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拉河峡谷大桥位于黑山北部,横跨欧洲最深的峡谷——塔拉河大峡谷,是一座
钢筋混凝土公路桥,全长366米。它初建于1940年,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炸毁,后于1946年重建并保留。曾风靡中国的前南斯拉夫电影《桥》,就是根据当年游击队炸桥的史实改编并在此拍摄的。1980年,大桥所在地杜米托尔国家公园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桥历史
有五个五拱,动工,建成,为当时欧洲最大的公路混凝土拱桥,
1942年为
游击队炸毁,1946年修复,仍在使用。
曾风靡中国的前南斯拉夫电影《桥》,就是根据当年游击队炸桥的史实改编并在此拍摄的。
1980年,大桥所在地杜米托尔国家公园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值得一提的是,这座桥还在另外一部二战影片中出现过,即
美国电影《
纳瓦隆突击队》,这部很多人都看过,就是不知里面有那座熟悉的桥。
塔拉河峡谷上的大桥,层林叠翠烟波浩淼。
大桥长366米,主桥拱114米,桥到河面149米。1938年-1940年修建,这个铜牌上刻着桥的剖面图示意图。
用契里尔文字书写。桥的设计师是米亚特.斯.特罗亚诺维奇Mijat.s.Trojanovic工程师兼教授。建筑师是安东诺维奇Andonovic
1942年德国法西斯第三次进攻南斯拉夫,游击队奉反法西斯最高司令部命令炸毁了刚刚建起的大桥,1942年8月2日敌人把参与炸桥的工程师拉扎莱.亚乌克维奇Lazar.jaukovic杀死在桥头。
这座桥1946年在反法西斯胜利后才重新修复。为了纪念这位工程师桥头立了一块碑永远缅怀他的事迹。
相关电影
根据历史史事为原创,前南斯拉夫电影《桥》是由南斯拉夫波斯纳电影制片厂出品,导演是哈克尔瓦瓦茨,由著名的南斯拉夫功勋演员巴日沃伊诺维奇出演主角游击队少校老虎。
这部影片承袭了南斯拉夫电影的一贯风格。
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像鲜明,机智勇敢,突出老虎等英雄人物。
影片背景是1944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尾声,面临东西夹击的德国已走到了失败边缘。
为了挽救危局,德军将从希腊经南斯拉夫撤退回本国。
故事就发生在南斯拉夫,德军撤退将经过一座具有战略意义的大桥,一个游击小分队奉命炸桥,如果炸掉了这座大桥,将阻断德军的退路,更有利于反攻。
德军当然也明白这座大桥的重要性,部署了一个团守卫,大桥四周戒备森严,另有对付游击队的专家党卫军上校霍夫曼坐镇。
经过经过一系列惊险、曲折、惨烈的斗争,在桥梁设计工程师的最后舍命帮助下完成了任务。
这部电影最早在中国放映于七十年代,那是一个极度缺乏精神食粮的年代。
所以生于七十年代的人对这部电影留下了永难磨灭的印象,他们津津乐道于剧情和台词,学吹口哨和口琴并高唱这首著名的插曲——《啊!朋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