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背围是一座位于江西省
赣州市龙南县桃江大桥(石路桥)西北面1公里处的
客家围屋。
地理历史
此围屋位于江西省龙南县桃江大桥(石路桥)西北面1公里处。先前,刘姓和欧阳姓老屋的交界地有一道坚固的石墙,故把这座围屋称之为:墙背围。围屋曾有40多户,200多人。至今已历经17代。墙背围的结构,历史也是客家围屋。
围屋结构
“墙背围”,即是那“养在深闺”中的普通一座,家里人都称之为“围子”。墙背围位于龙南县桃江乡水西坝村。这是建筑时间百分之百准确的一座围屋。围子近似方形,占地200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外墙厚三尺有余,高近1丈,四个碉堡傲立四方,各色弹孔星罗棋布,规模宏大,威严大气。围子正南辟有大型场坪,沟渠卧于东西两侧,围屋、翠竹、池塘、蓝天,交相辉映。
从正门徒步进围,一个“三进”祠堂赫然在目。即从大门进来为下厅,往上走则依次为中厅、上厅,层层递进,逐层增高,体现出严谨的建筑层次美。这里是整个围子的核心,也是族人祭祖、聚会、议事的公共场所。整个建筑为砖木结构,由梁架、木柱、屏风、石柱础、天井等构成,不少地方还有吊顶痕迹,依稀可见雕梁画栋。祠堂高十余米,木柱敦实光滑,天井光怪陆离,那一根根横梁,足有一抱之粗,架构于空、稳固如初。老人们说,祠堂梁架为榫木结构,不用一根钉子。每每想起这些,我便会不由自主地佩服起自己的祖先来。因为这在我看来,实在需要智慧。
“墙背围”是典型的客家方围。以祠堂为核心、中轴,围子里五排住宅平行排列,其中南端三排分列祠堂两侧,北部两排贯通东西,巷道互通,邻里相顾。两边院落对称、房屋对称、门窗对称,体现着强烈的结构对称美(20世纪60年代因洪灾而有改建,但基本保持原有布局)。而以中轴线往左右延伸的结构又使正厅成为整座围屋的核心,体现着一种极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