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是创伤愈合留下的痕迹,也是组织修复愈合的最终结果。在某些个体,修复过程发生异常可以导致组织过度增生而形成增生性瘢痕。增生性瘢痕突出皮面,形状不规则,高低不平,潮红充血,质地实韧。有灼痛和瘙痒感,于环境温度增高,情绪激动,或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时症状加剧。增生往往延续几月或几年后才逐渐发生退行性变化,表现为突起高度减低,颜色转暗,充血消退,变软。有些最终可以平复,痛痒症状也大为减轻或消失。增生性瘢痕,好发于损伤深度仅及真皮的创伤,偶尔亦见于较深的创伤和手术切口。
病因
1.局部因素
包括部位、皮肤张力、异物、炎症、皮肤类型等。异物,如落入创口内的灰尘、滑石粉、棉花纤维、线结及某些化学物质等。此外,还有细胞破坏后所析出的角质素。炎症,如创面愈合前因长期裸露感染,肉芽组织过度增长,深2度烧伤创面愈合后瘢痕内包裹的残存毛囊或腺体组织所引起的反复发作的感染等。皮肤张力,如与皮肤天然纹理、皱褶一致,或在关节部位的瘢痕,不断地受到牵拉,甚至破溃,以后反复破溃愈合。这些局部因素的刺激,都可导致瘢痕的增生。
2.全身因素
包括年龄、内分泌、种族与遗传。如青壮年、妇女,尤其是孕妇和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易发生增生瘢痕,而极少见于老年入,这可能与雌激素及垂体内泌素分泌旺盛有关。此外,种族、遗传、身体素质等因素亦与瘢痕增生有关但确切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阐明。
临床表现
1.高度增生性瘢痕
淡红色,暗红色货褐色,质硬。有强烈的瘙痒感,有压痛。瘢痕边缘和正常皮肤之间有明显界限,边缘呈现圆滑的苔形。无浸润性生长。
2.轻中度增生性瘢痕
淡红色,暗红色,瘙痒感和疼痛感不明显,周边无炎性浸润。
诊断
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即可做出诊断。
治疗
增生性瘢痕自从发生之时起,就在不停的发生变化。在初起之时,瘢痕的纤维增生很快、很多,纤维增生过多以后常将瘢痕内部的血管压闭,使其逐渐缺血。
目前国内外治疗瘢痕多采用局部药物封闭,皮肤移植,手术切除植皮,晶体磨疤术,气囊扩张术,抗体注射,放射治疗,压迫疗法,激素疗法,硅酮类等疗法。在临床上都不是很成熟,疗效有待观察。而且有的所需时间长,痛苦大,容易反复,出现不良后果等,许多都不尽如人意。
1.局部皮下注射
针对瘢痕增生,直接把药物针剂注射入瘢痕内进行治疗,而这种药物的成分以类固醇为主,能抗发炎,并抑制瘢痕生长,这是目前对于瘢痕增生最简单的治疗方式。
2.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瘢痕增生相对适合于面积较大的瘢痕,治疗难度相对较大,临床效果一般较好,常见的方法有:瘢痕切除加植皮法,皮瓣法,单纯切除缝合法、皮肤扩张器扩张后切除法及游离植皮法。
3.压迫治疗法
压迫治疗应尽早使用,最好在创面愈合后即开始压迫治疗,瘢痕形成6个月后在使用,一般效果较差。压力的大小应根据部位和患者的感觉加以调整,一般不低于1.3kpa。使用要持久,力求不间断。
4. 激光疗法
应用于瘢痕治疗的激光主要有CO2激光和染料激光。CO2激光利用其光热反应对瘢痕组织进行烧灼治疗,使瘢痕组织气化、碳化。染料激光束可使组织直径小于0.5毫米的血管闭塞,产生局灶性坏死,从而缓解增生性瘢痕。
5.放射治疗
应用浅层放射线照射,可迟滞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对早期病变有较好的疗效,同时适合增生性瘢痕切除后复发的预防。
6.微晶磨削
微晶磨削去瘢痕增生是一种伤害性极小的皮肤美容。通过对治疗区域表面喷射性无菌细小的微晶颗粒的冲击,使衰老受损的皮肤细胞松动脱落,同时通过刺激皮肤生发层吸收氧和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的生成,结合相应的护肤治疗,使皮肤变的细腻平整、清晰自然,富有弹性光泽。
预防
1.瘢痕体质的人应尽量减少受伤的机会。患有痤疮、毛囊炎、疖肿时,不要强行挤压,更不要应用有强烈刺激的药物如强酸、强碱等,以免留下凹陷性或增生性瘢痕。应在医生指导下安全用药。
2.急诊外伤的患者,在排外生命危险的情况下,应尽可能求诊整形医生进行清创缝合或组织缺损整复,将瘢痕形成的因素减至最小。
3.整形手术应严格遵守手术无菌原则,手术切口应沿皮纹或皮肤张力线方向,应位于相对隐蔽的部位。手术者应动作轻柔,器械要锐利,尽可能采用细针细线。保持创口内清洁无异物。缝合应对位准确,坚持无张力缝合原则。
4.手术时机合适:如深度烧伤应及早削痂植皮,肉芽创面要及早植皮覆盖均有助减少瘢痕的形成。
5.患者术后应避免日光暴晒,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及豆制食品。应了解瘢痕形成及防治常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