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附属中学
北京市公立中学
中国地质大学附属中学是一所拥有一千一百余名师生员工的区属公办完全中学。自1960年建校以来,历经六十四年的传承积淀,在“自信、自律、自主、自强”校训的引领下,形成了特有的“课上无乱、课下无嚷、校园无脏、水电无费、公物无损、语言无‘忌’、考试无弊、作业无抄、行为无‘禁’、吸烟无人”的“十无”校风、“严谨、求实、爱生、善诱”的教风和“文明,懂礼,守纪,勤奋,求知”的学风。学校连续十年荣获海淀区“科技示范校”,多次评为海淀区中小学课外活动先进集体。
学校校徽
设计者:杨复兴(历任校长)
校徽是一所学校简约而庄重的重要标识之一。
我校原校徽的基本图案是由校名简称“地大附中”四字中每个字汉语拼音“dì dà fù zhōng”的第一个大写字母(D、D、F、Z)变化组成。
整幅图案犹如一部地质勘测钻井平台。寓意着“地大附中”与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历史渊源,象征学校源自北京地质学院
整幅图案又像一架天平。寓意着“地大附中”公平地善待她的每一位学子,关注她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学校依法办学,教师依法执教。整幅图案还似一架飞机的正面图案。寓意着“地大附中”和她的学子们将不懈奋进、努力向上,和祖国一起腾飞。
校训简介
撰文:赵学华,杨复兴
“四自”校训,是地大附中半个世纪奋进精神和过程的体现,是对新中国地质工作者优良品质和崇高精神的传承,是全校师生员工始终追求的人生境界,是地大附中人对待人生、工作和学习的态度。为延续这种精神和态度,特立此训,以示后人。
相信自己,我能行
自信,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基础。“人不是由命运主宰的。人的心理作用能够对运气的好坏产生很大的影响。”坚信“我能行”,坚信在这里,只要发挥自身优势、不懈努力,就一定会获得成功与进步。做一个自信心强的人。
严于律己,我必行自律,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保障。“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我约束,严于律己,自觉遵纪守法,珍爱时间和生命。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之美德。做一个严于律己的人。
主动发展,我要行
自主,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条件。“一个人想成为什么人,他就会成为什么人。”脚踏实地,自觉求知学习,自觉健身强体,自觉维护公共利益和秩序。做一个主动发展的人。
自强不息,我前行
自强,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动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勇往直前,不怕挫折和困难。勇于克服缺点、修正错误。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不懈奋进。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
学校校歌
作词:杨复兴 作曲:李金祥
大地迎春,更新万象,地院南麓,校旗飘扬。
秉承地质的精神,置身在祖国的怀抱。
我们是共和国的公民,为国家富强而成长。
我们是地大附中的学子,自信、自律、自主、自强,团结向上!
绿树成荫,阳光普照,书声琅琅,喷泉欢笑。
秉承地质的精神,置身在祖国的怀抱。
我们是共和国的公民,为国家富强而成长。
我们是地大附中的学子,自信、自律、自主、自强,团结向上!
我们是共和国的公民,为国家富强而成长。
我们是地大附中的学子,自信、自律、自主、自强,团结向上!团结向上!
(学生唱)
大地迎春,更新万象,地院南麓,校旗飘扬。
秉承地质的精神,置身在祖国的怀抱。
我们是共和国的执教,肩负着民族的希望。
我们是地大附中的教师,自信、自律、自主、自强,团结向上!
绿树成荫,阳光普照,书声琅琅,喷泉欢笑。
秉承地质的精神,置身在祖国的怀抱。
我们是共和国的执教,肩负着民族的希望。
我们是地大附中的教师,自信、自律、自主、自强,团结向上!
我们是共和国的执教,肩负着民族的希望。
我们是地大附中的教师,自信、自律、自主、自强,团结向上!团结向上!
(教师唱)
学校历史
地质附中
1.1959年9月,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当时“八大学院”之一的北京地质学院筹建中学。
2.1960年9月学校建设一期工程完工,并于当年在全市招收初中毕业生就读高中;学校由当时的北京市教育局和北京地质学院共同管理,校名为“北京地质学院附属中学”,简称“地质附中”。
3.1961年至1962年间完成了二期工程建设。
地大附中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学校交由海淀区人民政府承办和管理,并扩展为初高中学生兼收的完全中学;由于北京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等原因,1995年夏,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附属中学”,简称“地大附中”。
历史的学校
1990年至1998年,学校自筹大笔资金,进行了大面积改建。
学校现有初中、高中教学楼、综合实验楼、综合办公楼各一座,两栋教师住宅楼,一座简易教师宿舍楼,植物园地及绿色长廊;标准塑胶环型跑道的运动场,篮球、手球场、乒乓球台等体育设施,还有室内体操健身房等。校园九、十月最美,葡萄串串,藤罗满架,绿树成荫,喷泉泛花。55周年校庆
2015年,学校举行了隆重的校庆仪式。
2024年4月,海淀区教委宣布:中国地质大学附属中学由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承办,纳入清华附中教育集团。
学校设备
学校教育教学设施齐备,拥有电子互动教室、演播厅(具备数字影院院线播映许可证)、书法教室、继红堆绣工作室、渝鸿心理咨询室、定向越野专业教室、舞蹈教室、体操房等特殊专业教室。
同时,我校现有一座16米高的国际标准的室外攀岩墙,是目前海淀区公办学校里唯一一所拥有正规标准室外攀岩场地的学校。我校不仅有攀岩运动队,还向全体学生开设了攀岩特色课程,聘请攀岩运动教授和专业的攀岩教练员作指导。
校风校纪
校风
“十无”校风:课上无乱、课下无嚷、校园无脏、水电无费、公物无损、语言无“忌”、考试无弊、作业无抄、行为无“禁”、吸烟无人
学风
文明、勤奋、求真、创新
教风
严谨、求实、爱生、善诱
成绩
学校已经连续15年犯罪率为零。
桃李满天
学校已累计有近两万名初高中毕业生走出了校门,他们当中不乏工作在国家建设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也有战斗在航天事业上的国防科技工作者,还有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和影视文艺界明星。学校每年平均有近150人次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约占全校学生的15%;学校已连续九年荣获海淀区“科技示范校”,多次评为海淀区中小学课外活动先进集体;学校还是中国青少年科普“示范学校”、“无烟学校”;全国EPD课题实验学校,(国家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基地,海淀区(初中)课程改基地校、海淀区实施高中新课程样本校。北京市哲学与社会科学“十五”和“十一五”规划课题“友善用脑”实验学校。
教学理念
宗旨和方法
地大附中以“求精创优,办人民满意的精品学校”为宗旨,引进新西兰著名教育家克里斯蒂的“友善用脑”教育理念和方法,全面构建“友善用脑”学校教育场,推进素质教育和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夯实基础、苦练内功,精心打造这块国字头学校品牌,并已初见成效。
教学成果
2004年该校高考理科状元骆伍巧同学以632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
2005年高考,该校在继续保持文科班成绩连续多年各项指标全面超市区、文理科高考总升学率连续多年80%以上的同时,在高一入学分数仅有两人本科上线的基础上,送入大学本科41人,在全海淀区1万7千多名应届考生中平均排名前进了2200余名;
在同样生源基础的情况下,2006年高考,大学本科上线49人(比入学增长24.50%);
2007年又增加到59人;
2015年,158人参加高考,129人上线,本科率达81.6%,其中14人过一本线,4人总分超600。
白雪松以616分摘得校级文科头名,凭借147分的数学成绩同时获得单科第一。魏安娜以631分摘得校级理科头名。
2016年,地大附中继2015年高考本科率首度突破80%、4人在600分以上后,2016年高考再创佳绩。
在“本科苗”为零的情况下,2016年地大附中本科上线率为79.2%,其中理科本科上线率为81.72%,文科本科上线率为75%。
学校理科最高分611分,全市排名6812名;第二名599分,全市排名8634名;文科最高分605分,全市排名2623名;第二名592分,全市排名3457名。
2016年高考,该校学生增值情况喜人,比如,陈琪同学2013年中考分数为455分,海淀区排名9693位,2016年高考611分,在海淀区理科排名为2727位;郑怡然同学2013年中考分数为451分,在海淀区排名9968位,2016年高考分数为592分,在海淀区文科排名为997位。
发展历程
对教育事业和社会和谐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突出体现了学校的教育加工能力,受到区教委的充分肯定和表扬。2004年以来,学校不断取得进步和成绩。
2005
2005年4月,区教委特批准该校举办初中“友善用脑”综合课改实验班,这是北京市第一个“友善用脑”实验班,也是海淀区唯一一个由非示范高中校举办的初中课改实验班。
2006-2007
学校荣获了海淀区课堂德育先进校、海淀区科技教育示范校、海淀区创建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海淀区2004、2005、2006年文明单位;北京市健康促进学校(首批)、北京市青年志愿者杰出服务集体、北京市文明礼仪示范校、北京市网络德育一等奖;尤其是2006年底荣获海淀区“和谐学校”建设样板单位并获得由中共海淀区委、海淀区政府颁发的“和谐宝鼎”。仅2007年一年,学校荣获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北京市文明单位、北京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北京市城镇地区中小学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先进学校、海淀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海淀区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学校、海淀区平安校园等十五项集体荣誉。
2016-2018
学校是海淀区教委第一波“新优质”学习创建工程入围学校;中国教育学会“教与学方式”台湾教育博士长期跟进;北京市首个“书法教育特色校”挂牌学校;海淀区首批英语学科教研基地;北京市九所大学办附中校之一;海淀区“德育专题教育三星级学校”、“北京市团建十佳创建标兵学校”。中国传媒大学凤凰学院语言艺术示范校及凤凰教育研究院青少年传媒素养教育实践基地。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师87名,其中省市级骨干教师4名,市级以上优秀教师4名,区优秀知识分子3名,区名师工作站成员3名,区班主任带头人2名、区学科带头人11名,区骨干教师19名,硕士学位教师20余名。研究生课程班结业的教师占40%以上;40余名教师赴国外参加国际性教育培训,70%以上的英语教师获得北京教育考试院与伦敦三一学院英语口语九级以上证书;60%以上的教师承担国家级或市区级研究课题,40%以上的教师在全国、地方出版、发表论著,大批教师论文获市区级以上奖励。在2009年“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优秀成果展评活动”中,我校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14项,二等奖13项;学校被授予“德育工作创新先进学校”荣誉称号,并获集体一等奖。2015年度学校获得海淀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11项课题立项;2016年度学校又有6项课题获得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13项课题获海淀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充分显示了学校教师不凡的水平和能力。
校园周边
近年来,学校关注学生三年成长,以校本课程促学生个性发展,全面构建“友善用脑”学校教育场,夯实学生的学业基础,精心打造学校品牌,已初见成效。学校至今已包揽包括课改先进校、教育科研先进校等在内的所有区级奖项,并于2010年被批准进入北京市高中特色校建设项目序列。学校科研成果《友善用脑研究与实验文集》、《全脑教学理论与实践》由地大出版社出版,并获市区一等奖。北京市实施高中新课程以来,学校“男生女生课堂”、“国学”、“律法人生”、“中学生人生规划与职业生涯指导”和“堆绣”等校本课程独具特色,课改工作成效显著。其中“堆绣”(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代表学校进行了区级高中特色校项目展示交流活动,并于2013年底在市里进行了教学成果展。北京电视台、北京晚报、北京考试报等媒体多次报道学校课程改革的独特探索。
所获荣誉
2020年9月25日,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
首席教师
1.李安萍(已退休)
女,汉族,1956年4月出生,1975年1月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中教高级教师。校骨干教师。
主要工作业绩
在历届中考中,所任教的班级成绩保持了本届本学科最好成绩,平均分和及格率超区或单项超区。在地大附中做过24年的班主任或年级组长的工作,带过的班多数是优秀班集体。在做年级组长工作期间,工作勤奋踏实,坚持早来晚走,顺利完成了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
主要学术成就
在《北京青年报》、《北京教育》、《中小学数学教学》、《几何画板实验通讯》、《友善用脑通讯》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过文章。论文曾获得过全国三面向教育成果一等奖、第五届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成果二等奖、第八届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成果一等奖、中国基础教育回顾与展望全国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北京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优秀论文二等奖、海淀区首届青年教育科研优秀论文二等奖、海淀区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等。与计算机教师合作出版了《少年电脑教程》一书。在全国学习科学研究会举办的友善用脑实验课做课评比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主要荣誉奖项
曾获得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先进个人、北京市紫金杯优秀班主任一等奖、北京市中小学优秀德育工作者、海淀区教育系统先进青年教师、海淀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先进个人、海淀区教育系统优秀教师、海淀区教育系统优秀辅导员、海淀区优秀班主任、海淀区中学班主任带头人、海淀区中学骨干教师等称号。
2.马长水(已退休)
男,汉族,1954年3月出生。1971年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校地理学科带头人、史地教研组组长。
主要工作业绩
从教40年来,热爱教育事业,治学态度严谨,以学生的发展为教育目的,认真履行教师职责,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对学生的前途负责。一直工作在教学一线,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多年担任高三地理教学工作,教学方法独到,深受学生好评,所授课班级的地理学科高考、会考成绩优秀。
主要学术成就
在教学中勤于钻研,在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坚持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具有崭新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中开展版图式、问题式和探究式教学,探索社会热点与学科的结合,深入研讨历年高考、会考的趋势和走向,形成了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主张用开放民主、张扬个性、学以致用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现代人才。
主要荣誉奖项
近四十年来,由于持之以恒、孜孜不倦的对地理教学的深度探讨,教学效果十分显著。每年在地理高考和会考的辅导教学中均取得超市区平均分、及格率的优良成绩,并由此获得学校的表彰和奖励。被北京市海淀区批准为首批破格高级地理教师、校骨干教师、校学科带头人。在长期担任教研组长的工作中不仅很好的团结本组的教师积极参与教研和教改活动,而且以长期积累的教科研能力来指导和培养青年教师,为本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做出贡献。
3.王玉萍(调任海淀实验中学任党委书记)
女,汉族,1968年10月出生,1990年7月参加工作,硕士研究生学历,中学英语高级教师。海淀区学科带头人,北京市级骨干教师。中共北京市海淀区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
现任,地大附中副校长、党支部委员,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英语兼职教研员、中心备课组成员、海淀区名师工作站英语组导师,《北京市高中办学条件标准细则研究项目》英语学科专家组成员。自2007年起,多次担任海淀区中学高级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英语学科评委和初中教师任职资格英语学科评委等。
主要工作业绩
潜心研究课堂教学,且成效显著。所任教班级2008年中考优秀率超区31个百分点。多次承担公开课任务,如09年承担校内公开课3节,区级公开课一节,并接待区内数名高二英语教师来校随堂听课一周。
多次承担区教材教法课或专题发言、专题讲座任务
多次为校内外教师指导公开课、研讨课等,如2007年4月-6月任备课组长,负责市级教师培训示范课的教学设计、试讲、研讨、实录、课后反思、反思总结等等;2007年12月为北师大(版)教材全国实验区经验交流研讨会指导一节研讨课。
多次参加区课改新教学实录活动,为校内外多位英语教师评课
指导学校教科室带领教师认真开展“友善用脑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市级子课题的研究,提出“教学场”的观点和“时段教学”模式,有效推进了课题研究。
主要学术成就
英语课堂教学设计获海淀区一等奖、北京市一等奖和三等奖(含录像课)等。
英语教学论文曾获海淀区二等奖、友善用脑课题组二等奖、市“京研杯”征文二等奖、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论文一等奖、“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论坛”一等奖等。并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小学外语教学》2008年第4期发表文章。
课改论文获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试验论文一等奖。
德育论文获第八届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优秀成果展评活动特等奖。
校本课程《律法人生》获海淀区“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
《友善用脑实践研究文集》和《全脑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副主编。
主要荣誉奖项
海淀区中学创新教学管理优秀奖、海淀区教育科研管理创新奖,多次被评为海淀区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多次被评为校级以上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被授予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
4.田军
男,汉族,1967年3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省级骨干教师,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主要工作业绩
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教学第一线,从事高三数学教学十几年,在教学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总结出自己适合学生的独特教学方法,可以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成绩。在历年高考中,所任教班级的数学成绩排名一直在区域的前列,受到学校和家长的好评。05年加盟地大附中任教后,开始历任高三文科数学教学。在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本校学生情况,潜心研究北京卷和考纲,帮助学生抓住高考试题的脉络。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在06、07、08、09年的高考中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主要学术研究
积极参加学校和区里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尤其是积极参与学校友善用脑的课题组活动,在教学中适时使用友善用脑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师生互动活跃,提高了课堂效率。积极撰写教学论文,《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在解高考题中运用》、《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初探》等文章获得一等奖。
主要荣誉奖项
曾获得:市和盟教学能手、市名教师、市优秀教师等荣誉;获得:本校学生心目中的十佳教师等光荣称号。
5.董欣璇
2007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英语专业。自毕业起,一直从事中学英语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曾担任海淀区首届“内地新疆高中班”班主任工作,在学生培养上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参加工作9年以来,始终教育教学双肩挑,其中任教初三1年,高三6年,并连续6年承担高三班主任和英语教学工作。
主要工作业绩
曾连续6年担任高三毕业班班主任;多年辅导高中英语会考、高考,教学成绩突出。善于使用小组合作制进行班级管理,挖掘学生潜能,鼓励学生遇见全新的自己。
主要学术研究
教育教学之外的时间,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撰写多篇论文分获北京市、海淀区一、二等奖项,承担多项市级、区级、校级课题研究。论文《聆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获北京市第七届“京研杯”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高中后的多元出路》在“2015年北京市高中生涯课程教材实验项目”海淀区子项目的课例征集中荣获一等奖。负责的“基于微信平台的班级管理策略研究”课题被立项为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十三五”重点课题。
主要获奖荣誉
所带班级多次荣获海淀区“优秀班集体”称号。曾获北京市“四有教师”,“紫禁杯优秀班主任”,“学生最喜爱的班主任”,“综合评价先进个人”;海淀区“三八红旗手”,“青年岗位能手”,学院路学区“五四青年才俊”等荣誉称号。从2011年起至今,连续6年获得校级“十佳教师”,“优秀青年教师”,“优秀班主任”,“常态课验收优秀奖”,“教案展评优秀奖”,“班级管理成效奖”,“会考、高考辅导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
地图信息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26 13:49
目录
概述
学校校徽
校训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