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木匠妻子早亡,通过辛勤劳动独自将两个儿子拉扯成人。长子大乖从小学做生意发了财,娶妻李氏;次子二乖粗通文墨,娶妻
赵氏,并带来一份厚嫁妆。张木匠年老体衰,无法劳作。长子大乖与次子二乖各怀私心,对父不孝,约定以半月为期轮流供养其父。由于月份有大小,兄弟为此常发生争执,二乖夫妻心怀不满。
一日,大乖送父到二乖处,二乖夫妻暗恨大乖屡屡占便宜,便装聋作哑,任凭大乖叫骂,就是不开门。大乖不愿将父亲带回家中,索性将其父撮到二乖家墙头上,拔腿离开。张木匠在墙头冻而昏迷之际,老友王银匠路过,问明情由,义愤填膺。为帮助张木匠,王银匠利用二子贪财如命的本性,定下计谋,
至大乖、二乖处以讨账为名假说张木匠早年私蓄银稞,暗藏防老。二子贪图钱财,争相奉养老父。
张木匠临终被逼问银子藏在何处,无奈留言说“看见那堵墙,想起王银匠”。二子认为王银匠知道银子下落,故争相请王银匠主持老父葬礼,并询问银子下落。王银匠痛恨二子不孝父亲,声称银子被张木匠藏于墙下。二子刨墙墙倒,均被砸于墙下,遭到报应。
1958年秋,
淄博市五音剧团赵云生等人在
淄川农村采风,发现俚曲脚本《墙头记》。后在在邓洪山(鲜樱桃)、张举珍的协助下将俚曲《墙头记》改编成五音戏,更名为《二子争父》。于年底在淄博公演,引起强烈反响。
1960年春,经山东省鲁剧研究院集体讨论,由孙秋潮执笔改编,赵剑秋、尚之四导演,山东省梆子剧团排演此剧,恢复原名《墙头记》。刘玉朋饰大乖,
刘桂荣饰李氏,刘玉珍饰二乖,杨梅兰饰赵氏,刘翠仲饰张木匠,
卢胜奎饰王银匠。(留有1960年录音)
1960年5月2日,毛主席满怀兴致在
济南观看了山东梆子名家刘桂荣表演的山东梆子《墙头记》。
1960年7月,山东省梆子剧团进京
汇报演出了山东梆子《墙头记》《玉虎坠》《黄牛分家》《万家香》《两狼山》等,受到好评。
1982年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将山东梆子《墙头记》拍摄成彩色电影
艺术片。
山东梆子,顾名思义,是山东的地方剧种,属于
梆子腔的一种,梆子在
中国戏曲中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冀鲁豫山陕无处不是梆子丰厚的生存和发展土壤,山东梆子亦是其中一道美丽的风景。山东梆子地方风味非常浓郁,唱腔高亢激越,流畅朴实,花腔漂亮,还带着点儿侉味儿,特别有意思。
《墙头记》是山东梆子唯一一个拍成电影的剧目,摄于80年代,料想以后再有的可能性也不大。《墙头记》根据
蒲松龄的
俚曲改编,叙述的是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演绎的是子女不孝,
老来难,演员表演
非常生活化,尤其是两对不孝的儿子媳妇,各有各的嘴脸,大的从商,二的读书,倒是一样的势利贪财。老父亲骑墙头的情景让人很是唏嘘,养儿何用呢?
该剧的表演顺序可分为“施虐”和 “惩罚”两部分。施虐的重点是将张木匠托于墙头上,是其暴行的极致;惩罚的重点是大乖、二乖夫妻被墙头之下,亦是大快人心。该剧的“戏眼”是王银匠计赚双谋,使张木匠余年得以温饱,让“痴儿失望”。作品深刻揭露了建立在
私有制基础上贪得无厌的
劣根性及其利己哲学,抨击了封建道德的虚伪性和冷酷性。
《墙头记》是典型的讽刺性喜剧,由大乖和二乖的个性和品质所形成的的缺憾,随着矛盾的展开引起观众阵阵的嘲笑,并伴以对王银匠为代表的正义智慧的夸赞笑声。演出此剧的目的之一正如李笠翁《闲情偶寄》中所说的以此剧为“药人寿世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