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塔加(邹语:Tataka),台湾旅游
景点,海拔2610米,是新中横公路最高点,位于玉山国家公园西北园区,行政区划属南投县信义乡与嘉义县阿里山乡。
简介
塔塔加(邹语:Tataka),台湾旅游景点,海拔2610米,是新中横公路最高点,位于玉山国家公园西北园区,行政区划属南投县信义乡与嘉义县阿里山乡。历史从伐木至游憩,地理从新中横公路至玉山群峰,气候从凉温带至寒带,生态从楠梓仙溪溪谷至玉山群峰,范围分布广泛,呈现地貌复杂、林相丰富、物种多样、气候多变等各种塔塔加的面貌,使得台湾大学与玉山国家公园,曾有过对塔塔加的土地分配引发争执,并且也吸引中央大学、成功大学选择塔塔加做天文观测,另外对于登山者而言,自日据时期开始,至今是通往玉山主峰的必经要道,集结了游憩、天文观测与学术研究于一身,造就塔塔加有别于其它景点的独特性。
范围
塔塔加在范围上定义,在不同层面而言,其名称各有表述:
塔塔加鞍部:是取自邹语“Tataka”译音而来,在邹人语意是指宽阔、平台草原的地方,鞍部位置正是在现今玉山登山口,是介于玉山山块、东埔山块之间的山坳地,故名“塔塔加鞍部”。
塔塔加游憩区:是玉山国家公园于塔塔加设立一处游憩区,其范围大致为玉山国家公园公告《塔塔加游憩导览图》,并无明确定义。
塔塔加地区:在学术界及玉山国家公园对塔塔加进行研究与调查,依撰者或单位的论文、报告,对塔塔加地区做自行定义范围,但范围是离不开塔塔加鞍部,只是将区域扩大至塔塔加外围。
气候
中央气象局曾于1961年~1969年在鹿林山庄设置气象观测站,对于长期追踪与要求准确的学者或单位而言,通常并不会采用这八年的气象数据,因此,现今塔塔加并无中央气象局气象观测站,若进行学术研究或气候调查,学者与玉山国家公园则是采用邻近塔塔加:玉山北峰、阿里山,这两座隶属中央气象局气象观测站给予的数据采用。现今,自2002年开始于
鹿林天文台设立
自动气象站,是隶属中央大学天文研究所做为天文观测。
由于学术调查的领域不同:大则将范围从塔塔加涵盖至玉山群峰;小则是为游憩所需,由玉山国家公园公告《塔塔加游憩导览图》显示其范围,由此看来,两者呈现出塔塔加的气候,便会有明显落差存在,因此从《塔塔加游憩导览图》界定范围来论述塔塔加气候。塔塔加气候从最低鞍2600米,至最高峰鹿林山海拔2881米,依塔塔加林相来看,是属于凉温带气候,但各学者、单位在论文报告采用气象数据不尽相同:若依1991年发行《气象报告汇编》,年均温4.2~11℃,年降雨量3000~3750厘米,若采2005年发表《塔塔加地区森林火灾后植群演替及重要木本植物生态生理特性之研究》记载塔塔加气候,其显示五年内,年均温4.2℃,在7月月均温低于8.5℃,年降雨量约3600厘米,降雨集中于5月~9月,这项特征是典型的夏雨型气候,常于午后出现阵雨或起雾,依1954年蒋丙然采柯本气候分类法做台湾全岛的气候划分,塔塔加是属于中部山地温暖湿润气候,冬季时,最低降雨量会低于100厘米,偶时结霜或降雪。
地理
据玉山国家公园调查塔塔加的地形显示,这处鞍部有条纵向断层通过,以及受到岩层结构的差异,在断层作用与差异侵蚀之下,最终形成塔塔加鞍部。塔塔加鞍部因断层通过,在此形成一道地质区的界线,以东则属新高群,新高群内含三种地层:自西向东分别为:十八重溪层、达见砂岩、玉山主峰层;以西则完全属于南庄层,一直延伸至玉山国家公园西界外仍是。塔塔加鞍部不仅是地理区、地质区的分界,它也是分隔南北两水系的分水岭,以北则是沙里仙溪上游,属浊水溪水系;以南则是楠梓仙溪上游,属高屏溪水系,由于鞍部的坡向关系,因此往南可见得楠梓仙溪谷与林务局的林道。
历史沿革
塔塔加在有记载的开发是从1932年开始,台湾总督府铁道部为伐木需求,将阿里山森林铁路自沼平车站延伸至哆哆咖(今塔塔加),1934年哆哆咖线完工后,鹿林山庄在此时期内建造,现今鹿林山庄是不开放游客与登山客使用,平日大门深锁,仅供玉山国家公园办公使用。即使台湾脱离日本殖民统治,国民政府迁台后,仍继续在塔塔加伐木,直到1956年停止,并展开造林。1963年,塔塔加发生连烧14日的森林火灾。1977年,哆哆咖线拆除,后来新中横公路循该路线的路基兴建道路。1985年,玉山国家公园在成立之初,为寻求行政中心与游客中心兴建的预定地,受因于断层通过与选址条件不符需求等因素,因此另择地点设立,加上与台湾大学在土地取得的协调下,最后,玉山国家公园仅将游客中心设于接近新中横公路的今址,至于行政中心则改至远离园区外的水里设立。1991年,新中横公路全线通车,塔塔加游客中心迟至4月才启用。1993年1月发生塔塔加森林火灾,范围300公顷遭焚毁。中央大学天文观测团队,历经多年选址与观测,选择鹿林前山兴建鹿林天文台,1999年完工,2002年正式启用。
生态
塔塔加的植物社会主要是玉山箭竹与高山芒为优势,但因森林火灾影响下,致使两者间族群会有所演替,这就是塔塔加的草原景观。塔塔加全区的地貌,因起伏不同与坡向差异,因此呈现出塔塔加与鹿林自然公园以南区域是森林景观为主,尤其在楠梓仙溪林道分布最为明显,愈趋向南方,云杉、红桧、
台湾二叶松、台湾赤杨的分布愈明显且愈密集,其中台湾二叶松是遭遇森林火灾后,是由林务局进行人工造林,在塔塔加鞍部与麟趾山往楠梓仙溪谷方向望去,可见溪谷两旁是台湾二叶松所分布,台湾赤杨与云杉是零星分布其中。另外,云杉从鹿林自然公园往南分布,一直延伸至梅兰鞍部,云杉的生长在此区域是相当密集,因此被生态学家陈玉峰誉称“云杉的故乡”,但是分布地过于南方,已经是脱离塔塔加地区,由此看来,云杉有如此发展上差异,主因是塔塔加在日据时期伐木开发,加上台湾战后历经森林火灾、人工造林与国家公园的开发,呈现现今塔塔加的林相样貌,这对生态、植物等学术界的学者而言,使得天然林相在塔塔加地区几乎不复见。相对地,塔塔加在其它植物的物种上分布是相当丰富,据玉山国家公园于1987年~1989年调查发现,光是台湾特有种植物,塔塔加拥有相马氏艾、威氏粗榧、
高山青木香、台湾稠李、狭叶荚蒾、玉山卫茅、列当以及濒临灭绝的台湾
铺地蜈蚣,尚有其它未列等多种植物,这使生态、植物等学术界的学者会来塔塔加进行研究与追踪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