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尔米纳堡之战,1637年荷兰为夺取位于黄金海岸的埃尔米纳城堡向葡萄牙发动的一次战斗。8月26日,柯因指挥荷军渡过甜河,占领圣雅各山,并从山上用大炮轰击
埃尔米纳堡。28日葡军投降,城堡及一切物资均为荷所得。
人物背景
早在漫长的
中世纪时代,埃尔米纳的前身就已经为北方的来客所开发。因为正巧坐落在大海和本亚潟湖之间的半岛上,所以很早就有人类的聚集活动痕迹。
阿拉伯商团往往会贴着西北非海岸,驾船赶往这里进行贸易。其中最重要的商品,就是来自内陆地区的象牙和黄金。由于
阿拉伯人和
柏柏尔人都不敢再继续向南越过
几内亚湾,这里也就成为穆斯林世界的西部极限。直到1471年,
葡萄牙船只为谋求
西非黄金而慢慢摸索至当地,并顺理成章地将之称呼为--黄金海岸。
然而,关于西非金的传说,早已在整个
伊比利亚半岛广为流传。于是,来自
西班牙的
卡斯蒂利亚人也同样会尝试派船南下。通过招募那些曾为邻国雇佣的
意大利海员,很容易从
大西洋上的
加纳利群岛直接南下。特别是在1478年的
卡斯蒂利亚王位继承战争中,他们派遣一支由35艘快速帆船组成的舰队,成功将黄金海岸占据下来。虽然
葡萄牙人很快就派兵予以夺回,却也意识到自己的这片禁区实际并不保险。因此,当时的国王
若昂二世便拍板决定,出资到当地建立城堡防御。
公元1482年,葡萄牙人的埃尔米纳城堡正式开建。考虑到当地缺乏合格建材,他们不得不将所有材料都从
欧洲本土启运,连同600名工人和全部给养一起走海路送递
加纳。担任此项要务的承包船长,就包括有后来愤然出走西班牙的克里斯托弗-
哥伦布。而王室委派的代表,主要负责从土著手中获得频海区域的地皮所有权。通过一番略带威胁的讨价还价,以及数次规模不大的流血冲突,他们很快将埃尔米纳附近的部落规划为同盟附庸。黑非洲历史上的第一座欧洲殖民要塞,也在约30天左右的时间内迅速落成。
尽管埃尔米纳城堡的规模非常有限,产生出来的影响力却非常巨大。葡萄牙人在站稳脚跟后,继续扩大他们同周遭
黑人部落的贸易份额。特别是至关重要的黄金收入,由原来的3年2000盎司逐步暴涨到每年24000盎司水准。经常为后人所经常不耻的奴隶贸易,也因此拥有了稳定中转港口。再算上象牙等名贵土特产的加成,顺利使葡萄牙王国在海洋探索领域的盈利能力获得飞速提升。随之而来的充足原动力,更让冒险家们敢于继续驾船南下,顺利闯过了
穆斯林用近千年时间都没有摸透的几内亚湾。仅此而已,埃尔米纳就称得上是撑起人类首个远海帝国的关键支点。
不过,当时间进入16-17世纪之交,葡萄牙人的全球化海权已显出颓势。由于惨遭
西班牙帝国的兼并,他们就被迫同哈布斯堡王室的所有敌人开战,其中还不乏像
英格兰与
荷兰这样极具潜力的海洋强国。尤其是后者,成功将袭击葡萄牙海外属地的利益之争,同摆脱西班牙国王统治的自由诉求做了融合。随即便先后成立了东印度公司与
西印度公司,准备同步向东西两半球的旧秩序发起颠覆性挑战。作为中大西洋主要口岸的埃尔米纳,自然难以从他们的目标清单中被免除。于是在1595年,堡垒便首次遭到荷兰武装船队的攻击。而更大规模的强袭,则将在1625年时不期而至。
经过
当时,荷兰西印度公司在南美遭遇大败。他们在前一年刚刚夺取了
巴西的萨尔瓦多,却被尾随而至的西葡联合舰队给重新赶了出去(
萨尔瓦多之围)。为了挽回颜面且不至于空手而归,便将远征军拆成两队,分别攻打西属
波多黎各岛与葡属黄金海岸的埃尔米纳城堡。于是,一支拥有15艘大小战船和1200名士兵的远征军便在12月25日抵达黄金海岸。与之对阵的葡萄牙守军,却只有区区56人。城堡的防御样式虽有部分升级,但也依旧落后于整个时代。
但让所有人都不曾预料的是,这场原本看似要一边倒的围攻,竟然以防御方的完胜而告终。原来,葡萄牙人虽只在岸边保留小规模驻军,却拥有本地土著的绝对忠诚。虽然他们总是要屈居于
白人宗主之下,却可以优先获得欧洲武器和更为要紧的贸易便利。因此,有200名手持火枪的部落成员,立刻按盟约赶来协助总督索托马约尔作战。后者也不准备在老式城墙背后坐以待毙,而是全体赶往野外寻找合适地形隐蔽起来。
当荷兰士兵按密集队列走向城堡,便在半途中遭大量伏击者的肆意射击。尽管他们拥有当时世界上最新颖的莫里斯横队射击战术,却架不住地形限制与个人层面的战力差距。毕竟,
尼德兰的习惯就是自己出海经商,再用赚来的利润雇佣那些来自
德意志、
英格兰与
苏格兰的专业士兵替自己作战。因此,去往海外的武装人员虽往往以本土来源居多,却在多个层面不如自己随时会遇到的西葡敌手。所以,除45名调头逃跑的幸存者外,其余人都因遭火力压制而被困在原地毙命。甚至还留下了1000多支火枪、长矛,以及足足15面战旗与军鼓。海面上的战舰虽连续开炮2000多次,也没能动摇埃尔米纳城堡的坚固外墙。
此后的许多年里,荷兰武装都不曾再对黄金海岸实施强袭。但葡萄牙人却没能获得任何喘息,反而因亚非拉三地的频频警告而彻底陷入被动。加之自己还要在
三十年战争中拥护西班牙宗主,整体国力便在经年累月的消耗中遭进一步透支。倒是更靠前线的荷兰,仰仗资金丰厚且得道多助的特点,在残酷的战争年代反而愈发繁荣。竖立在黄金海岸的小小城堡,也再度映入战略家们的贪婪眼帘。
公元1637年8月27日,9艘西印度公司的武装商船再临加纳,并将随行运载的800名士兵送上海岸。这次,由汉斯-科恩指挥的远征军,转而绕道从内陆展开进攻。他们不仅有攻城用的火炮,每人还携带了足以支撑3天时间的各类给养。驻守埃尔米纳城堡的30名葡萄牙守军,几乎完全专注于海面上的战舰炮击,从而忽略了真正致命的侧后方向。当荷兰步兵成功推进到名为圣贾戈的山丘附近,才终于遭1000个黑人部落成员的顽强阻击。然而,他们在缺少宗主军官带领的情况下,很快就被对手的连续齐射给逐出阵地。稍后的两次大规模反攻也都以失败收场,让荷兰人成功控制了战区制高点。
此后,科恩又率军渡过附近的一条小河,开始用架好的大炮轰击埃尔米纳城堡。虽然无法摧毁主体建筑,却让炮口大都朝着海岸方向的守军十分难受。经过长达2天的反复折磨。终于迫使里面的葡萄牙人举白旗投降。荷兰人允许他们在解除武装的情况下,乘船到南面的圣托马斯岛暂避。但包括奴隶和黄金在内的主要财物,都将由自己无条件接收。至此,这座预示着葡萄牙帝国崛起的黑非洲第一要塞,便成为了荷兰海上称雄阶段的新晋口岸。
由于埃尔米纳城堡的陷落,
荷兰人成功打入了西非海岸。过去曾资助葡萄牙航海家前行的黄金利润与奴隶贸易收入,继而又将为
阿姆斯特丹的证券交易所贡献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