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我国水电事业发展很快,坝工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除常规坝型外,重点对碾压混凝土坝和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设计和筑坝技术开展了大规模的研究,其成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在特定条件下建设高坝方面,如复杂地形、地质条件,高地震烈度区,狭窄河谷泄洪等进行过专题攻关;此外,还围绕设计与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了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均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作为关键工程的百色水利枢纽大坝,从建设方案的设计、筑坝技术工艺到一般的技术难题,无一不写满了“技术创新”四字。2001年10月11日,百色水利枢纽大坝工程施工正式拉开帷幕。“创新一点,领先一步”。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和
中国水利水电闽江工程局亮出了工程施工的整体思路。 随着方案的正式实施,一项项神奇的、令业内人士惊叹的速度和纪录不断诞生:2002年3月6日,导流洞出口封堵被拆除;5月28日,上游混凝土围堰基本形成,预截流宣告成功。2003年至2004年的第二个枯水期,浇筑混凝土120万立方米,月产量超过15万立方米,最高日产量创出6900立方米的国内最高纪录。2005年3月主坝具备下闸蓄水条件,8月
碾压混凝土浇筑全线结束。2005年8月26日,百色水利枢纽工程成功实施下闸蓄水。
百色工地方圆数十公里内的岩石均为辉绿岩,大坝施工所需的石料均得取自辉绿岩。辉绿岩密度大、弹脆、弹模高、需水量大,人工砂料级配难以掌握。水电站工程施工如此大量使用辉绿岩,在国内,百色是首例,而且还是应用于碾压混凝土中。为摸清辉绿岩的“脾性”,确保工程质量,总工程师朱国伟与混凝土试验专家等一干人马,不分昼夜,在4个多月时间里进行了上千次试验,终于取得了辉绿岩许多关键性的资料,得出了满足百色主坝施工要求的配合比,保证了主坝混凝土浇筑的进度和质量,并填补了辉绿岩骨料在国内混凝土应用中的空白。
2003年12月2日,全国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交流年会在百色召开。这一天,全面见证了百色水利枢纽RCC大坝所具有的技术含量。2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从事碾压混凝土筑坝应用研究的专家学者在大坝施工现场,听到的不是震耳欲聋的机器轰鸣声,看到的不是人山人海、热火朝天。在2万平方米的大通仓内,只有几十名工作人员配合进行着碾压施工;几台平仓碾压设备在来回穿梭;运输混凝土的数辆大型自卸车进出有序;几名工作人员进行着大型翻身模板吊装作业……“我们的坝工技术的确在与时俱进!”许多老专家不由得发出赞叹声。
2004年1月,中国工程院院士、水电权威专家谭靖夷专程来到工地,对施工中的主坝进行了为期9天的实地考察。老专家的目光是挑剔的,检测是极其严格的,评价也很简短:百色主坝施工水平优良。无疑,这是对百色水利枢纽工程技术人员坚持走技术创新和工艺创新之路的最大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