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拉克雷奥波利斯(Herakleopolis),位于上埃及地区,是上埃及第二十省的首府,它在古埃及第一过渡时期(公元前2181 - 公元前2055年)的政治动荡期间,曾短暂地作为这个国家的都城,埃拉克雷奥波利斯的创造者是一个头部为公羊的神。
在古王朝末期,法老的中央集权开始衰落,地方统治者获得权力。这个曾一度统一的国家被分割成许多小领地。约20年后,第九第十王朝的首位统治者凯提一世(Meribre Khety I)宣称对整个埃及拥有主权,并将政治中心从孟菲斯转移到埃拉克雷奥波利斯。在曼图霍特普一世(Mentuhotep I)和他的儿子因特夫一世统治时期,西班人从埃拉克雷奥波利斯中分离出来并宣布独立。城邦之神赫利什夫的神庙在第十一王朝时期得到了扩建,拉姆西斯二世(Ramses Ⅱ)也对这座神庙继续进行了扩建,加上了一个有很多花岗岩岩石柱的多座式的门厅和棕榈叶柱顶。
城邦的大墓在赛德蒙特附近,遗址从第一过渡时期到葛雷哥-罗马时期被使用。在孟菲斯发现的一块石板证明了第二十二王朝的缔造者,法老舍松契一世(Sheshonq I)来自埃拉克雷奥波利斯。同时在这一城邦遗址发现的很多纪念碑源于第三过渡时期。
埃拉克雷奥波利斯的古名字是赫纳-赫恩特(Henen-nest),意思是“国王的孩子的家”,这反映在这座
城市现代名字伊赫纳斯亚艾尔梅地纳(Ihnasyael-Medina)中。它坐落在巴哈于瑟夫运河右岸肥沃的 法尤姆绿洲地区,在整个埃及历史上,他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