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枝香柏(Juniperus pingii W. C. Cheng ex Ferré)是柏科、刺柏属乔木。树皮褐灰色,裂成条片脱落;上部的枝条斜伸.下部的枝条近平展;小枝常成弧状弯曲,枝皮灰紫褐色;生叶的小枝呈柱状六棱形,下垂,通常较细,直或成弧状弯曲。叶三叶交叉轮生,排列密,三角状长卵形或三角状披针形,微曲或幼树之叶较直。雄球花椭圆形或卵圆形。球果卵圆形或近球形,熟时黑色,有光泽;种子卵圆形或近球形,具明显的树脂槽,顶端钝尖,基部圆。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30米,胸径可达1米以上;树皮褐灰色,裂成条片脱落;上部的枝条斜伸.下部的枝条近平展;小枝常成弧状弯曲,枝皮灰紫褐色,裂成不规则薄片脱落;生叶的小枝呈柱状六棱形,下垂,通常较细,直或成弧状弯曲。叶三叶交叉
轮生,排列密,三角状长卵形或三角状披针形,微曲或幼树之叶较直,下面之叶的先端瓦覆于上面之叶的
基部,长3-4毫米,先端急尖或近渐尖,有刺状尖头,上(腹)面凹,有白粉,无绿色
中脉,下(背)面有明显的纵脊,沿脊无纵槽。
雄球花椭圆形或卵圆形,长3-4毫米。
球果卵圆形或近球形,长7-9毫米,熟时黑色,有光泽,有1粒种子;种子卵圆形或近球形,具明显的树脂槽,顶端钝尖,基部圆,长5-7毫米。
近种区别
垂枝香柏小枝下垂与
小果垂枝柏(学名:Juniperus recurva var. coxii (A. B. Jackson) Melville)相似。其区别在于后者的叶上面有绿色中脉,下面拱凸无棱脊,并在其中下部有细纵槽,有叶小枝不呈明显的六棱形,种子较小、上部常有三条纵脊。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2600-3800米地带,常与云杉类、落叶松类针叶树种混生成林。
垂枝香柏林中国四川省分布区为西南季风区气候,垂直分布幅度位于暖温带至寒温带,干湿季节分明,分布区7月份平均气温大致为18-21℃,1月份平均气温3-6℃,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年降水量1000-1200毫米,雨量集中于6-10月。
四川冕宁县冶勒有较大面积垂枝香柏原始林,主要分布于3200-4000米的亚高山阳坡及半阳坡地带,半阴坡偶见散生于其他针叶林内,阴坡几无分布。其分布呈不连续块状,上接高山草甸,下接冷云杉林。在海拔3600米以下常与冷、云、铁杉组成混交林分,其间垂枝香柏所占成数较低。3600米以上则几乎全为纯林,同时随着海拔升高,林木渐疏,树高亦有下降,在海拔4000米左右已近为灌木状。主要集中于石矿沟、太洋沟、牛场沟、石灰窑沟、采马姑沟等沟坡地带。
分布范围
为中国特有树种,分布于四川西南部及云南西北部。在四川省内分布于九龙、冕宁、越西、雷波、木里、普格、金阳等地,但多为散生;主要见于冕宁冶勒乡、普格海口牧场、金阳高峰乡、越西新风境口等处。
生长习性
胸径生长出现较晚,始现于30年,后至70年为生长盛期,连年生长量最高可达0.20厘米,70-80年胸径连年生长与平均生长相交,相交后生长速度减缓。图中反映出,在130年后,又连续出现连年生长与平均生长相交,此波动可能是受外界因素影响。
树高生长在早期生长极慢,连年生长与平均生长均在50年后始进入生长盛期。连年生长量最高可达27厘米。但生长盛期结束较早,80年后连年生长量急速下降,90年与平均生长曲线相交,此后每年树高生长仅递增4-7厘米。
材积生长在30年逐渐有上升趋势,但波动较大。在连年生长量整个生长过程均较缓慢,但持续时期长,至240年仍未与平均生长曲线相交。反映出有较高的生产量,能形成大材。
主要亚种
主要价值
木材细致,切削面光滑,色泽尤为美观,适宜于作高级家具、房屋建筑、造船、车辆、桥梁、美术工艺、雕刻等用。根材和树基可蒸馆挥发油,用作制皂的香料。可作分布区内森林更新及荒山造林树种。亦可作庭园树。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2004年)——易危(VU)。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0年 ver 3.1)——近危(NT)。
列入《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无危(LC)。
种群现状
垂枝香柏群落在长期生长发育中,随着生态环境趋向中生至湿润方向发展,林分过于郁闭已不适应圆柏林的生长,据2003年调查林木已出现衰退,结实差,林内大径级植株倒伏严重,枯立木多,相比四川省第二森林勘察大队1975年制表标准地数据,林分平均直径已从29厘米下降到25厘米,林分平均高已从20米下降到17米,天然更新不好。仅在冶勒乡石灰密沟、牛场沟(牛场盆子附近)发现少量天然更新苗及幼树,种群数量也仅维持平衡。同时与冷杉林、高山草甸、灌丛因海拔、地形的差异形成镶嵌分布,群落交错明显,当生境进一步恶化,种群数量降低,更替加快。据牛录坡沟垂枝香柏林采伐迹地观察,其上几乎没更新幼苗,箭竹密集,冷杉幼苗较多,顺利演替势将被适应于阴湿生境的冷杉林所更替。
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