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耳鸦属
雀形目鸦科一属鸟类
垂耳鸦属(学名:Callaeas):是雀形目鸦科一属鸟类,又叫食蜜雀。分2个物种,北岛垂耳鸦南岛垂耳鸦,它们是新西兰的特有物种,体长38-45厘米,体重218克,寿命20年。具有一幅黑色的面颊,嘴有不同程度的弯曲,嘴基部有大而鲜艳的肉垂,呈蓝色和橙色,体羽多蓝灰色而有光泽。眼睛深褐色,带有灰黑色的眼圈。腿和脚黑色。
形态特征
垂耳鸦体长38-45厘米,体重218克,寿命20年。因其嘴基部有一对下垂肉而得名,在脸颊上有一个醒目的黑色面具,从眼睛的上基部延伸到眼睛周围。从喙底部延伸至喉咙是一对有褶皱的下垂肉:北岛垂耳鸦为钴蓝色,南岛垂耳鸦为橙黄色,在繁殖季节颜色会增强。其中长长的尾巴占身长的近一半。它们全身的羽毛为蓝灰色,腹部比背部要稍浅一些。垂耳鸦的两翼呈蓝黑色,羽缘橄榄褐色。颔骨和下颚之间的肉坠呈亮橙色,长尾部有圆形尖端,并显示出独特的向下曲线,尾羽底部黑褐色,带有深灰色至橄榄色羽缘,尾羽末端呈白色。两性体羽都很相似。
亚成鸟类似于成鸟,但它主要是煤烟灰蓝色的羽毛和粉红色的小垂肉。
眼睛深褐色,带有灰黑色的眼睛。腿和脚是黑色。
栖息环境
生活在新西兰北部岛屿的茂密森林里。栖息于新西兰北岛的特定硬木地区,如生长着罗汉松和各种灌木的森林。它们的巢穴主要置于树木繁茂的沟壑和建在山脊树顶上,树冠覆盖得很好。当觅食时,垂耳鸦主要停留在树冠和上层林木。 垂耳鸦领域性很强,因此需要远足的森林来容纳。根据所占地区的不同,地区大小不一,但平均居住在4-12公顷的土地上。
生活习性
垂耳鸦的叫声和新西兰椋鸟完全不同,是那种令人听了毛骨悚然的“哇、哇”叫声。垂耳鸦的飞行能力较差,主要依赖行走。通常是边走边发出尖叫,以确保其他同类伙伴能够跟上。
垂耳鸦为一夫一妻制,一般理解,雌雄个体喙结构的不同可为两性间相互协作共同觅食带来很大便利,但事实上,垂耳鸦的觅食行为上,并不存在显著的异性间的相互协作现象,因为对两只个体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进行研究,鸟类间觅食的竞争力将大大降低,其获得的结果并不准确,而在自然界真实的生存环境中,觅食上的竞争也有利于整个物种获得更广阔的觅食空间和更强的生存能力。
鸟喙结构的两性异形使垂耳鸦的雌鸟和雄鸟在觅食方式上有根本的不同。雄鸟主要靠它的硬喙啄开树木的表层木质以取得食物,而雌鸟则是使用长喙触及到树木较深的内部以获得食物,如藏在树木中的虫蛹等。对雄鸟头部和颈部的肌肉解剖发现,雄鸟可以将嘴插入腐朽的树木内,靠张嘴将其裂开。垂耳鸦的主要食物包括,昆虫及虫蛹、蜘蛛和小浆果。
分布范围
在欧洲人定居新西兰的初期,南岛垂耳鸦在西海岸从纳尔逊西北部到峡湾地区,以及斯图尔特岛班克斯半岛卡特林斯无有分布。 它们骨头在整个南岛被发现,但波利尼西亚人的燃烧森林使该物种从干燥的东部低地森林中消失。引入的哺乳动物的捕食者和定居者以及森林砍伐进一步减少了它们的数量:到1900年,这种鸟在南岛和斯图尔特岛并不常见,到1960年几乎消失。与北岛物种相比,它们的脆弱性可能是由于它在靠近地面的觅食和筑巢。
北岛垂耳鸦分布于新西兰北岛和大堡礁岛。
繁殖方式
垂耳鸦的繁殖季节通常在11月和2月之间,但在食物丰富的地方,也可以从10月到来年的5月。雌鸟在离地面约2至3米的一棵大树的枝叉上建立一个不成形状的卵巢,呈浅杯状,用苔藓,地衣和蕨类植物衬在里面。由雄鸟搜集和贡献材质,鸟巢是建在茂密的树叶丛中,隐蔽性好,能有效防止天敌的空中猎食。鸟巢直径35厘米左右,每次会产下2至4枚卵,卵粉红色或紫灰色,上面有褐色斑点。18天孵化期由雌鸟单独承担,雄鸟负责给雌鸟打食。孵化后的粉红色的雏鸟和父母共同生活在30至45天,在第一年里,它们必须找到自己的领土,身上的羽毛也会从粉红色变成蓝色。
下属物种
种群现状
该物种在过去三个世纪直到20世纪末,非常迅速地下降,因此被国际鸟盟评为受威胁物种。仅有非常小的有效种群,因为过度的捕食留下了一些亚群与过量的未配对的雄性。然而,国际保护组织计划旨在到2020年恢复至平均1000对,自1990年以来密集的保护工作促使物种数量的增长,比预期的更加迅速,所以这个物种的增长目标正在得到提升。
保护级别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7年 ver 3.1。
极危(CR)——1种;近危(NT)——1种。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9 04:36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