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
墙(拼音:qiáng)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古字形由“啬”“爿”构成,意思是筑墙把谷物保存起来。“爿”也表音。本义指用土石或木板筑成的屏障。
文字源流
“墙”字的甲骨文(图1、图2)由“(sè,图A)”和“(pán,图B)”两部分组成。“啬”的古字形像藏谷于廪,作形旁,点明了筑墙保护的对象;“爿”作为声符,指示读音。有人认为,“爿”字兼有表意作用,它与中国古代的一种筑墙技术——版筑有关。“爿”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像构筑墙体用的夯土夹板。它由立柱、板头、拉绳组成。筑土墙时,把两块木板并列排在一起,左右相夹,使木板中间的宽度,等于墙的厚度,然后再在板外,用木柱把两块木板衬住,往里倒进泥土,用杵捣实,泥土凝固后,把木板、木柱拆除,一座土墙就筑好了。“啬”和“爿”两部分合起来会筑起围屏来收芷粮食之意。墙指用砖石土木等砌成的房屋园囿之界域。
“墙”的金文字形与甲骨文基本相同。籀文或将“啬”上改二“禾”为“来”,来为麦,与禾义类相通。战国秦简文字“啬”之下部“㐭”变形为图C。篆文字形与战国文字相近,只是将变形的“图C”又省变作“回”,而为楷书之所本。《说文解字》另收有二籀文,一从二禾,一从二来。从二禾者,与甲、金文构形同意;从二来者,则与秦系文字构形同意。后为了表明质地,又将表意的“爿”旁改为“土”,因为最早的墙都是垒土而筑。
详细释义
(表格信息来源:《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五】【啬部】才良切(qiáng)
(牆)垣蔽也。从啬爿声。
𤖣,籀文从二禾。
𤖧,籀文亦从二来。
说文解字注
“(牆)垣蔽也”注:土部曰:“垣,墙也。”《左传》曰:“人之有墙,以蔽恶也。故曰垣蔽。”《释宫》曰:“墙谓之墉。”《释名》曰:“墙,障也。”
“从𠾂”注:小徐曰:“取爱𠾂自䕶也。”
“爿声”注:才良切,十部。按凡爿声,二徐多肊改为“牀省声”,此爿声小徐云“亦当言牀省”,《韵会》遂改之。
“𤖧,籀文亦从二来”注:按《玉篇》云:“𤖣者,籀文,𤖧者,古文。”与今本异。
广韵
在良切,平阳从 ‖ 爿声阳部(qiáng)
牆,垣墙。《尔雅》云:“墙谓之墉。”《说文》曰:“墙,垣蔽也。”在良切。十。
墻,俗。
康熙字典
【巳集中】【爿部】 牆;康熙笔画:17;部外笔画:13
古文:𤖧《唐韵》才良切。《广韵》在良切。《集韵》《韵会》《正韵》慈良切。并音嫱。《说文》:本作墙。垣蔽也。从𠾂爿声。《尔雅·释宫》:墙谓之墉。《书·五子之歌》:峻宇雕墙。《诗·鄘风》:墙有茨。传:墙,所以防非常。
又《礼·檀弓》:周人墙置翣。注:柳衣也。《仪礼·既夕》:巾奠乃墙。注:墙,设柩也。
又《论语》:萧墙之内。注:郑曰:萧肃也。墙屏也。君臣相见之礼,至屏而加肃敬焉,是以谓之萧墙。
又《前汉·司马迁传》:幽于圜墙之中。师古注:圜墙,狱也。
又复姓。《左传·襄二十六年》:寺人惠墙伊戾。注:惠墙,氏。伊戾名。《释文》:墙或作啬,音樯。
又《广韵》:同廧。《谷梁传·成三年》:晋却克,卫孙良夫伐墙咎如。
又《左传》:作廧。
又通作嫱。《前汉·匈奴传》: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墙,字昭君,赐单于。
《说文》:籀文作𤖣。《广韵》:俗作墻。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土”的末笔横改提。“土”窄“啬”宽。“土”,首笔横在横中线上侧。“啬”,两横笔上短下长,都从竖中线左侧起笔,下横在横中线,点笔在竖中线;“回”,左竖在竖中线左侧,中间小“口”左竖在竖中线。
书法欣赏
音韵集成
中上古音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韵书集成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汉典)
参考资料
国务院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03 09:11
目录
概述
文字源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