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消费者
城市所直接服务和间接服务的所有消费者的总和
城市消费者,是指一个城市所直接服务和间接服务的所有消费者的总和,这是一个比城市常住人口更为广义的概念。一个城市的直接消费者包括两类:一是在这个城市里居住和生活的人;二是其他城市、乡村乃至于其他国家的人前来旅游、购物或参加其他活动的消费者。
概念
城市营销领域的关键概念之一。从城市发展的本质角度来看,城市之间的竞争,实际上争夺的是消费者。一个城市的间接消费者,是指购买了这个城市里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或服务,但却来自于在这个城市以外区域的消费者。
消费者的“半径”决定了城市真正的边界,决定了城市的发展潜力,而城市服务城市消费者的能力,才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
意义
在城镇化成为国家战略的情况下,城市之间的激烈竞争在所难免,因而必然涉及到对城市进行营销以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问题。就城市营销而言,必须搞清楚几个基本问题,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营销是为了建立竞争优势。从城市发展的本质角度来看,一个城市有能力服务多少人口,才会形成多少消费,才决定你的企业和资本以及土地的供应问题。也就是说,人口是城镇化中的根本红利。当然目前来看,人口数量所产生的红利已不足以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及城镇化的关键支撑因素了,而人口的质量将在新型城镇化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虽然说能够产生消费的人口是城镇化中的核心资源,但是在现实世界中我们经常看到,城市政府竞争的似乎是企业,很少直接关心人口的吸收或服务问题,也就是在政府领导看来,企业才是一个城市政府真正重视的城市资源。
很多城市的扩张动力已显不足,如果城市政府不能够站在扩大和服务城市消费者群体视角制定城市发展战略,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招商引资已经变得越来越难以实现。
实例
持续不断提供有吸引力的产品,让城市的消费者群体能够不断地扩大或至少保持合理规模的能力,这是有核心竞争力城市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从城市消费者变迁的角度,我们很容易看明白城市的兴衰。
以资源为依托的城市,资源永远不可能成为你的核心竞争力,当资源枯竭时,消费者自然会毫不留情地抛弃你,这个城市也开始风雨飘摇。因为资源本身不能够帮助城市与消费者之间建立任何的情感的沟通,消费者没有任何的眷恋,城市本身的可替代性也很强,因此资源型城市很难走出这种衰败的魔咒。例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一些居民,早已在其他地区买好了房子,一是出于长远考虑,准备在环境更好的地方养老;二是异地创业,随时准备向其他经济发达环境好的地区转移自己的资产和事业。
以流动人口作为经营对象的城市,中国很多的旅游城市还停留在“观景阶段”,旅游产品更新和研发非常缓慢或干脆没有,这样的城市是很难核心竞争力的。城市政府根本不知道未来旅游消费者心理状态会如何转变。因此城市的营销还是老套的东西,宣传美景,不知所云地在各种媒体广告中大把挥金。
具备独特产业优势性城市,在一段时间内,可能是有独特的竞争优势的,但是不一定有核心竞争力。这样的城市有的是产业链较为发达,大量的产品卖到了全国,买进的是原材料,需要的是劳动力。这类城市的核心工作就是要推动产品的不断创新,不断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或者说,应该不断研发出各种产品,不断引领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同时,政府应该监测行业的发展,让行业的战略不出现偏差。因为对每个企业来说,虽然有好的战略,但是对行业的战略却很少理解,因为这样的研究工作是有很大的外部性的,需要政府投入资金支持这种研究,避免城市的衰落。
城市的生老病死
从城市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一个城市的城市化过程就是城市的消费者不断增多的过程,而且是消费半径不断扩大的过程。一个城市病了,就是消费者对你这个城市极其不满意了,牢骚满腹、怨气冲天,这时城市一定是病了。一个城市的“老”,说明这个城市的成长过程已经停止,甚至已经开始反向成长,也就是在逆城市化成为主流的时候,这个城市就老了。如果一个城市的消费者逐渐减少,并且消费者半径不断变小,这说明这个城市进入了死亡的阶段,只是死亡的阶段时间有长有短,过程有简单有复杂而已。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27 22:50
目录
概述
概念
意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