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分析方法,经济学中广泛运用的分析方法。
解释
“均衡”一词在物理学中原指物体受到不同力的作用之后所处于的相对静止状态,在最基本的意义上,它被认为是“力的平衡”。经济学家将这一概念从物理学引入经济学,经济学中的均衡指经济系统中变动着的各种力量在相互作用之后所达到的“平衡”状态,即相对静止状态。如果没有外界扰动因素,这种状态会持续下去。均衡分析方法是经济理论得以建立的基本分析方法。
分类
其种类较多,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可将它们按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按照均衡的实现方式和调整过程分为:
①静态均衡分析。它讨论什么是均衡状态,以及决定均衡的因素和实现条件,但不考虑均衡状态的实现过程和时间因素的影响。
②比较静态均衡分析。探讨当原有的条件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将原均衡状态与新均衡状态进行比较。它不考虑原均衡状态向新均衡状态的变化过程和时间因素的影响。
③动态均衡分析。考虑时间因素的影响,具体考察在时间变化序列下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均衡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变动过程。
按照均衡被打破后是否能够恢复到均衡状态分为:
①稳定均衡。即一旦经济系统偏离均衡,会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重新恢复到均衡状态。
②不稳定均衡。即一旦经济系统偏离均衡,市场机制的作用并不能使该系统恢复到均衡状态。
按照所分析的市场范围分为:
①局部均衡。分析单个市场或者几个市场的均衡价格问题,该分析方法的开创者是剑桥学派的英国经济学家A.马歇尔。
②一般均衡。分析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市场的供求关系的相互作用,以及在这种作用下所有市场都实现均衡价格的问题,该分析方法的开创者是洛桑学派的法国经济学家L.瓦尔拉斯。
按照经济系统中所有的变量是否能得到调整分为:
①瞬时均衡。研究经济系统中所有的变量都来不及调整的前提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
②短期均衡。研究经济系统中一部分变量可以调整而另一部分变量来不及调整的前提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
③长期均衡。研究经济系统中所有的变量都可以调整的前提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