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肌理
建筑学术语
城市肌理是由反映城市生态自然环境条件的自然系统与体现在城市历史传统、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方面的人工系统相互融合、长期作用形成的空间特质,是城市、自然环境与人所共同构筑的整体,这一整体直接反映了一座城市的结构形式和类型特点反映了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历史图式反映了城市所处地域环境的文化特征。城市肌理是历史积淀的结果,在时间的打磨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活内容,因而城市肌理是有一定规模、一定组织规律的人类城市聚居形态。它涉及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亦与城市结构、城市功能及城市形态密切相关。
特征分析
形态特征
城市肌理具有一定的形态,它将人类社会生活凝固于物质空间中,经历各个历史时期叠加而成,其变化总是以原有的形态为基础,并在空间上对其存在进行依附和改造,最终通过用地布局形态、建筑类型、屋顶的形式和材质、立面风格、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绿化、开敞空间等要素在二维或三维空间中具体反映。
尺度层级
从最大范围来看,整个城市小比例尺的卫星遥测照片可以呈现出第一层次的城市肌理。在这一层次上影响城市肌理形成的因素是以自然环境为主,主要指城市的地形、地质、气候条件等。其次在城市某个区域范围内,大比例尺的航空照片展示了第二层次的城市肌理。自然环境依然有着影响力,但区别于第一层次的主要是一些区域性的特殊环境,如河流、峡谷、沼泽地等等。同时城市中的己建成空间环境也对肌理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如道路网、标志性建筑、人的行为方式等。局部的建筑群体展示了最小范围的肌理。在这一层次上,可以分辨更细微的屋顶材质肌理,以及由于屋顶的形式,诸如坡屋顶和平屋顶不同而造成的明暗差别,影响肌理的因素主要就是建筑空间组合方式、以及营造技术和方法。
形态紧凑
在以建筑为尺度的空间形态中,建筑是用来限定空间的基本元素,并溶合于其中。建筑的类型、组合方式界定了城市的基本印象和各异的肌理形态。城市肌理由于其组成内容不同的密度会形成完全不同质地的肌理形态,或细腻、或粗糙、或清晰、或模糊、或规律、或无序。
拼贴特征
城市肌理的拼贴特征既表现为不同时期历史性的拼贴,也有同一时期不同肌理形态的拼贴。城市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叠加和积累。真的城市形态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拼贴式的,是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积淀的会和真的城市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历史的变化而产生渐进式、碎片式的变化。当城市中具有影响力的集体不再是单一的,,而是由数个、甚至无数个强有力的集团同时作用时,城市便成了一个多意志的傀儡,城市肌理的发展缺乏单个意志的统领,哪怕是宗教式的约束,于是变得松散。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肌理只好接受“拼贴”。
人文特征
不同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人的活动产生出不同的城市肌理。体现城市由来的地名映射出不各具特色的人文特征。以福州市的地名为例,闽侯县祥谦镇枕峰村,以枕峰为村名,取于山巅有峰如枕的玉枕山。山峰之名衍生为地名,反映了人对自然环境的意象。中原对福建几次大移民,其影响在福州地名上也有反映。聚族而居的村落,不少以姓氏、郡望命名,如李膺、陈膺、郑家楼、程浦头等。福州地多温泉,因有汤坑、汤院、汤下等地名。
空间感染力
不同功能类型的空间肌理给人以不同的感染力,使人们的行为方式自然的调整以适应环境的氛围。古街老巷的宁静、安详让人的心情平静、生活节奏舒缓繁华街市的活力、热闹激发人们内心追求狂热、释放自我的动力,现代、奢华、环境优雅的商务中心区激励起人们顽强的奋发意识布局严谨、树木参天的高校让人们自觉地注意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人们塑造的肌理环境反过来也感染着人们自身的行为举止和心理感受。
要素分析
宇宙观
中国古代城市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宇宙观念的影响。“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出于对自然的理解和认识而形成的思想贯穿于世界万物的所有方面,大到整个国土,小到一宅一屋,涵盖了各个尺度层次和不同类型的事物。因而,古人按照自己的宇宙观形成全息的宇宙图示,并依此建立自己的生活世界,使得城市空间从宏观到微观都呈现出同构特征。于是城市肌理表现为宫城居中、城墙层层环绕,方整、重复的街坊和具有强烈秩序感的住宅院落,如隋唐长安城、明清北京城等古代城市都清晰地反映了这一特征。
自然环境条件
从城市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城市肌理延续了城市周边原始的自然肌理。大地山川的自然形态孕育了丰富的城市肌理形态,从那些由人类聚居地发展起来的小城镇或村落的肌理形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特征。自然环境因影响着城市的选址、城市的形态、道路走向以及建筑朝向而决定了城市肌理的大体轮廓。城市在选址上,或临水源水道,方便城市生活用水和潜运货物,沿河建城,进行物资供应和商业交换或位于水边山地,城市的形态顺应地理山川走向,自然呈不规则状或于平原广川,地理限制较小,在规划和自然生长的共同作用下,城市形态规则严整。不同的自然肌理衍生出各异的城市肌理,由此可以看出,城市之所以特色鲜明,也是源于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突出的人工营造共同作用的结果。
聚居结构
城市肌理往往体现了人类的聚居结构与行为方式,正因为如此,城市中动人的生活气息和最普通的日常生活行为沉积并体现于城市肌理中,被人们感知并记忆。居住建筑作为城市中面积最大、最基础的建筑类型,成为城市肌理的背景和“底图”,决定了城市肌理的基本形态特征和文化特质。中国古代宗族制社会是以家长为中心的家族聚居形式,逐渐形成的南北纵向、轴线对称的空间布局体系,以及分列左右的附属院落群体形成了家族的规模和聚居形态,从而成为传统城市肌理的原型。而工业社会高密度的人口集聚改变了传统低层沿平面展开的聚居形态,转变为向纵向高度发展的城市公寓、居住小区、高层住宅等,反映了完全不同的聚居结构和空间肌理形态。
道路网
道路网络体现了城市肌理的空间骨格,道路网的结构和相互连接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肌理的空间形态。如方格网道路是最常见的肌理形式,这种路网方便城市的快速建造、土地划分,适应城市的发展,在世界各种文化类型及文明时期都被运用。如古罗马军事营寨城、中国传统都城、印度斋普尔城、北美殖民城市等等,每一种方格网道路肌理都反映了各自的文化特点。
营造技术
中国古代建筑通常采用木构形式,受技术和材料的影响和限制,我国传统城市空间的构成特征反映为以平面层层展开的空间形式为主,以间、院落和群体建立的空间秩序组织整体空间由于木构的结构限制,屋架跨度不大、房屋进深浅,因而建筑单体体量小、层数低,由此形成的城市肌理细密、均质。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大跨度、大体量不再是技术难题,建筑单体的尺度不断扩大,建筑的空间布局关系也由平面延伸的群落向超大体量的综合体转变,随之城市肌理的尺度也增大。高层建筑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使沿水平方向展开、组织的肌理关系,转变为受建筑高度极大差异的影响,而呈现出垂直方向变化的关系,使得城市肌理发生质的变化。
分类
城市肌理可分为三类有机型、几何型和复合型。
有机型
有机型城市肌理是在一定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影响下,顺应土地与地形条件、以及人们日常生活需要长期自发演变形成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形成过程。美国的斯皮罗·科斯托夫在《城市的形成》一书中形容具有这种肌理形态的城市为“随机城市”、意味“生长而成的”、“随机发生的”、“自生的”城市,或者为了强调城市肌理形态中的一个突出决定因素,也称其为“地貌的”城市。通常认为这类城市是在没有人为设计的情况下产生的,它们不受任何规划的制约,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根据土地与地形条件,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这个过程是“未经规划的演变”,也是“本能性的发展”。也就是说,有机型的城市肌理是当实际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全权掌管城市时所形成的形式。其形态是不规则的、非几何形的、“有机”的,城市用弯曲的街道和自由的开放空间以及各种灵活变化的肌理形态来应变人们的生活需要和地形走势。
几何型
几何型城市肌理是在某种“自上而下”的控制机制下,被中心主导权力一次性决定下来,并在其后的发展中一直延续,其城市肌理表现为规则的用地划分和严谨的几何构图形态。这种类型的城市肌理形态体现了少数人的思想和意志,是在特定的宇宙观、等级观、功能观、制度法规等思想观念的支配下经过规划、设计“创造”而成的城市。我国古代城市往往具备这一特征。
复合型
复合型城市肌理是指有机型和几何型两种城市肌理的组合,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主导城市发展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表现在形态上体现为各个历史时期的叠加、各种形态的并置和渐变。由于共时性和历时性两种时间特征贯穿整个城市空间肌理,使得城市多元而复杂的形态特性由此显现。一个城市中,形成于不同历史时期的片区可以表现为多种肌理形态的并置,在同一时空中体现为共时性的特征。
城市肌理
地形地势
以往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地形地势与城市肌理的形成和特征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不同的地形形成山地城市与平原城市。
平原地区的最大特点是地势平坦,自然景观呈现出开阔、平缓的特征。人们的视线在无边的田野中蔓延,一直到天地交汇的远山。城市的建设也顺着人们深远的视线向平面四方展开,因受自然地势的影响较小,而有了较大的发展余地。中国传统的礼制思想和营国制度被完美地应用于广裹天地之间,方整的城市平面,对称的中轴线,方格网道路格局,划分均等的用地。
山地城市地形变化较大,这种地势的变化给城市布局带来了空间上、视觉上、景观上的趣味性和可变性。起伏的山峦可作为城市选址和定位的标志;平坦的高地容易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自然的地形地貌赋予空间肌理方位感和标识性,这是平原地区城市所不能及的。因而,山地城市形态顺应地形自由多变,山岳自然景观融入城市景观体系,并影响着建筑形态,形成丰富的城市天际轮廓线。山地城市周边复杂的地形和连绵的山体构成城市进一步扩大的天然屏障,城市在有限的发展空间中精打细算,每一寸土地都被赋予高效率的使用,每一处空间都精致而细腻,从而形成密集的高层建筑、紧凑而丰富的空间层次以及山中有城、城中现山的肌理特征。
山水环境
自然山形加以人文利用,使得城市被赋予一定的哲理和意象,使规划选址成为一种富含文化内涵的活动。利用群山形成的空间关系,或借鉴远山的景观形态,加以意象审美,巧妙地将自然山形融入城市,丰富城市空间肌理。
城市水系对城市肌理的形成和演变具有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源于水系在城市中承担的功能。在古代,水系能为城市提供稳定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地,促成了城市的形成。江南水乡古镇,因水兴市、由水成镇、以水为街、理水得景,所谓“无水不成吴越,无桥而不显水”。随着水上交通工具的发展,河流成为城市物质运输的重要通道,其航运功能促进了城市形态的进一步发展。
气候特征
气候的影响在城市肌理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是很明显的。
从中国与北欧的地域气候差别来看,中国城市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所以夏季以通风和防晒为主,冬季注重南向日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的布局为行列式,需要严格控制日照间距。由此形成的城市肌理不同于北欧城市,北欧主要是以冬季保温为主,无西晒问题,这样导致了建筑布局的多样性,从而形成以街区围合式为主的城市肌理。
城市结构
结构指物质系统的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不引入结构这个概念,就不能理解一座建筑,一组建筑群,尤其不能理解城市空间。结构可能是结构主义作用于我们思想所产生的语言概念,它直接有助于检验建筑和城市空间。城市空间结构不仅反映了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的相互关系,也体现了物质空间环境中各系统构成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城市结构所蕴含的城市发展的本质揭示了城市肌理形成的深层含义,而城市肌理的特征也明确地反映了城市内在的结构关系。
城市形态
城市形态指的是城市的空间、建筑、环境与人所共同形成的整体的构成关系,它直接反映了一座城市的结构形式和类型特点,反映了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历史图示,反映了城市的文化特征。
城市肌理包含着历史,城市的文脉通过对传统肌理形态与新的发展的结合形成了新的城市文脉,城市形态在其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在历史的积淀中发展着城市文化,在人们的心中形成了城市的认同。正如罗西所言,城市组织这个人工制品的集体性质,使它作为一个意义的实体,融合了历史、文化。它己成为一个艺术品,因为这样一个事实:即所有社会生活的伟大显现与艺术有着相同性,它们都是产生于整体记忆、集体无意识和具体的生活;前者是整体的,后者是个体的。这种差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使城市的历史与记忆呈现出来,并成为一种具有一定含义的形态。城市肌理形态的传统特征使其成为特定文化的载体。城市生活的印迹在不断的积淀中凝固成具有一定含义的形式,这种形式传递着某种概念,表达着某种象征。它在特定的环境中展示着自己,并且作为一种存在,不断地与其所处的环境进行相互作用的同时,发展着自己。由此,传统的形式被赋予了不同寻常的意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3:32
目录
概述
特征分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