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腔剧种,中国
戏曲艺术中区分不同品种的称谓。以演唱腔调区分,称“腔”或“调”的,如弋阳腔、梆子腔、徽调、汉调等,谓“声腔”;以民族或地域的艺术特色相区别,称“戏”或“剧”的,如藏戏、京剧等,谓“剧种”。
分类
戏曲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为演唱腔调的不同。元代至清初,各种地方戏曲大多以腔、调命名,剧种名称与声腔名称相互通用。戏曲声腔既指演唱的腔调,又代表戏曲剧种。
明末以来,由于各种声腔的长期传布、交流,形成多声腔戏曲品种,遂使声腔与剧种的概念出现了分歧。
声腔,除指腔调及其演唱特点外,还包括其流布各地繁衍而成的声腔系统,简称“腔系”。声腔与剧种的关系,表现为声腔是指该剧种使用的腔调。凡属由多种声腔组成的剧种,大多不再以声腔命名,而称“戏”或“剧”。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戏曲剧种的概念被确立下来。同时,戏曲声腔也成为从腔调与演唱特点区别戏曲类型的一种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声腔系统。
昆腔腔系
明代,曾经盛极一时的北杂剧渐趋衰亡,南戏则流行繁衍出了各种地方声腔。
其中,弋阳、余姚、海盐、昆山被称为四大声腔。嘉靖、隆庆时,昆山腔经魏良辅等人吸取北曲之长,革新改造,深受欢迎,逐渐风行于世,成为全国性的剧种,“四方歌曲必宗吴门”。
昆腔传至各地,与当地方言和民间音乐结合,衍变出众多流派,构成昆腔腔系。清代中叶以后,随着花部勃兴,昆腔渐趋衰落。至今尚存者,主要有江南的南昆、北京的北昆、温州的永(嘉)昆和湖南郴州的湘昆。南昆在唱法上讲究吐字、过腔和收音,并发展了各种装饰唱法,声腔柔婉缠绵、细腻圆润,以演唱抒情性强的文戏见长。北昆激越豪壮,多少带有一些北方的粗犷气息,善于演唱慷慨悲歌的北曲,在唱法上虽也注重吐字、过腔和收音,但无南昆严格。湘昆深受当地祁剧、湘剧音乐的影响,一变传统典雅、柔丽的风格,掺以紧缩节奏、加滚加衬等手法,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俗伶俗谱”,在伴奏乐器中至今还留有明代相传的“怀鼓”。温州的永嘉昆曲则在唱腔方面更多地继承了早期昆曲简洁朴素的风格,字、腔之间有浙南语音因素,具有古朴明快的特点。此外,昆腔又对京剧、川剧等许多地方剧种有过重大影响,许多剧种至今仍保存着昆曲的剧目、唱腔和器乐曲牌。至于皮黄腔系和其他系统戏曲所用的粗细吹打曲牌和锣鼓谱,也大多来源于昆曲。
高腔腔系
明嘉靖以来,弋阳腔在各地衍变成许多新的声腔。一般认为,包括赣东北的乐平腔,皖南的徽州腔、青阳腔(池州调)、太平腔、四平腔,浙江的义乌腔,北京的京腔等。其中,青阳腔与徽州腔,擅长“滚调”,万历间盛行各地,誉为“天下时尚”的“徽池调”,在戏曲史上产生过广泛影响。入清以后,上述诸腔大多渐以“高腔”为统称,如安徽岳西高腔,湖北麻城高腔,江西湖口高腔,湖南长沙高腔、辰河高腔、衡阳高腔、常德高腔,浙江侯阳高腔、西安高腔(衢州高腔)、西吴高腔,直隶(河北)高阳高腔,以及四川高腔,广东高腔等,构成了一个具有共同特点和风格的高腔声腔系统,简称“高腔腔系”。徒歌、帮腔、滚调是其共同特征。到清中叶,各地高腔大多与昆、乱合班,独立成班的已不多见。大量的高腔剧目保留在多种声腔剧种中,如湘剧、辰河戏、川剧、祁剧、赣剧等。梆子腔系 因演唱时以硬木梆子击节,故名。源于明代的西秦腔,是最早创用板式变化结构的声腔。西秦腔在各地流传,逐渐衍变派生为各地的梆子腔支系。其中,历史最早、影响最大的是陕西同州梆子和山西蒲州梆子,它们对梆子腔基本音乐风格的形成和艺术形式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清中叶以后,梆子腔(秦腔)盛行。板式变化体易于被人掌握。因此,新兴的梆子腔得以广泛流传。在陕西、甘肃、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四川、云南、贵州等地,一方面音随地改,一方面吸收当地民间艺术的营养,衍变为各种梆子腔。有的成为独立的剧种,如豫剧(河南梆子)、河北梆子、山东梆子;有的成为多声腔剧种的组成部分,如滇剧的丝弦,川剧的弹戏(乱弹、盖板子)。
皮黄腔系
皮黄指以“西皮”和“二黄”两种腔调为主的戏曲声腔。兴起于湖北、安徽一带,清代乾隆、嘉庆时流布全国。西皮、二黄的形成,都与源出于北方的乱弹(秦腔、梆子腔)有渊源关系,故艺人也称皮黄为乱弹。西皮腔与二黄腔的交流、汇合,并形成皮黄声腔系统,经历了复杂的过程,其间伴奏乐器的统一当是重要的艺术因素。西皮腔原用胡琴伴奏,二黄腔曾以笛或唢呐伴奏,二黄改用胡琴等弦乐伴奏后才有条件使之与西皮腔在伴奏乐器上统一协调起来,汇合为一个腔系。皮黄腔在各地流布,由于地域方音的差别而衍变为各地的皮黄腔,有的发展为以皮黄腔为主的剧种,如京剧、汉剧、徽剧、粤剧、广东汉剧、桂剧、汉调二黄等;有的成为当地多声腔剧种的组成部分,如川剧的胡琴,赣剧的二凡、西皮,湘剧和祁剧的弹戏(南北路)等。
弦索腔系
明清俗曲经由说唱衍变的戏曲。俗曲是流行于市井的经过艺人加工的民歌小调,大多用琵琶、筝、三弦、浑不似(琥珀匙)等弦索类乐器伴奏,也称弦索腔(调)。清初,北京戏曲有“南昆、北弋、东柳、西梆”之称。其中“东柳”即指以演唱民歌小曲为主的柳子戏,又称弦子戏。兴起于山东。所唱曲调有〔柳子〕和惯称为“五大曲”的〔山坡羊〕、〔锁南枝〕、〔驻云飞〕、〔黄莺儿〕、〔耍孩儿〕。此外,形成较早以俗曲为主的声腔、剧种,还有女儿腔(亦称弦索腔、河南调)、大弦子戏、卷戏、罗罗腔、丝弦、越调、老调等。它们构成以演唱明清俗曲为特点的弦索腔系。在从俗曲衍变的戏曲的进程中,对高腔、昆腔多有吸收和借鉴。各种声腔在全国各地长期的流布、衍变中,形成了许多剧种。有的历史比较长,戏曲形式相当完备,生旦净丑各行角色齐备,称为地方大戏。清末以来近百年间,又有一些由民间歌舞、说唱发展而成的剧种出现。自20世纪下半叶开始,有的已从民间小戏迅速成长,成为颇具规模和影响的剧种。歌舞类型的剧种大多来源于农村乡镇年节举办的“社火”、“社会”、“灯会”等业余演出活动。
主要有北方的秧歌戏和南方的花鼓戏、采茶戏、花灯戏等。唱腔多为民歌小调,也从高腔、二黄、梆子腔中吸取营养。表演以载歌载舞为特点。在众多此类剧种中,安徽黄梅戏、湖南花鼓戏、广西彩调、江西采茶戏等已脱颖而出,具有丰富表现力,成为拥有众多观众的代表性剧种。说唱类型的剧种多由“坐唱”、“唱门子”发展到分角色的“彩唱”,由地摊子走向舞台。
或与民间歌舞结合,或向原有剧种借鉴、吸收,完成向戏曲形式的转化。其中,有从道教音乐“道情”发展而来的道情戏,如山西的“耍孩儿”,甘肃的陇东道情以及陕北道情等。有从滩簧发展来的。滩簧,又称文南词,是从明清俗曲发展成的说唱艺术。在江浙一带,说唱逐渐衍变为滩簧小戏,形成许多剧种,如沪剧、锡剧、甬剧、湖剧、苏剧;有的成为多声腔剧种的组成部分,如婺剧中的滩簧,赣剧中的文南词。此外,由说唱发展为戏曲剧种的还有:由浙江嵊州落地唱书调起家的越剧;由河北冀东莲花落起家的评剧;由曲子发展起来的河南曲剧,陕西、山西的眉户,甘肃的曲子戏;由琴书发展起来的山东吕剧,贵州黔剧;由扬州清曲发展起来的扬剧;由坐唱小曲发展起来的二人台;由牌子曲(八角鼓)发展形成的北京曲剧,吉林新城戏;由二人转发展成的吉剧、龙江剧等。它们的衍变、成长过程,受过各种艺术的影响,但就其根底来说,均脱离不开原有说唱艺术的基础。少数民族戏曲剧种的分布,主要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青海省以及甘肃省南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还有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剧种有:壮族的壮剧,白族的白剧,傣族的傣剧,侗族的侗剧,布依族的布依戏,苗族的苗剧,彝族的彝剧,朝鲜族的唱剧,藏族的藏剧,以及在满族人民喜爱的满族八角鼓基础上发展成的新城戏。它们都有自己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都具有本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少数民族的戏曲艺术,一般是在本民族民歌舞蹈、说唱艺术的基础上综合衍变而成的。如傣剧源出于傣族男女青年的对歌和载歌载舞的“双白马”等民间歌舞,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傣剧最早的剧目《十二马》和《冒少对唱》,并出现了从事傣剧演出活动的艺人。藏剧源出于藏族民间说唱,在宗教歌舞的影响下发展起来,成为歌、舞、剧结合的戏曲艺术。
侗剧是在侗族叙事歌的基础上形成的。各民族文化、艺术的长期交流,汉族戏曲对少数民族戏曲的发展也产生了影响。如白剧的形成和发展,在白族地区,最早有弋阳腔流入,对白族吹吹腔的形成产生过影响,但白族吹吹腔却一直保持着富有民族特色的“山花体”唱腔结构,更进一步吸收白族大本曲说唱来丰富自己,成为白剧。傣剧在发展过程中,也曾吸收、借鉴京剧和滇剧的舞台表演和装扮。这些充分反映了各族人民文化、艺术之间的友好往来,有利于中国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戏曲艺术的繁荣发展。
此外,还有两类戏曲剧种:一种是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戏曲,因专用于祀神,无职业戏班,一直保持在乡间,故发展迟缓。如傩戏、师公戏、目连戏、醒感戏、法事戏等。它们的演出形式古朴,大多为整本大戏,有的甚至还戴面具(脸壳)装扮人物,如广西师公戏,贵州地戏,云南关索戏、傩戏等。另一种是由皮影戏、木偶戏改为由人扮演的戏曲剧种,如河北的唐剧,甘肃的陇剧,陕西的碗碗腔、线胡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