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广东汉乐团
汉乐传承机构之一
增城广东汉乐团,2011年8月,以汉乐中青年骨干范永干、黄顺进为领头人,汉乐老艺人张南培、叶庆坚、潘王胜等10多人集聚在广东汉乐大旗下,成立增城汉乐团,着手挖掘整理汉乐资源,收集曲谱、音像资料,集中开展汉乐和弦活动。增城汉乐团设有丝弦汉乐队和汉乐“八音”锣鼓队,共有90名成员及汉乐爱好者300余人,成员们来自五湖四海,年龄最大的有80多岁,最小的仅13岁。自增城汉乐团成立以来,每周三和周四晚上,他们都会在荔城街文化站开展汉乐排演活动,每周六下午开展汉乐新手免费培训。
基本简介
增城广东汉乐团成立于2011年8月20日,增城广东汉乐团的成员们在发展后备力量、培养新生汉乐人才上达成了共识。乐团成立后,他们积极牵线,促成了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与广东省广东汉乐学会联合,建立了广东汉乐培训基地。珠江学院购置了两套汉乐乐器、20套汉服,并提供排练、培训的场地。此外,增城广东汉乐团还联合增城市职业技术学校,开辟第二课堂,举办了三学期的汉乐培训班,培养了100多名汉乐学员。增城广东汉乐团已拥有28名成员,年龄最小的不足20岁,最大的已近80岁。增城的汉乐队伍也在逐渐壮大,荔城文化活动中心成为了乐友们的根据地。每周四晚上,增城广东汉乐团成员便齐聚一堂,排练演奏;而每周六下午,则是开展汉乐乐器免费教学。
2014年3月29日,在深圳市客家汉乐协会到增城交流之机,增城梅州客家文化研究会在挂绿广场主办了一场广东汉乐专场音乐晚会。晚会由深圳市客家汉乐协会和增城广东汉乐团共同登台演出,分别表演广东汉乐合奏、广东音乐合奏、汉曲清唱、二胡独奏、民歌独唱、客家山歌独唱和对唱等精彩节目,吸引了2000多名市民到场观看。这是增城广东汉乐团成立以来第一次举行大型专场演出。除了专场演出,增城广东汉乐团成立以来,积极参与送戏下乡以及各类文艺演出。乐团的足迹走过了广场、学校、山庄、酒店、宾馆和电视台演播厅,先后在近20个晚会登台表演。
2013年,增城汉乐团和增城区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在校内成立了汉乐社,设有二胡、古筝、扬琴、竹笛等培训班,每周三下午第三节课由增城汉乐团老师为学生上课,现已举办9期汉乐培训班。从2011年增城汉乐团成立,到2015年广东汉乐(增城)列入增城区非遗代表性项目,同年成立增城区广东汉乐协会,再到2017年6月广东汉乐(增城)列入广州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广东汉乐(增城)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增城扎根、传播。
历史渊源
追溯广东汉乐(增城)的历史,增城客家先民自清朝以来就有“闹八音”的传统,广泛用于婚丧嫁娶之事。“大家都不知道‘闹八音’也属于广东汉乐范畴,多年来隐身于增城乡间。事实上,增城早已孕育了广东汉乐的土壤,广东汉乐在增城至少有200多年历史。20世纪六七十年代,广东汉乐作为“外江弦”受到很大冲击,几十年隐身于乡间。改革开放后,才逐渐以小范围私伙局的形式活动。在荔城街的西瓜岭、棠厦、田心围,增江街的大埔围,派潭镇的大埔、灵山,中新镇的坳头、池岭,小楼镇的竹坑、江坳、蔗埔、乌石田 ,正果镇的吓尾、大冚老屋堂、珍珠冚、白面石等村,都曾保留有婚丧嫁娶“闹八音”的习俗。即使有不少老人对“闹八音”风俗的记忆尚存,可久经岁月冲刷和时代更新,现在这些风俗早已荡然无存,仅可在1995年版的《增城县志》中寻觅到些许历史足迹。
广东汉乐主要分布在梅州、汕头、韶关、惠阳等地区,又以梅州市大埔县为代表,大埔县更被称为“广东汉乐之乡”。广东汉乐起源于中原,随着宋人南迁传入广东,经梅州客家地区传到广州增城等地。
过去数百年来,广东汉乐与增城客家音乐长期并存、相互融合,大量吸收了客家音乐的养分,并经过近些年增城汉乐团成员的发展与创作,形成了现在的广东汉乐(增城)。如今的广东汉乐(增城)是既沿袭了中原古乐遗风又极富岭南和客家风韵的独特音乐类型。比如,广东汉乐(增城)乐曲《怀古》的中板,就是对增城客家音乐《采茶调》稍作改动后嫁接而来;增城客家山歌《出嫁咏叹》《觋公调》与广东汉乐融合,成为广东汉乐(增城)的《嫁好郎》;广东汉乐(增城)《卖杂货》与增城客家音乐《卖杂货》曲调几乎一样。不仅如此,广东汉乐(增城)在传统“闹八音”的基础上,增加了打击乐和丝弦乐,丰富了广东汉乐中大锣鼓的表现形式。广东汉乐(增城)作为广东汉乐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样植根于客家文化,有着一定的群众基础。
最新修订时间:2021-04-07 10:35
目录
概述
基本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