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生态位
没有竞争的前提下、物种能全部占有它的生态位
基础生态位是指在没有竞争的前提下,一个物种能全部占有它的生态位。
概念
基础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无别的竞争物种存在时所占有的生态位。
发展简史
哈钦森(G.E.Hutchinson,1958)首先使用这术语。哈钦森认为基础生态位实际上只是一种理论上的生态位,并用其来假定一个物种种群单独存在,无其他任何竞争环境资源的别的物种的干扰位前提。在这种情况下生态位边界的设定只决定于物理和食物因素。但实际上在此生态位边界以内总是有别的竞争物种存在要与之分享资源的,因此任何物种种群占有的实际生态位要比理论上的生态位小一些。
特点
生态位是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通过对自身环境的长期适应,能在一定柄息地内获得生存资源,并据此形成的最大生存优势。大多数生物的基础生态位都是在不断地调整中的,当处于相同生态环境下的不同种群利用的资源相近时,种群也需要调整已有的基础生态位。这种生态位调整主要体现为增强自己的功能,扩大自己的优势,以利于资源的争夺。
一般而言,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态位越多,尤其是基础生态位越多,则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效益越好;反之,生态位越少,尤其是空闲生态位又多,则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效益就越差。
在研究种间竞争时,生态位重叠常被作为重要因子加以分析。当两个物种利用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某一资源因素时,就会出现生态位重叠。生态平衡时,各个生物的生态位原则上是不重叠的,若有重叠,那么系统必然是小稳定的,它必然通过物种间的竞争来削弱生态位的重叠,直到平衡为止。生态位重叠有以下4种情况:①两个基础生态位完全一样,即完全重叠,在这种情况下竞争优势种就会把另一种完全排除掉;②一个基础生态位完全在另一个基础生态位之内,如果包在外面的物种是优势种,它会将里面的物种完全消灭,从而占据整个生态位空间。如果里面的物种是优势种,它就会把外面的物种从发生重叠的生态位空间排挤出去,从而实现两个物种的共存;③如果两个生态位只发生部分重叠,则两个物种可以共存,但具有竞争优势的物种会最终占有重叠生态空间;④基础生态位彼此连接或完全分开,这样物种之间就不会发生直接竞争,或者无竞争。
研究与运用
①充实生态原理认为:在生态系统中,通过缓和、协调生物种间的竞争关系,可促使现实生态位向基础生态位转变,甚至增加新的生态位;同时,通过配套引入新的适宜物种,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可使空闲生态位转变成现实生态位甚至成为基础生态位。
从充实生态位原理可知道,要提高生态系统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优化生态系统结构,使其功能和效益最大化,必须在生态系统环境容量内努力充实功能地位弱的生态位和空闲生态位,使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间、环境组分间,以及生物组分与环境组分间各取所需、各尽所能,使生态系统内的各类资源和空间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②将生态位理论引入到土壤肥力评价中,利用GIS和土壤基础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对江汉平原后湖地区耕地土壤肥力进行了综合评价。首先,确定土壤肥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权系数,按照评价指标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室内理化分析;然后,根据平移·级差变换法对样点数据标准化,计算各评价单元的土壤基础生态位适宜度值,通过分析土壤基础生态位适宜度值与水稻单产的关系,表明二者存在显著相关;最后,利用聚类分析法划分研究区土壤肥力级别,并借助ArcGIS实现评价结果图的输出。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肥力整体较高,1、2、3、4级肥力土壤分别占33.430%、35.990%、22.701%、7.879%;引入土壤基础生态位适宜度模型是对土壤肥力评价新方法的一种探索,其结果对农业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指导意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4:31
目录
概述
概念
发展简史
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