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碣文》是现代文学家
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
散文诗。此文通过一个梦境,描写了墓中人内心的虚无与灰暗,以及意欲认识和摆脱这种心境而不能的焦灼和痛楚,最后以“我疾走,不敢反顾”来表示对这种思想情绪的否定,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作者当时深刻的思想苦闷和严格进行自我解剖的精神。全文通过特定的梦境来着意表现出一种沉重的失落感、迷惘感和寂寞感,基调灰暗,朦胧迷离,夹杂着晦涩甚至消极的色彩。
作品原文
墓碣文⑴
我梦见自己正和墓碣对立,读着上面的刻辞。那墓碣似是沙石所制,剥落很多,又有苔藓丛生,仅存有限的文句——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⑵;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有一游魂,化为长蛇,口有毒牙。不以啮人,自啮⑶其身,终以殒颠⑷。……
……离开!……
我绕到碣后,才见孤坟,上无草木,且已颓坏。即从大阙口⑸中,窥见死尸,胸腹俱破,中无心肝。而脸上却绝不显哀乐之状,但蒙蒙⑹如烟然。
我在疑惧中不及回身,然而已看见墓碣阴面的残存的文句——
……抉心⑺自食,欲知本味。创痛酷烈,本味何能知?……
……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
……答我。否则,离开!……
我就要离开。而死尸已在坟中坐起,口唇不动,然而说——
“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我疾走,不敢反顾,生怕看见他的追随。
词句注释
⑴墓碣:即坟墓上立的碑,碑头是圆的。碣,碑头圆者(头之方者为碑,圆者为碣)。
⑵中寒:中医病名,指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
⑶啮(niè):咬。
⑷殒(yǔn)颠:殒灭颠覆,亡殁。
⑸阙口:即缺口。
⑹蒙蒙:不明貌。
⑺抉心:即挖心。抉,挑出,挖。
创作背景
这首散文诗写在
五卅运动开始后不久,作者鲁迅在工农斗争的鼓舞下,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沉着勇猛地作战。为勉励自己和告诫同行者,在不断探索前进的道路上,埋葬一切消极悲观的思想情绪,坚持斗争,故作此文。此文最初发表于1925年6月22日《语丝》周刊第32期。
作品鉴赏
思想内容
《墓碣文》写鲁迅梦中的见闻和经历,作者借碑文和死尸反映了他当时痛苦的思想斗争。在现实斗争中,鲁迅不断同旧我决裂,此文也就是他与自己思想阴影决裂的墓碑。全文分墓碣文正面文字和墓碣文阴面文字,中间穿插墓中死尸的情况。
首先,写墓碣文的正面文字:“……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这是展现死者是这样一个人:他在热情地浩歌呐喊的时候,突然“中寒”得病,感到周遭环境的冷冽;病中思想迷乱,在追求天堂一般的美好未来中看到了地狱般的深渊;在现实的事物中看见死后一无所有的虚无;终于无法救治,在无所希望的绝望之中,得到超脱尘世苦闷的结果(死亡)。后面的文字:“……有一游魂,化为长蛇,口有毒牙。不以啮人,自啮其身,终以殒颠。……离开!……”这是死者死后的情况:死去的游魂,化成一条口有毒牙的长蛇,这毒牙“不以啮人,自啮其身”。作者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曾说:“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毒蛇的“自啮”同鲁迅的自述一样,是展示内心寂寞痛苦之感和激烈的思想斗争的。作者鲁迅通过墓碣文的正面文字要说明:一个曾经“浩歌狂热”的战士,在黑暗寒冷的社会的压迫下,如何由充满希望而转向失望和虚无。对这种消极虚无的思想情绪,他是否定的。他要像毒蛇自啮一样,进行痛苦的解剖和批判。末句“离开”,是叫人们“离开”,不要受其“毒气和鬼气”的传染。这表现了作者鲁迅与思想阴影决绝的态度。
其次,写墓中死者的情况。他“胸腹俱破,中无心肝。而脸上却绝不显哀乐之状,但蒙蒙如烟然。”简笔勾勒,说明死者遭遇凄惨,却能泰然自若。这也是作者鲁迅自我的写照。他遭受到军阀以及“正人君子”、御用文人等的攻击诬陷,但他仍泰然自若,奋然前行。
再次,写墓碣文的阴面文字:“……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创痛酷烈,本味何能知?……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之?……”这是死者进行深刻的自我解剖。他“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即他想弄清自己消极虚无思想的本源,但在激烈的自我解剖(“自食”)中,内心的“创痛”极其“酷烈”,无法看清问题的症结所在。“痛定之后”,事过境迁,“心已陈旧”,更难知道“本味”之所在。这说明死者尚未掌握先进的思想武器,找不到解决矛盾的途径和方法。所以,死者希望人们“答我”,回答他,帮助他解决思想问题。否则,就请“离开”,以免受他消极虚无思想的影响。死者又说:“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他期待旧我彻底消灭,化为灰尘,到那时,他将表示由衷的欢欣。
最后,写“我”的态度:“我疾走,不敢反顾,生怕看见他的追随。”表明作者鲁迅与死者虚无绝望的消极情绪毅然决裂。
艺术特色
《墓碣文》整篇基调夹杂着灰暗、晦涩甚至消极的色彩,使之感到朦胧迷离、鬼气森然,一种沉重的失落感、迷惘感和寂寞感弥漫在字里行间。
这种沉重的失落感,迷惘感和寂寞感,在作品中,是通过特定的梦境来着意表现出来的。而那如雾一般飘忽的梦幻云彩,则把人们带进了一个瑰丽而又深邃的艺术境界。这是一个博大的心灵宇宙的艺术境界。在这里,透过鲁迅当时矛盾的思想心境,可以看到他当时酷烈的魂灵搏斗轨迹。梦境终归是梦境。它没有把鲁迅推向虚无的极致地带。相反,通过梦境所展示的心灵宇宙的艺术境界,则使人们时刻都可以谛听到鲁迅作为伟大寻求者的心声。由此,作品中着意刻划的梦境,也就显示出两种涵义:一是显示着“灵魂的深刻”,二是显出勇于自剖、告别旧我的决心。通过梦境的艺术刻划是所传达出来的透过一切迷人的梦幻,一切喧闹的表象来把握住冰冷的现实,寂寞的心灵的方式,在把自己置身于深渊般的孤独之中,也把一颗真诚的心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使人们透过一段段曲折隐晦的文字,看到一个时代伟人真实的思想心境:决心摆脱过去,但自啮心灵又难以割舍酷烈的惨痛;既饱受抉心自食的大苦痛,又终不能知其本味而感受到心灵的大悲哀。这种矛盾的思想心境借梦幻的艺术方式表现出来,也就把人们带到了一个瑰奇的艺术境地,在一种恍惚的幻觉感受中,来体验这位时代伟人无畏地寻求,努力达到认识彼岸的九死不悔的执着精神。鲁迅早已决心把旧我的魂灵和躯壳,永远地埋葬。作品中那种悲观、虚无、自弃的思想情绪,以及“死尸微笑”的描述,实乃意味着旧我的魂灵的彻底毁灭,所以作品中“我疾走,不敢反顾,生怕看见他的追随”,就决不是消极的逃遁,而是在使黑暗与虚无的阴影永远不能追随当中,经过严峻的自我剖析而寻求心灵的彻底解放与自由。因此作品当中一系列奇诡震骇的图象,所展示的是一个时代伟人苦痛而又壮丽的心灵历程。其中,鲁迅复杂的内心世界、丰富的心理内涵、激荡的心理情感,又全都在一个个奇特的梦幻意象当中,展示出深刻的思想哲理,并显现着人格和心灵的高洁。
名家评价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孙玉石:“我以为这是一首象征的散文诗。在解读它的时候,有两个问题似乎值得注意:第一个问题,就是要对于诗句内涵的解释留有余地,尽量保留此类创作所具有的思想内容的艺术弹性,不要解释得太死了,太坐实了;第二,要处理好一个象征艺术作品的内涵的开放性与封闭性的关系。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季桂起:《墓碣文》是鲁迅《野草》中最为难懂的篇什。长期以来,人们对它的解释有种种差异。《墓碣文》的主题应是,通过对孤坟,死尸和墓碣文句的描述,采用梦境的方式和象征的手法,来表达鲁迅对于腐朽,颓败的旧文化以及由这种文化模式所塑造的国民灵魂的一种独特认识。在这一认识中,包含了鲁迅对民族现状及未来的深深的忧患意识,体现了他对于民族命运和作为启蒙者个体人生道路的迷茫心态,从中也流露着鲁迅这时一定的虚无与绝望的潜意识心理。
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
李玉明:《墓碣文》是走向《野草》诗意胧朦的艺术境界的路标,是打开鲁迅心灵世界门扉的把钥匙,凭藉着它,我们才窥见了鲁迅正在进行着的炽热不息的心灵炼狱过程,触摸到他那本已伤痕累累鲜血汩汩的真实灵魂。因此,与《野草》中那些偏重透视鲁迅心灵世界冲突搏斗着的某一方面或某一趋向,展示其思想意识中具体的心理情态的散文诗不同,《墓碣文》所体现的是鲁迅整个心灵世界的状貌,它更注意表现完整的心态本身,而有意无意地舍弃了那些细微混杂营垒分明的思想矛盾与斗争。
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王雨海:鲁迅的《墓碣文》是鲁迅生命意识的自我表现,他在真诚地面对社会和人生,孤独地追求生命价值的过程中昭示了现代意义上生命意识的独特内涵,即真诚意识、勇敢意识和独立意识。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樟寿、周树人。字豫山、豫亭、豫才、秉臣。从1918年5月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时,始以“鲁迅”为笔名。除鲁迅外,还有邓江、唐俟、邓当世、晓角等笔名。其著作收入《
鲁迅全集》及《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
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等,散文集《
朝花夕拾》(原名《
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
坟》《
热风》《
华盖集》《
华盖集续编》《
南腔北调集》《
三闲集》《
二心集》《
而已集》《
且介亭杂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