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云(Earthquake Cloud)是非气象学中云体分类的一种预示
地震的云体,是一种假设,即特定类型的云形成和地震活动之间存在关联。然而,这一概念并未被科学界广泛接受或验证,是一个
伪科学概念。中外科学界、地震局和气象局等机构曾多次对此进行辟谣,强调没有有效证据表明云可以用于预测地震,同时也没有对“地震云”的明确分类和界定。
特征
由于“地震云”缺乏最基本的定义表述,只要“看起来奇怪”的云都被划为地震云,所以难以总结其特征。
这类云形成的整个过程都是在大气圈中完成的,而地震发生在岩石圈中,目前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证明,云可以预示地震发生。网上所谓的“地震云”,主要是
高积云与
层积云两种。高积云的出现说明天气很好,层积云的出现代表会有降雨,与地震并没有关联。 此前多地发生级数较低的地震后,网上都出现了“地震云”流言。网络上所谓的“地震云” 其实只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高积云、层积云等,因为这两种云容易形成网状(鱼鳞状)、波状(肋条状)、絮状、透光、放射状、荚状等“怪异”的样子;再加上有时出现在傍晚或早晨,染上了晚霞或朝霞的颜色,就更被疑为“天有异象”了。
而高积云、层积云,包括其它被疑为“地震云”的云,在云的科学分类云的分类中都有其对应的属种,其成因也有科学解释,并不能用以预测地震。
很多人觉得这些云“怪异”,是因为他们很少抬头看云;对于气象专业的观测人员来说,这些“怪异”的云并不怪异,也不罕见。
发展历史
误解古来有之
以为云可以用来预测地震,这样的误解古来有之。
1624年,明朝
天启年间,意大利传教士龙华明和高一志,摘录西欧古籍,写成《地震解》一书,呈送给太宰崧毓。其中第八章“震之预兆”里,预兆五就是“地震云”:“昼中或日落后,天际晴朗,而有云细如一线甚长,震兆也。”
1935年,宁夏隆德县《
重修隆德县志》中也说:“忽见黑云如缕,宛如长蛇,横亘空际,久而不散,势必地震”;
1941年5月5日,黑龙江绥化6级地震前:“伪县府庶务科长看见,在西北天空中有如烟云的三系,其间带有黄色而明亮”;
日本市长将其发展为“学说”
最早提出“地震云”学说的是日本九州大学的真锅大觉,他认为:由于地震之前地热的增高,加热空气,使之上升扩散到同温层,在10000m高空形成细长的稻草绳状的云带。这种“地震云”学说在20世纪 80年代达到鼎盛。
键田忠三郎曾担任日本
奈良市的市长,但他没有任何地质或者气象方面的专业背景。从20世纪40年代,键田忠三郎开始推广“地震云学说”。他说“
昭和23年6月26日,奈良市上空出现了一条异常的云,颜色和形状像一条乌黑的长蛇,横跨东西方向。我当时预报即将发生地震,引起了轰动。两天后,距离奈良160公里的
福井就发生了大地震。”
键田忠三郎用观测地震云的方法来预报地震,坚持了30多年,自称在1948年预报出了日本的三次7级以上地震,在1979年预报出了两次地震。
但是1978年3月,日本地震预知联络委员会(研究地震预报的最高机构)在气象厅召开的例会上,地震专家们肯定地说:“ 奈良市长键田看云预报地震的方法是无稽之谈”“这种不科学的情报只会扰乱人心,引起社会上的混乱”,在研究了“ 地震云” 照片后,他们一致认为,仅仅根据云的丝绸状就同地震前兆联系起来是缺乏科学根据的。日本著名地震学者力武常次也持否定的态度。
地震云在中国的“黄金期”
20世纪80年代,键田忠三郎与日本九州大学的真锅大觉、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的吕大炯,合写《地震云》一书,于1981年在中国出版。
“地震云学说”曾在中国广为流传,甚至一脚踏入了中国科学界。吕大炯曾于1981年在《科学通报》发表过《地震云观测》的论文,并在1982年出版《震兆云霞》一书。
随后几十年,中国和日本民间爱好者做了一些观测,认为“地震云”是地震在酝酿阶段向天空释放的云雾信号。其形态或成一条狭长的云带,人称“飞机云”;或成辐射状的“扇骨云”带;或一条条平行排列的“肋骨状”云。通常出现在早晨和傍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颜色。
科学界认知
“地震云学说”从未被主流科学界所接纳,地质或气象方面的专业人士都曾或委婉或直接地加以反驳,既不是气象学术名词也不是地质学术名词。
气象学家认为,那些所谓形状各异的云多与高空气流活动有关,并不罕见;全球各地的气象站也从未监测到地震之前地表温度有系统性地增温。坊间流传的“地震云”图片大多为中高层的高积云或卷层云。
地质学家则表示,地磁场的改变并非易事,电磁场影响云的分布也缺乏理论支持。换言之,如果可以通过观云来预知地震,人们为何不能直接监测地磁场的异常活动呢?
所谓“地震云”预测的“成功案例”,大多是一个城市出现“地震云”,几天后,相距几千公里外的另外一个城市发生地震。“地震云”假说盛行在中国、日本等国,以东亚地区发生地震的频繁程度来看,这更像是一种“事后诸葛亮”。实际上,全世界每年发生50多万次(平均每天 发生1千余次)可观测地震,其中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仅一二十次。世界各地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所谓的“地震云”,这些云的出现有特定的天气条件和背景,但与是否地震没有必然联系,如果与地震偶遇,那也是正常的巧合。
日本地震预知联络委员会(研究地震预报的最高机构)在研究了“地震云”照片后,一致认为:仅仅根据云的丝绸状就同地震前兆联系起来是缺乏科学根据的。有的人说“地震云”显然是卷云。该会会长东京大学名誉教授荻原尊礼说:“要是做个统计就可了解,云和地震的关系纯属偶然,过去也有许多像这种人一样,把与地震毫不相干的现象联系起来预报地震”。日本著名地震学者力武常次也持否定的态度。
曾任
中国气象局局长、现任
中国地震局局长的郑国光,在接受
凤凰卫视主持人吴小莉的独家专访时指出,科学上还没有对地震云的认定。地震是固态地理的现象,没有充分事实证明地震与天气二者间有内在关联性,也没有证据证明可以通过
卫星云图来预测地震的发生。
2011年,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International Union of Geodesy and Geophysics)年会报告上,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地震中心的Tom Jordan主任针对地震预报做主题报告,指出:高概率的地震预报(也许永远都会是)不可能。
美国地质勘探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USGS)也曾明确表示:地震发生前的某种形态的云出现,与地震没有必然联系。
随着专业科学认知的发展,“地震云学说”已经绝迹于严肃期刊和出版物。但它在民间依然拥有广阔而深厚的土壤。迄今为止,很多人依然相信看云就能预测地震,而一些民间“地震云专家”也依然在矢志不移地发布自己看云预测地震的消息,并拥有一定数量的信徒。
被误认的案例
20世纪80年代,一些发表的“地震云研究”认为,地震云共有三种类型:条带状、辐射状、干涉条纹状,并且附上了照片(《初论地震云》,自然杂志,1986)。尽管年代久远,照片模糊不清,但依旧可以辨认出这些“地震云”,其实在云的科学分类中都有对应种属,而且很常见。
条带状
“条带状地震云”,其实是
荚状层积云或者
荚状高积云。
辐射状
干涉条纹状
误传实例
比如2016年2月17日下午,江西婺源出现的这种云,被说成是地震云,引起一阵恐慌,但这实际上是波状层积云。
2010年1月7日潍坊,也说有地震云,这还是波状层积云。
2017年7月28日,长春刷爆朋友圈的“地震云”,其实是
透光高积云。
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网上流传的西安“地震云”照片,实为辐辏状层积云。
真相
“命中率高”原因
“地震云专家”能长盛不衰,其中一个很具迷惑性的“证据”,这就是高命中率。
比如,他们列举:
中国512汶川大地震的前3天,在山东临沂出现“绳纹状的地震云”。
中国四川雅安地震的一周前,杭州上空出现“地震云”。
2008年6月1号巴士海峡地震前一天,合肥出现“地震云”。
2009年6月21日 18时左右广西思县上空出现“七彩祥云”。6月25日早上5:09台湾花莲市发生5.3级地震。
2015年6月29日上午,山东威海乳山市西南方向出现大片鱼鳞状地震云,7月1日晚乳山市发生3.1级地震,大约一小时之后又发生了一次余震。
说几个例子,很多人会觉得命中率很高,从而对其深信不疑。
很多人总以为地震很罕见,能“命中”几次就是神算子了。其实这是个误区,事实上地震每天都发生。据统计,全球平均每年发生500多万次地震,每天都要发生上万次。仅大于5级的破坏性地震,全球每年发生1000次,差不多每天都得发生两三次。也就是说,任何人随口说句“全球会发生5级以上地震”,都稳赢不输。更何况一些“地震云专家”还把时间放宽到一个月以内,很容易做到“次次命中”。
民间“地震云理论依据”
“地震云专家”们还提出了一些“理论依据”,试图从物理、大气科学、地质学的角度来证明地震云的“科学性”。如:
1、热量学说:地震即将发生时,因地热聚集于地震带,或因地震带岩石受强烈引力作用发生激烈摩擦而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从地表面溢出,使空气增温产生上升气流,这气流于高空形成“地震云”,云的头端指向地震发生处。
2、电磁学说:地震前岩石在地应力作用下出现“压磁效应”,从而引起地磁场局部变化;地应力使岩石被压缩或拉伸,引起电阻率变化,使电磁场有相应的局部变化。由于电磁波影响到高空电离层而出现了电离层电浆浓度锐减的情况,从而使水汽和尘埃非自由的有序排列形成了地震云。
3、核辐射说:早期核物理学家使用云室(cloud chamber)探测核辐射,利用纯净的蒸气绝热膨胀,温度降低达到过饱和状态,这时带电粒子射入,在经过的路径产生离子,过饱和气以离子为核心凝结成小液滴,从而显示出粒子的径迹,可通过照相拍摄下来。地球的大气,其实可以看做是一个简陋的云室,当地球内部产生辐射时,大量穿透力极强的离子穿过地壳进入大气,在适宜的条件情况下,水滴沿辐射轨迹凝聚成云,这就是所谓的“地震云”。这个假说出叫“地震的核爆炸假说”。
4、
氡气成因说:正常存在于地层中的由多种带电荷的
放射性同位素组成的氡气,受板块运动的挤压下,其正常释放到大气中的数量会在板块应力累积和地应力突变时,发生跳跃式的变化,这种变化会在大气层中与游离水分子产生宏观的云室效应,就是人们看到的地震云,地震云实际上是地氡的释放轨迹。地氡是地震常规检测的指标元素。由多种带电的放射性同位素构成的氡气具备云室效应和地震前氡气的突变都是实测证明了的,地震云是由有板块运动导致的氡气过量集中释放,在大气中和游离的水分子形成宏观的云彩(云室效应)。
这些所谓的理论依据,虽然角度不同,又夹杂很多专业或晦涩的词语,但基本思路都差不多:在地震前的“孕震期”,大地积蓄很多能量,这些能量会以“地热”“波动”“振荡”“次声波”“电磁辐射”“高能水汽”“带电粒子”…等形式,从“断裂缝泄射出地表”“上逸到空中”,影响云的形状,出现怪异的地震云,之后就会发生地震。
这些专业词汇乍一听挺唬人,其实经不起科学验证和推敲。现如今,地球上从地表到高空已经密布各种的监测仪器,无论是能量、波动、振荡、水汽、次声波、电磁辐射……都能被精准地监测到。假如在地震前,它们真的从地下冒出来、再到达天空、再体现到云的形态上,那所有这些仪器,不可能全都无动于衷、监测不到任何异常数值。也不可能反而要等它们折腾到云上去,再由人眼来辨认。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表示:科学结论的必备因素,1是大量的相关联的观测事实,2是对关联的大胆假设,3是对关联的小心求证,4是对关联的再验证。而诸多“地震云学说”,可以说只具备了2(假设是大胆了),却选择性忽视了1(“地震云”预报的成功率,往往建立在其对预报精度几乎不作要求的基础上),完全无视3和4(没有求证和验证)。基于此,“地震云”预测地震是伪科学。
心理需求
有心理学家用“心理聚焦效应”来解释:当人们遭遇诸如地震这样的重大事件后,往往会反复回忆起事件发生前经历的所有细节,并倾向于认为这是“罕见和异常”的。其实这些“罕见和异常”经常发生,只不过平时人们都不会去特意观察和记忆罢了。那些看似怪异的“地震云”,也是这个道理。
波状层积云、
透光高积云、
絮状高积云…这些其实都是很普通和常见的云,每天都在世界各地出现。但当它碰巧出现在某次地震之前,则会被人不自觉地赋予特殊的“天兆”含义。
在地震这样恐怖又突然的天灾面前,人类显得太过于渺小和无力,所以古往今来,人们都希望能有一种简单直接的方法(比如看云),来预先判断地震的出现,能让人们有机会逃脱厄运。正是由于满足了人类的这种心理需求,“地震云理论“永远都会有追随者。
当心谣言
2017年8月,
8·8九寨沟地震发生后,西安、郑州等地部分网友在网络纷纷晒出“地震云”的照片,称“地震云”能够预知地震的发生。而
四川省地震局8月4日援引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李汀的文章表示,“地震云学说”从未被主流科学界所接纳,地质或气象方面的专业人士都曾或委婉或直接地加以反驳。
中国气象局也曾表示:没有充分的事实证明地震与天气二者之间有内在关联性,也没有证据可以通过卫星云图来预测地震发生。
所以,地震云与地震本身并没有什么关联。倘若有网传“地震是因地震云而起”,人们不应当相信,更不应该传播。
相关新闻报道
人民网北京8月14日电 近日,我国四川省九寨沟县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州精河县都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地震灾害,这两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立即引发了网友热议,朋友圈源源不断地涌出一批“事后诸葛亮”们,声称各地民众碰巧拍摄到的“放射云”“排骨云”“鱼鳞云”就是能够预测地震的“地震云”。那么,“地震云”真的存在吗?
据四川省地震局报道,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李汀表示,“地震云学说”从未被主流科学界接纳,地质或气象方面的专业人士都曾对此加以反驳。而中国气象局也曾表示:没有充分的事实证明地震与天气之间具有内在关联性,所以并不能通过卫星云图来准确预测地震发生。
据大河网报道,那些看似怪异的“地震云”,如波状层积云、
透光高积云等,其实只是很常见的云,只不过碰巧出某次地震前而已。以透光高积云为例,据中国江西网报道,透光高积云就是市民看到的“排骨云”“鱼鳞云”等,其特点是云层较高,云块较薄且轮廓分明,有扁圆形状、瓦块状、鱼鳞片状或是水波纹的密集云状,成群、成行、成波状排列,云块间通常有明显缝隙,即使无缝隙,云块边缘也较明亮,一般存在于高空。透光高积云是强冷空气到来时,可能会出现的一种云层,它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变为降雨云团,俗话说:“天上鱼鳞鳞,地上雨淋淋”,指的就是这种云,所以透光高积云只是一种非常普通的云,当然它也并不能作为预测地震的依据。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老师赵克常在接受人民网科技频道采访时还表示,“网络上有成千上万条关于预测地震的信息,从概率上说,因为基数比较大,所以可能会出现报对的情况,但这也只是恰好而已,并不能作为预测地震的依据。”日本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副教授酒井慎一在接受人民网科技频道采访时也表示,地震发生前的确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但很难证明这些现象是否为地震的前兆,而且以科技水平,地震预测尚处于研究阶段,要准确预测非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