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清朝香山(今
中山市)人黄芝的《粤小记》记载,清雍正年间(1723—
1735年),整俗使焦祈年奏请朝廷,将广州府城隍升格为管辖全省的都城隍。
1920年,庙宇被拆除,建成约长280米的大街,当时拆剩的只有大殿和拜亭。
庙宇遗址曾被改作民居、
餐厅和工厂,后被空置。
1993年8月被公布为广州市
文物保护单位。广州试验仪器厂曾经租用该庙宇作为车间使用至
2001年,后将使用权交还给越秀区房管局。在仪器厂占用期间,所有庙内的艺术均被破坏。
2009年8月,广州市文化局批复同意
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越秀区分局的《关于广州城隍庙大殿、拜亭修缮申请报告》。当时的规划是,广州城隍庙将与
南越国宫署遗址进行连片规划和保护,以“修旧如旧”的原则,重现城隍庙的历史风貌。越秀区政府、广州道教协会各出资了1000万元
人民币。
2010年10月底,修复工程完工,本次修复采用了岭南建筑工艺的主要经典手法。现时城隍庙占地500多平方米,庙内供奉的是五代时期南汉国王刘䶮,位于刘䶮左右两尊分别是
海瑞和
杨椒山。
根据
唐代《太平广记》中所记载的一则传奇,唐人崔炜无意闯入南越王的墓穴,得到羊城使者的帮助,得以返回人间。当时崔炜曾答应羊城使者更换其衣服屋宇,以作酬谢。后来崔炜经过城隍庙,才知道羊城使者就是广州城隍,于是粉饰了神像,扩建了庙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