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东明县地名志》记载,城子村清末属东明县第六乡;1933年属新六区;1944年属第二区;1956年属东明集乡;1958年属东明集
人民公社(镇)。
地理位置
城子行政村为一个自然村。东与东明集相连,西与袁长营、郝士廉村接壤,南与段磨营村相望,北与柳元屯、贺庄毗邻。长(兴)金(乡)公路从村南穿过,东连262省道,西接106国道,交通便利。南有东鱼河,北有五干渠,水利条件良好。全村共有290户,其中哈尼族、阿昌族各1人。耕地面积3730亩,土壤属壤质潮土,土质肥沃,适宜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生长。
历史记载
据《
东明县地名志》记载,元末明初,由杨氏建村,因村落离原东明县城(今东明集)较近,故名杨城子。后杨氏外迁,村名演变为城子村。城子村现有:卢、王、周、张、刘、赵、段、金、陈、邵、韩、袁、李、帅、唐、艾等16个姓氏。其中卢姓,清朝乾隆年间由本县卢寨迁来,现有184户862人;王姓和韩姓,明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现有57户281人和3户11人。其余姓氏:民国时期迁来的有:陈、帅、张、刘4姓;建国初期迁来的有段、袁2姓;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迁来的有(张)、(刘)、赵、金、李、唐6姓;1996年迁来的有艾姓;周姓迁入时间不详。原有朱、林2姓消失。
该村原居民1956年有卢、徐、安等3户迁黑龙江桦川县;1957年王江柱、卢德林、陈堂贵等7户迁新疆农七师;1957年王金林、刘高升2户迁湖北;1958年卢建新等3户迁西藏。1984年,卢银铃、王桐锤等4户经大队同意,搬迁至村西1公里处建立新村,现有31户,138人,仍属城子村。
光荣事迹
城子人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39年,村民卢锁,卢书明满怀抗日救国壮志投身革命,参加八路军,编入晋鲁豫支队,后随部队南下编入新四军。1945年,成立村农会,周安任会长,相继成立模范班(班长王麻六),儿童团(团长卢子义),妇救会(主任张爱兰)。发动群众斗地主,分浮财。
1948年,村民林树堂第一个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儿童团团长卢子义参加解放军,历任连副指导员,营副指导员和独立营副政委,先后参加了
豫东战役、开封战役、
济南战役、
淮海战役、
渡江战役和解放贵州战役,荣获济南、淮海、渡江战役及解放胜利纪念章。周留榜和周银山参加革命后,先后于1945年5月和1946年牺牲在蔡胡同和陆圈镇刘堂,建国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建国前,城子人遭受到日寇和国民党军队的蹂躏,受尽了苦难。1940年,村民卢丙兰、卢石圈和周保山因反抗日伪统治,被日伪军抓送到关东挖煤,受苦数月,逃回家乡。
1946年,国军68军刘汝明部盘踞在当地,强迫村民和周边村庄大批民众修建城子村围村土寨,寨墙底宽7米,上宽2米,高4米,周围挖寨沟,宽6米,深2米,东门直通东明集,与驻扎在东明集的国民党军队遥相呼应,负隅顽抗。1948年8月某夜,寨墙被八路军攻开,俘敌一个连。寨墙部分遣迹尚存。
教育情况
城子人历来崇尚文化,重视教育。明代,曾有嘉庆戊子科武举人卢化鲲和6名生员。清光绪年间,生员卢存诚在村里首办私塾,招收本村和周边村农家子弟,免收束修,教授“四书”、“五经”,以治学严谨,饮誉乡里。此后,生员卢砚田,宿儒卢煊良、卢高山继办私塾,直至解放。1949年村里办起公立小学,有教师1人,学生70多人,两个复试班。1951年,在天主教堂旧址建小学,校舍10间,教师2名,学生80多名。1977年重新建校,占地5亩,校舍30间。2000年,村里投资18万元,建教学楼一栋,教室18间。
2005年全县教育机构调整时,合并到东明集完小。城子小学建校几十年来,先后培养出大学生86人,其中博士4人,硕士研究生2人,涌现出副县级以上干部8人,科级干部1人,获得副高级以上职称的10人,“全国民政工作模范干部”1人,省劳模1人,地区级科技先进工作者1人。卢改河,博士,副厅级干部,现任九龙卫视总裁;金国贞,高级工程师,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卢银然,空军上校,高级工程师,副师级、空军技术拔尖人才;卢永新,拉萨市城关区副区长(正县级),“全国民政工作模范干部”、东明县政协党组成员卢庆林(副县级)等,是其佼佼者的代表。
岁月沧桑,城子村民间文艺活动经久不衰。早在1930年,村里就有大平调玩会班,唱戏不化妆,有乐器伴奏,摆一张桌子,又敲、又拉、又唱,十分热闹,群众叫“坐板凳头”戏。1953年,陈留常组建了大平调剧团,也叫“窝班”,原玩会班一些人,又招收一批爱好者,购置了戏装和道具,排演历史剧和现代剧,在本村和当地演出,红极一时。“二红脸”王玉金1955年被兰考县选走,唱响兰考。
“三弦手”卢雨贵选进县文艺宣传队当了领导。2002年,李美玲、邵海莲等10余名妇女自发组织起全镇第一个老年秧歌队,镇政府资助两千元购置了服装和乐器。县文化馆李红老师多次亲临指导,编排出10多个秧歌舞,多次参加市、县演出活动,曾获“2005年全县元宵节大型民间文艺调演二等获”,“市第六届大型广场文艺演出二等奖”和县妇联颁发的“帼国文明队”奖旗。秧歌队发展到24人,乐队6人。
经济情况
建国前,该村土地瘠薄,十年九灾,好年景,小麦亩产不过百斤,遇到灾年,收成更差,甚至颗粒无收。为了养家糊口,不少人干起推车贩运的苦力活,一人推一车,一车装三、四百斤,从彰德府(今安阳)、清丰、南乐等地,运粮、运枣到归德府(商丘),往返几百里,起早打晚一天走八、九十里,又苦又累,不少人因劳累落下病根。建国初期,农业生产发展缓慢,村民生活依然比较困难。
城子人坚强勤奋,吃苦耐劳,全国农业学大寨运动开展以来,城子村的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6年秋冬,村党支部请来专家,将全村2000多亩土地划为大方,路、沟、桥、林统一规划,并组织全村180名精壮劳力,每天出动60多辆架子车,苦干80多天,平整土地2千亩,修路2千米,挖排水沟4千多米,搬运土方2万多方;1977年冬又大干近三个月,拉淤盖沙200多亩,搬运土方1万多方,沙地变成了良田。
1978年冬,投资4万元打机井14眼,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的目标,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1979年粮食总产达到76万斤,比1976年翻了三番,工分值由每工6分钱增加到1元零2分,集体饲养的大牲畜由34头发展到108头,集体还养羊3000多只,每人分小麦176斤,向国家交售余粮40万斤,归还贷款4万8千元,历史上第一次解决了村民生活温饱问题。地委书记周振兴、省委书记白如冰三次来该村视察指导,《大众日报》专题刊登了城子村粮食产量翻三番的经验,村支部书记卢庆林还被请到省、地干部会议上介绍经验。
城子村是县农业局选定的良种繁育基地。当时城子村有两大优势,一是与周边外界隔离好,地理环境适合繁育良种;二是土地成方,地面平整,水利条件好。1977年开始繁良玉米“郑丹2号”38亩,亩产达到500多斤,获得成功。1978和1979年繁育“丹育13”每年面积都在800亩左右,收获良种39万斤。农业局按1:2兑换给普通玉米,另补0.17元全部回收,农民尝到了繁育良种的甜头。1981年开始繁育小麦良种,直到2003年的13年间,先后繁育了“泰山1号”、“济麦20”、“54368”、“鲁麦15”、“1288”、“矮早”、“黑麦”等10多个品种,年平均繁育面积保持在800亩左右,繁育农户占全村农户的80%,县农业局以高于市价0.10元的价格回收70多万斤,大大增加了农业经济收入。
城子村林业生产发达,是全镇植树造林的一面旗帜。建国初期,全村人均土地8亩还多,村北有宽达1.5公里的老河道,群众称“官地”。村民在广阔的老河道栽植杞柳、簿地杖(灌木)、刺槐、柳棵等树种,建造成片林600亩,防风林带6公里,累计植树20万株,沙丘河滩变成了绿洲。
1956年被县里评为造林模范村,卢书明被评为省劳动模范,并出席了河南省第三次农业劳模代表大会。1963年,政府号召大搞植树造林,实行集体、个人三、七分成的政策,激励了农民造林的积极性,当年片林面积达到600多亩,栽植杨、柳、刺槐3万多棵。1965年大队办了林场,培育果树120亩,苗圃40亩,繁育各种树苗1.5万株。1977年推广桐粮间作,面积达2000亩、栽桐树6000多棵。1978年,栽植成片杨树林500多亩,村头、路边、院旁、沟侧栽杨树3万多棵。桐树、杨树陆续成材,随时更新,林业生产成为城子村民的一项可观收入。
1992年,地区投资近百万元在城子村北修建了“城子节制闸”,全村3千多亩耕地用上了黄河水,多年的引黄灌溉,原来的沙土地变成了肥沃的壤质土。改革开放以来,推广了科学种田,调整了种植结构,农业生产连年丰收。2007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4000千元。昔日的土坯房、茅草屋变成了砖混结构的新瓦房,不少人家盖了楼房。摩托车、电动车、电视机、电话各种家用电器基本普及,城子村成为全镇第一批进入小康的村庄之一。城子村,村民生活富裕,村风文明和谐,百业兴旺,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
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