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甦村委会距离市区25公里,离化龙镇5公里,只有一条公路横穿村内,地处珠江河边,复甦村委会利用本地的特点发展
村级集体经济,经过多年生产发展探索,逐步形成以种植各类阴生及阳生花卉,鱼塘养殖四大家鱼、鱼塘混养禽畜的发展模式。
复甦村隶属于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归番禺区管辖,邻村有石二村、柏堂村、群星村、东星村,气候宜人,人勤物丰,风景秀丽,物产丰富,近年来,该村党支部以远程教育接收点为依托,建管并重,学用结合,着力建设一方阵地,教育一方群众,培育一方乐园,构建一方和谐,远程教育工作开展有声有色。
番禺
化龙镇沿珠江边有一条很长的江岸,沿岸围田因开垦的河涌顺序依次叫三沙、四沙、湛沙到七沙。三沙、四沙在明代就已成围。清初本邑诗人屈大均就写有“渔者歌”云:“取鱼大滥二滥,捕蟹三沙四沙。潮落不归村舍,月明同宿芦花。”这就说明今化龙复甦村的三沙、四沙从明代便已围垦完毕。
但为什么从三沙、四沙却多了个湛沙,然后就接七沙了呢。带着这个问题,我曾于年前委托化龙文化站阙舞花同志亲自到复甦村了解情况:现番禺化龙复甦村隔着珠江正与增城的新塘镇村斜对,新塘在明朝出了一个叫湛若水的大官,官至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其族人便凭借其势于珠江岸边圈地围田。据说他们聘请匠人营造木鹅数十只,每只木鹅底部均刻有一个“湛”字。其中有几只漂流到了今复甦的三沙、四沙邻畔,于是其族人便说此地是皇上封荫,便在此围出一个叫“湛沙”达千亩有余的田地。这片湛沙围一直便由对江湛氏宗祠收租。至新中国成立之后,这里建立复甦村,整个湛沙田地全部分给复甦村农民耕种,而湛沙的名字则一直保留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