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葬了的爱情》是由现当代诗人
苏金伞于1992年5月27日创作的一首现代诗,发表于《
诗刊》1993年1月号,为组诗《野火与柔情》中的第二首。该诗共分三节,分写三个时段:那时、第二天、第二年,通过对往事的追忆来怀念自己的恋人,表达对以往爱情的珍惜与留念。全诗袒露而挚真、朴素而全无斧凿痕迹。
《埋葬了的爱情》作于1992年5月27日,当时苏金伞已是86岁高龄。该诗写的是苏金伞青年时代的爱情旧事,苏金伞在年轻时曾有一位女子爱恋他,曾约苏金伞到城外散步。当时苏金伞不谙情事,以至错过了一段美好时光,一直遗恨至今。86岁时,苏金伞念及那年青时的美好,写下了这首诗,在暮年的黄昏默默回想多年以前的爱情。
《埋葬了的爱情》写的是诗人年轻时发生的爱情故事,在86岁时才无限深情地将它写出来,就显得更加凄美。在诗人看来,爱情可以被封建礼教剥夺,但是不能被忘记,并且爱情会由于长留在心中而得以永生。
全诗共三节。第一节写由于封建礼教和家长制的原因,“我”女友不得不在城外沙丘上“拢起了一个小小坟茔”,就这样“埋葬了我们的爱情”。初读诗文显得有些突兀,女友为什么要突然中断“我们”的关系,是不能互爱还是缺少感情共鸣?都不是。一行“常常一同到城外沙丘中漫步”的诗句足以说明两人感情深厚。只能说是封建礼教与家长制,父母之命与媒妁之言,才让两人“爱得正苦”。原来封建礼教是年轻人在爱情婚姻问题上难以逾越的巨大障碍,在那样的环境下,诗人毕竟难以成为封建礼教的反叛者,自由恋爱遂告失败。
第二节写“我”第二天独自来到城外沙丘,想把女友亲手堆起的“坟茔”,也就是“小沙堆移回家中”,可无情的“秋风在夜间已把它削平”,它与“她”都没有踪影。第三节写“第二年我又去凭吊”,发现那里“雨水纵横,像她的泪痕”。同时,还发现“沙地里已钻出几粒草芽/远远望去微微泛青”,“我”由此认定,“这不是枯草又发了芽/这是我们埋在地下的爱情/生了根”。一个爱情悲剧最后发生转向,让诗人写出喜剧效果。“她的泪痕”与“我”的思念互为印证,关系可以被剥夺,但爱情之树常青。
文艺评论家、当代诗人
谢冕《新诗三百首鉴赏辞典(文通版)》:人的一生可以写很多诗,但这样的诗却不能多写。说得极端些,人一生写很多诗而未必留传,而这样的诗只要一首便能留传,因为它把一生的哀痛浓缩在短短的诗章之中了。像苏金伞《埋葬了的爱情》这样的诗,看似平淡无技巧,一般人却写不成,因为它们的浑朴天成之中凝聚了诗人毕生的艺术经验。苏先生从生命为之悸动不宁的极处直接切入,不曲折、不迂回,甚至也无需含蓄或婉转,活脱脱地托出那颗真心来。眼下流行的那类爱情诗,轻轻浅浅,缠缠绵绵,娇态百种,悲情万状,与苏先生这首诗相形之下,孰高孰低,读者定有明察。
安阳师范学院教授
杨景龙《曾有一朵玫瑰:20世纪华语经典情诗赏析》:在20世纪新诗史上,不用民歌民谣体而能把诗写得像苏金伞的作品那样朴实的诗人很少。用这种朴实的文字风格,去表现爱情题材的诗人也很少。诗人容易动情,也容易移情,因而像苏金伞这样用情之深的诗人就更少了。朴素直白的简短诗句,凝缩了诗人一生的哀痛。
诗歌评论家、理论家
吴思敬《九十年代诗歌研究资料》:老诗人苏金伞在86岁高龄写出的缅怀青春期爱情的诗篇《埋葬了的爱情》,袒露着一颗赤子之心,天真无邪,澄澈空明,人与诗俱达到一种炉火纯青的境界。
苏金伞(1906—1997),原名苏鹤田,河南睢县人,曾任河南省文联第一届主席,是中国“五四”以来杰出的诗人。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地层厂》《窗外》《鹁鸪鸟》《苏金伞诗文集》等。他的诗作的最大特点是自然清白,具有丰厚的思想内涵、鲜明的中原地域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被誉为中国乡土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