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Christlich Demokratische Union Deutschlands,德语缩写为CDU),简称基民盟,是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最大的政党之一。
历史沿革
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Deutschlands Christlich-Demokratische Union,德语缩写为CDU),是与战后联邦共和国同时建立的一个右翼政党,该党的前身是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天主教中央党。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时,德国各地都成立了带有基督教色彩的民主政党。其部分成员从1945年3月开始制定新组织的目标,经过半年的酝酿筹备,于1945年10月提出了《莱因兰和威斯特法伦州基督教民主党的原则》,同年12月14日至16日召开了基督教民主联盟第一次全体大会,定名党的正式名称为“基督教民主联盟”,但没有成为全国性政党。1947年,基民盟和基社盟结成姊妹党,组成“基督教联盟党”,参加议会选举,组成议会党团。基社盟与基民盟结成姐妹后,只限于在巴伐利亚活动和发展组织,基民盟则不在巴伐利亚州活动。两党共同进行选举,提出共同的联邦总理候选人,在联邦议院共同开展各项活动。基社盟主要代表大垄断资本、大银行和旧容克地主的利益,其政治立场遵循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路线。直到1950年10月举行第一届联盟大会才标志着基督教民主联盟的正式诞生,成为一个全国性的政党。
1949至1956年以及1961至1966年,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一基社盟同自由民主党联合执政。1956至1961年,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获得西德议会多数,开始单独执政。1983年3月和1987年1月大选后,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与传统政治盟友基社盟和自民党连续组成联合政府,由联盟主席H.科尔连任总理。
与此同时,前民主德国也于1945年建立了德国基民盟,该党从1949年至1988年,一直与民主德国执政党——德国统一社会党结盟,并接受后者的领导。在德国统一之际,基民盟于1989年12月15日召开特别代表大会,宣布与历史决裂,并于1990年10月与前联邦德国的基督教民主联盟合并,承认基督教民主联盟的章程。从此,基督教民主联盟成为统一后德国的主要执政党。
1973年,
赫尔穆特·科尔当选基民盟联邦主席,在这一位置上一干就是25年,直到1998年,成为该党历史上在职时间最长的主席。1989年,
沃尔夫冈·朔伊布勒出任联邦内政部长,同时成为基民盟联邦执行委员会成员。1998年,朔伊布勒成为基督教民主党党魁。
1998年至2000年,
安格拉·默克尔担任基督教民主联盟总书记,默克尔冷静处理围绕前总理科尔的捐款丑闻,获得党内基层的广泛支持。2000年4月,安格拉·默克尔当选为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党首。2002年9月至2005年11月,默克尔任由基民盟和基社盟组成的联盟党议会党团主席。
2013年6月23日,德国总理默克尔所在的执政党基民盟和基社盟在德国柏林公布了2013年9月德国大选的竞选方案,至此德国所有参选的政党都公布了各自的参选计划;11月18日,基民盟秘书长格勒(Hermann Groehe)在柏林表示,基民盟将在12月9日对与社民党合作组成大联合政府的问题投票表决,届时,联邦委员会也会对组阁谈判的结果表态。
2016年12月6日,德总理默克尔在“基督教民主党”(
CDU)的年度党代表大会上再度当选党主席,她将率领该党进行2017年立法选举的“保卫战”,寻求第四度蝉联总理职位。
2018年10月29日,
德国总理默克尔宣布,在12月举行的党代会上将不再寻求连任执政党基民盟主席,未来也将不再竞选联邦总理。2018年12月7日,德国执政联盟成员基督教民主联盟(基民盟)在西部城市汉堡召开全国代表大会,选举秘书长
安妮格雷特·克兰普-卡伦鲍尔为新一任党主席,替代已经占据这一职位18年的
安格拉·默克尔。2020年2月10日,德国执政党基督教民主联盟(基民盟)主席安妮格雷特·克兰普-卡伦鲍尔宣布,她将不会作为基民盟总理候选人参加定于2021年举行的联邦议院选举,并将辞去基民盟主席一职。
2021年1月16日,德国执政党基督教民主联盟举行党主席选举,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州长阿明·拉舍特在第二轮投票中当选为主席。
当地时间2021年12月17日,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基民盟)召开党代会投票选举新的党主席。前基民盟议会党团主席
弗里德里希·默茨以62.1%的支持率战胜了竞争对手勒特根和布劳恩,成功胜选。在2022年1月21日至22日举行的基民盟联邦会议上,默茨将正式接替拉舍特,被任命为基民盟新任党主席。
当地时间2023年2月12日,德国首都柏林进行市议会选举,13日最终结果出炉。在任的社民党市长吉菲失利,反对党基民盟大胜。当地时间2024年5月6日,德国在野党基督教民主联盟在柏林举行的全国代表大会再次选举
弗里德里希·默茨为该党主席,任期两年。
当地时间2025年2月23日傍晚,德国基民盟主席、联盟党总理候选人默茨在柏林的竞选庆祝活动上宣布:“我们赢得了2025年德国联邦议院选举!”他呼吁尽快组成新政府,称“世界不会等待德国,我们必须迅速具备执政能力。”默茨承诺,将确保德国重新回到稳定、高效的治理轨道上,并强调他本人也将为此全力以赴。
当地时间2025年2月24日凌晨,德国联邦选举委员会公布的德国联邦议院(议会下院)选举的初步计票结果显示,基督教民主联盟和基督教社会联盟组成的联盟党得票领先,在选举中获胜。当地时间3月25日,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基民盟)议员朱莉娅·克洛克纳当选为第21届德国联邦议院议长。
组织机构
权力机构
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国代表大会,每两年召开一次,有时为适应需要也可以召开特别代表大会。代表由选举产生,从1956年开始各州从1000名党员中选举产生1名代表。代表大会主要职能是讨论通过联邦中央和议会党团工作报告,制定政治纲领和竞选纲领,推选本党的总理候选人,选举联邦执行委员会和主席团成员。
领导机关
联邦执行委员会是联邦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领导机关,负责执行联邦代表大会和联邦委员会的各项决议。执行委员会至少每两个月召开一次。主席团是由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主席、总书记、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副主席、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议会党团主席和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若干重要成员组成,负责处理执行委员会的日常和紧急事务。
协会组织
中央下设有州(巴伐利亚除外)、县和基层组织。权力机关是各级代表大会,并设置有执行委员会。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还建立有全国性协会,如青年联盟、妇女联合会、社会委员会、市镇政策协会、中产阶级协会、经济协会、被驱逐者和难民联合会等,各协会的宗旨是在它们的活动范围内代表基督教民主联盟的观点。在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范围内保障各自的特殊利益。
组织治理
党员义务
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的成员大多为天主教徒。一般党员入党无需经过任何训练。大体上,凡年满16岁的德国公民只要提出申请即可。退党仅需要提出书面的退党声明。党员负有缴纳党费及遵守党纪的义务。党费采取荣誉方式,按党员所得比例缴交。
人事制度
各党部拥有党工干部的人事权。几乎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各个县级党部以上都有专职的党工。联邦党部有200名以上的干部,并接受秘书长的领导。出任公职的候选人,在区域代表议员的推选上,先由党员推选出代表,再召集代表会选出候选人。
政策形成
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利用有关党员代表会通过许多纲领式决议,决定党的政见及工作方向,并获得外界的重视与肯定。在具体形成政策方面,主要是借助党的决议机关——联邦理事会的主席团,让党的意志能够具体化。若担任执政党时,内阁总理即可将主席团的决议落实为行政决策,议会议长及党团则全力配合,形成法案。
经费来源
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的经费来源,主要是靠党费收入,其次才是靠国家的选举公费补助。各界的捐赠及下级党部的遗赠等,分居第 三、第四位。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明确规定违法的捐赠不能接受。
纪律维护
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的党纪处分分轻、重两种。轻的属于行政处罚,包括警告、记过、撤职停职4种,由各级党理事会决议处罚。重的处分即开除党籍,由仲裁法庭裁决,属于司法处罚。
仲裁制度
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有完善的党内仲裁制度,采取三级审制。即县、州及联邦仲裁法院。仲裁员由各级党员代表大会选出,享有独立裁判的权力。诉讼程序及其他制度皆仿效国家司法体制,是依法治党的具体体现。
历届主席
历任主席
历任议会主席
重要事件
筹款丑闻
参考资料来源
迷你大选
2012年5月13日晚,德国政坛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北威州)议会选举结束。州执政联盟社会民主党和绿党赢得州议会超过半数席位,而德国总理默克尔领导的基民盟得票率大大低于选前民调。基民盟州长候选人、现任德国环境部长勒特根当晚承认遭遇惨败,并辞去北威州基民盟主席职务。北威州人口数量超过德国五分之一,因而,此地的地方议会选举有“迷你版”全国议会选举之称。分析人士认为,基民盟在北威州支持率大幅下滑为德国总理默克尔明年大选前景蒙上阴影。
竞选方案
2013年6月23日,德国总理默克尔所在的执政党基民盟和基社盟在德国柏林公布了2013年9月德国大选的竞选方案,至此德国所有参选的政党都公布了各自的参选计划。基民盟和基社盟在这份将近130页的竞选方案中,共谈及了巩固财政、家庭、教育以及道路交通建设等议题。基民盟党主席默克尔强调,在现今欧盟大部分国家仍处在经济危机当中的背景下,她的党派将继续把巩固财政预算作为未来工作重点。在这一基础上,家庭及教育问题将得到积极地重视,如提高已生育妇女的养老金、提高生育奖励等。对此,基社盟秘书长多博林特解释说:“德国应该保持在现有的轨道上发展,这对德国人民有好处。因此,我们在竞选方案中很明确地承诺了‘稳定、巩固和安全’。而重中之重是财政巩固措施:既不增加新的负债,也不增加新的税收项目。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减少现有债务水平。这对德国的发展有好处。”虽然默克尔强调,如果她当选,今后几年,她将不会增加新的税收项目,也不会提高现有的税收水平。然而,默克尔以及她的党派却没有明确说明他们将如何获得足够的税收,来保证这刚刚承诺的财政支出。因为纵观基民盟和基社盟最新出炉的竞选方案,在开出的条件诱人的同时,却让人不得不思考,这相应的300亿欧元的财政开支如何保障?对此,默克尔只给出了一个简略答案:“我们的竞选方案是中庸的,在这个竞选方案中,我们将致力于不增加国民以及国民经济额外的负担。因为我们相信,通过启发开放的思维、增强企业的活力,我们将间接获得更多地税收,而直接提高税收,将使企业不堪重负而失去活力。”
基民盟和基社盟此番关于不增加税收的竞选表态很明显是针对红绿联盟的竞选计划作出的回应。因为此前,最大的在野党社民党已经明确表示,将通过增加税收来给予选民更多的福利保障。然而,基民盟和基社盟的这番表态却被批评为“华而不实”、“不切实际”,这其中也包括现在的执政盟友,自民党主席罗斯勒尔称:“我们曾警告过,类似基民盟和基社盟这种竞选声明有可能引发财政预算缺口,或者将最终导致政府提高税收。这两种可能对经济复苏都是毒药。”
抗议活动
2025年1月29日,基民盟和德国选择党成功通过了一项不具约束力的动议,试图阻止包括寻求庇护者在内的无证件外国人入境。1月31日,部分基民盟议员拒绝支持这一法案,两党未能在议会通过一项进一步限制移民的争议性法案,但仍打破了双方合作的禁忌。此举引发了德国各地的抗议活动。路透社2月2日报道称,约有16万人聚集在德国联邦议院下院旁的勃兰登堡门,抗议者举着横幅,上面写着“默茨回家吧,你真可耻!”等标语。同属基民盟的前总理默克尔罕见地公开谴责了默茨,称与德国选择党合作的决定是“错误的”。默茨表态称,这并非寻求与德国选择党合作,只是提出更严厉的、受到保守派和选民青睐的措施,并指责执政党不愿修改针对移民的规则。近期一项民调结果显示,三分之二的德国民众支持更严格的移民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