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造粒
塑料机械加工的工艺
塑料造粒是塑料机械加工的一种工艺,在塑料造粒的过程要根据机器的性能和实践摸索,掌握技巧,才能不断提高塑料制品的质量和工艺。
技巧
学会听声音
进料速度的快慢和温度高低的变化,机器所发出的声响都有很大的不同。这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要尽力让机器保持在运转最佳时的声音状态中。
学会看料
看从机头出来的料非常重要,因为这是查找原因的第一关键。有生料,则温度过低,须加温;有焦料,则温度过高,须降温等等。
看颗粒表面光泽度和密实度
塑化不良,颗粒疏松:表面无光泽是因为造粒温度和冷却水温度控制不当。
总之在塑料造粒过程中一定得多听多看多摸索,才能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塑料造粒技巧得根据机器的不同性能和自己实际中的摸索,积累经验。
设计因素
1.制品性能的要求 塑料的应用范围很广,使用场合、条件、环境的差异对性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设计前应深入、细致地了解产品的性能要求。
2.原料来源和成本 原料品种的选择应结合原料来源的难易,在满足性能要求情况下,应使制品成本尽量低,否则会影响广泛使用。
3.成型工艺成 型工艺路线不同,采用设备及成型条件(温度、时间)也不相同,因此,料的受热,受压情况不同。配方设计应适应成型工艺的特点。
设计出的一个配方是否合适,需通过成型加工,产品性能测试,使用的考验,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实践才能提高。
注意事项
当填充母粒的配方确定之后造粒工艺是决定母粒质量好坏重要因素。
加热温度
加热温度取决于载体树脂的软化点或熔融温度,载体树脂软化点或熔融温度越高,加热温度也就越高,一般应高出树脂的熔融温度5℃左右。加热温度过低树脂不能充分熔化,有限的载体树脂也就无法将无机粉完全包覆,母粒的表面粗糙粒子中间出现空洞,树脂和无机粉体无法成均匀体系。加热温度过高,助剂易挥发样,螺杆剪切力降低不宜塑化,同样影响母粒的质量。一般情况下,二区温度应是造粒最高温度,一区比二区温度低10℃左右,三区、四区温度与二区基本相同,从五区开始直至机头按5~10℃的梯度逐渐降低。
主机的转速
对于一定规格的双螺杆挤出机,主机转速决定于产量,主机转速越高,产量越大。实践证明,对于任何双螺杆挤出机来说,并非产量越大越好,一般控制在主机最高转速60~70%为宜。转速过大,物粒在螺杆中停留时间小,自然也就塑化不好。主机的转速还应与喂料机的转速和切粒机转速相匹配,否则会出现冒料或粒子过大或过小等异常现象。
------这里也不是一个简单主机转速 或者 喂料转速 的单一问题 .宏观上讲,主机转速反映了物料从主机螺杆里出来的速度,而 喂料螺杆转速 则反映了喂料螺杆向主机螺杆传送物料的速度.所以这里讲究的是喂料螺杆转速 和 主机螺杆转速 是否匹配的问题.
1、 当喂料螺杆转速 相对 主机螺杆转速 过小时,主机螺杆中物料没有完全填满螺杆间隙,主机螺杆中,物料相对少, 负荷小,这时物料在螺杆中呈现的是一种低压力的剪切 ,达不到良好的分散效果.(由此可看出,填料的分散不仅与小分子分散剂有关系,实际上和生产工艺及混料工艺等因素都密切相关.)
2、当喂料螺杆转速 相对 主机螺杆转速 过大时,喂料螺杆传送到 主机螺杆间隙中的料,总是来不及被主机螺杆传送出去 ,水冷再切粒 ,于是主机螺杆间隙 中过饱和, 来不及传送出去的物料在巨大的挤压,压实作用下,四处冲撞,寻找突破口, 这个时候就会从玻纤口 或者真空道中溢出,造成 玻纤口冒料或者返料,甚至真空堵塞.
一般情况下,控制主机转速在最高转速的 60~70%为宜,这个实际上考虑的是过高的主机转速就是1的情况,而过低的主机转速则是2的情况,这实际都应视为生产异常, 当然其中可能还涉及到一些其他问题,比如说过高的转速(100%的主机最高转速),机器高负荷运转,可能会降低机器使用寿命等问题 .
使用
水泵是用来调节螺杆温度的装置,除非某一区域温度过高,一般情况下应尽可能关闭水阀,可节省电耗,只要各区温度调节的合理,水泵可以不用。
真空泵是用来排除低挥发组分的装置,一般用于接枝反应或淀粉填充母粒的生产。对于生产无机粉填充母粒来说,最好不用或少用。抽真空容易将物料中的助剂抽走,影响母粒在基体树脂中分散或加工成型。
造粒注意事项
1、操作人员填料时,一定要看好,料中不要进杂物,掌握好温度。
2、如果一开机时,料不成条出现粘模头的现象,是模头温度过高,等稍一冷却即可正常,一般情况下不用停机。
3、水温一般应在50---60℃,低了容易断条,超出容易粘连,初开机时最好加一半热水,如没有条件,切粒时可用人向切粒机内输送一段时间,等水温升高后再让其自动切粒,以免断条,水温超过60℃后,需向内循环加入冷水,以保持温度。
4、切粒时一定要将条拉均后才能入兑辊,否则将损坏切粒机。如排气孔向外争剧冒料,证明杂质已堵住了过滤网,此时须速停机更换网片,网片可选用40---60目。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05 10:37
目录
概述
技巧
设计因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