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断层
近代大地震造成的具有一定规模和连续分布的地表破裂带
地震断层,沿控制地震的先存断层上产生错动,其展布、产状和位移性质与活动断裂带相一致,成为活动断裂带的直接表现,一般7级以上地震都伴有明显的地震断层,个别6级以上(或震源较浅)的地震也出现有地震断层。
描述
近代大地震造成的具有一定规模和连续分布的地表破裂带。又称地震断裂。
纵向
沿地震断层带分布的明显的地质地貌标志有地震断层陡坎(断层崖)、槽沟、鼓包、水塘、堰塞湖、山脊及水系(冲沟)错开、滑坡崖崩、古树错开及倾斜,以及构筑物的错开等。如1739年宁夏平罗8级地震造成的明代石砌长城右旋错开,水平错距1.45米,垂直错距0.9米。
垂向
沿地震断层剖面或开挖的探槽,可揭示出多次地震断层活动的叠置现象,即古地震事件记录。最常见的现象是崩积楔,即当地震断层形成後,断层陡坎上部破碎岩块受重力作用快速堆积在断层陡坎之下,形成的楔形碎屑岩块堆积。再次或多次地震断层活动的结果,常造成一系列崩积楔叠压在断层面之下(逆断层),或沿断层一侧形成与沉积物交错叠置的崩积楔(正断层)。
研究作用
根据对地震断层造成的陡坎、切割的地层、断层泥和崩积楔等的地貌和地质分析,以及采集样品,利用考古资料、碳-14法、热释光等年代测定方法,进一步确定古地震事件的年代,可以恢复和重建古地震年代表,进而对大地震的重复间隔或重复率作出判断。
我国最长地震断层
1920年宁夏海原 8.5级大地震所形成的,长度达230公里,水平位移量达5米,垂直位移量为1米。
唐山地震
1976年唐山7.8级地震的地震断层长8公里,水平位移1.53米,垂直位移为0.7米。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23 20:19
目录
概述
描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