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铜鼓习俗,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民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
历史渊源
大约在公元前七世纪前后,生活在中国红水河流域地区的
濮人从炊具铜釜中创造了打击乐器铜鼓。此后,铜鼓向北传入了四川
邛都,向东传入了贵州和广西、广东,向南传入越南北部,向西传入缅甸、泰国。铜鼓已流传两千多年,在大部分地区和众多的民族中已相继退出历史舞台,只留下某些遗迹和历史的回忆,只有一部分地区和民族还保存着使用铜鼓的古老习俗,成为铜鼓文化绵延千古的“活化石”。保留铜鼓文化活化石的地区有两大块:一块是中国南部贵州
黔南和广西桂西北接壤的红水河流域地区,这个地区往南延伸到云南的文山、红河地区,并伸入到越南西北部山区;另一块是中南半岛西北部,以缅甸东部掸邦高原与老挝、泰国交界的山区为中心,往北伸入中国云南南部边境。这两大块互相靠近,断续衔接,历史上都比较封闭。在这两大块铜鼓分布区里生活的壮侗语族的壮族、
布依族、水族、
侗族、
泰族,苗瑶语族的苗族、瑶族,藏缅语族的
彝族,孟一高棉语族的佤族、克木人,还有芒族、布标人等,都还使用铜鼓。中国还使用铜鼓的民族主要有属壮侗语族壮傣语支的壮族、布依族、傣族,属壮侗语族侗水语支的侗族、水族,属苗瑶语族苗语支的苗族,瑶语支的瑶族,属藏缅语族彝语支的彝族,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的
佤族。河池壮族使用铜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在这一地区使用冷水冲型铜鼓的
僚人。
民俗内容
铜鼓形制
铜鼓为铜质体鸣乐器,是以铜为主要成分的铜、钖、铅合金为原料,采用泥模合范法或失蜡法成型铸造而成。全身含面、胸、腰、足、耳五个部分。鼓身之上为胸,中段为腰,下段系足,腰间有两对鼓耳。从外形上看,平面且园,胸突,腰束,足外张,中空无底,正放如墩,反置呈锅形。铜鼓通体布满了各种花纹图案,鼓面的中央有微突起之“光体”,周围是细长如针或者呈锐角型的光芒,称之为“太阳纹”。演奏时敲击鼓心光体,其音色粗犷、洪亮、浑厚、铿锵,显得威严庄重。
使用场合
铜鼓在民俗节日、红事(结婚、迎接贵客等)、白事(老人逝世、祭祖等)中均有使用,在不同的场合使用铜鼓的意义也有所不同。如当地壮族独特而盛大的蚂拐节中,铜鼓就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乐器,壮族先民认为铜鼓是神器,敲打它就能够向雷神祈求雨水,保佑当地人们风调雨顺。而在白事场合,铜鼓也是必不可少的乐器之一,如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一,凡是年前过世的死者,其亲属都得为死者举行一次隆重的祭典。这时,死者生前已嫁或已订婚的女儿都得请来一组铜鼓,有几个女儿就得请几组铜鼓,这代表女儿女婿孝敬死者。届时,几组铜鼓同时敲奏,势如雷怒风啸,地动山抖,再加上阴幡阴伞随风飘拂和孝子们的痛容哀泪,让人顿时会产生一种悲痛之情。
演奏形式
壮族的铜鼓乐在演奏时普遍以四面铜鼓进行演奏,将其分为两对,每对由一面一公鼓和一面母鼓组成,按音色的相近程度来配对。演奏之前要先搭一个长形架,用绳索将铜鼓系耳悬挂在上面,将鼓侧悬于固定的架子上来进行演奏。悬挂的高度一般要齐于敲鼓手腰部为宜,因为过高敲起来手容易酸痛,过低则容易使腰酸胀不能持久。演奏时,鼓面同朝一方向,每面铜鼓后站一个人,右手握鼓槌,敲击铜鼓鼓面的太阳纹,左手则持一小棒或小刀之类的硬物在鼓腰上均匀地敲打。在敲鼓腰时,四人敲的节拍必须一致,鼓腰每敲四下,鼓面就击一锤。在敲击鼓面时,每人敲击的鼓点一般不在同一节拍上,敲击的顺序为一、三、二、四或者一、四、二、三,以第一面鼓敲击的节奏速度为准。
文化特征
特定的民族性
在河池西部、南部的红水河流域中、上游地区,壮、民族群众一直沿袭着收藏、使用铜鼓和祭鼓的习俗,尤以在节庆中打铜鼓最为壮观,故古人有“瑶壮俱尚铜鼓”记述。铜鼓文化历经千年传承,已在当地壮族群众的心中烙上深刻吉祥印记,成为抒发民族情感、拢聚民族凝聚力的文化纽带。
存续的民间性
无论是铜鼓的使用、收藏,还是相伴而生的民俗节庆活动,都是产生于民间、存活于民间,是当地壮民族群众生活的直接反映,是活在民间的古老文化。
稳定传承性
铜鼓习俗自产生以来,尽管时间流逝、时代变迁,但其主要表现形式基本保持不变。壮民族群众依然视铜鼓为神圣的吉祥之物;铜鼓的管理、铜鼓演奏技艺一直在家族中占有重要位置,家族或村寨指派有威信的成员收藏铜鼓,负责传授演奏技艺,因而铜鼓习俗世代相传,薪火不断。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壮族铜鼓习俗是以铜鼓的收藏、使用、崇拜为核心而形成的,其所包含的有关铜鼓来源、铜鼓功能、铜鼓崇拜、铜鼓民俗等都与使用壮民族群众的民族心理、生活习俗密切相联,是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共同研究对象。
铜鼓涉及矿冶、铸造、声学、历史、艺术以及与之相关的科技史、
考古学、
民族学、
人类学等,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传承状况
铜鼓是广西推崇本土文化的重要部分之一。与传统民族文化一样,铜鼓元素大多在当地民族区域的日常生活,或是民族歌舞中,旅游业的发展,也为铜鼓文化传承推波助澜。虽然铜鼓是广西的地方文化代表,但还没能达到大众的高度。
首先,民族地区多为落后地区,对于铜鼓设计的传统运用不一定适应现代大众的眼光。发展铜鼓文化艺术如果不运用一个新的观点是难以符合推广非物质文化的常态基准。
其次,传统铜鼓多用于祭祀或歌舞,这一功能的局限导致当今设计多以装饰品或者打击乐器为主要推广形态。衍生品也多以铜鼓传统纹样为原型,极少结合新颖的设计形式。传承形式的局域性会导致人们视觉领域单一,从而对铜鼓文化的兴趣逐渐减弱。
最后,当下文化的多元化使得单一形式的铜鼓造型迷失了方向。在多数人看来,传统与民族艺术不过是俗套的宣传。对于铜鼓艺术的设计,缺乏大众的潮流认同感。
传承人物
陆运克,壮族铜鼓习俗第五批自治区级传承人。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
河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壮族铜鼓习俗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壮族铜鼓习俗传承基地为:东兰县
长江乡以及东兰县
长乐镇板登村、更乐村。
2019年,河池市出台立法《
河池市民间传世铜鼓保护条例》,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2010年6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批准设立自治区级“河池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区”。
2012年12月,国家文化部批准设立国家级“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保护单位河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活动展览
1999年12月9日,在河池市
金城江区举办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
2021年4月10日,壮族铜鼓参加由广西科技厅(外国专家局)举办的“穿越时空的鼓声”中华文化驿站之壮族铜鼓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