训:明智的教诲。指上文“君子之言”。
[33]绳墨:木匠画直线用的工具。喻规矩、法度。
[34]遗体:古人称自己的身体为父母“遗体”。
[35]请益:受教后仍不明了,再次请教。后泛指向人请教。
[36]《皇华》:即《皇皇者华》,《诗经》“鹿鸣之什”的第三篇。三拜:《左传》载,鲁国叔孙穆子出使晋国,晋侯招待他,让乐工歌“鹿鸣之三”,叔孙穆子三拜致谢说:“不敢拜教。”这里是拜谢教诲的意思。
作品赏析
这是作者初入仕途的书信。通篇围绕一个“诚”字做文章,从自己的不诚说起,指斥学界和官场虚伪的求名逐利之风,直接表白自己虽有心求进却决不浮夸的思想,显得谦逊而不媚俗,骨子里自信自尊,有韩愈的行文风格。
作者简介
曾国藩(1811--187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紧接着创见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地,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 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 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作用于当时,而且一直延至今日。从而使之成为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1 11:04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