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槽地台学说
大地构造学说
传统的大地构造学说之一。1859年美国地质学家J.霍尔、1873年J.丹纳提出地槽(初译为地向斜)的概念。1885年奥地利地质学家E.徐士、1900年法国地质学家E.G.奥格把地壳划分为地槽和地台两种基本构造单元,以后逐渐形成了地槽-地台学说。该学说从诞生之日起至20世纪60年代,该学说一直在大地构造学说中占据着统治地位。
学说内容
地槽-地台说认为,地壳运动方式以垂直运动占主要地位。根据地壳各个地区在升降运动、沉积建造、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方面的差异,槽台说把地壳划分为相对活动的地槽区和相对稳定的地台区,以及介于其间的过渡区。地槽经过发展也可以转变为地台。该学说对褶皱山脉的演化过程及展布规律、地壳演化阶段、成矿作用方式及过程等,都作出了有根据的解释,但对地壳的水平移动,特别是水平错动,缺少充分的解释。其整个观点是固定论的,即地壳各部分的相对和绝对的地理位置从地壳形成以来基本保持不变,这和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活动论观点恰好相反。而且,该学说只是根据大陆壳的各种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得出的认识,缺少大洋壳的材料及其发展情况的论证,因此,该学说不像板块构造说那样具有全球构造的观点。
地槽
地壳上的强烈构造活动带。地槽地台学说中地槽与稳定的克拉通地台构成地壳的两种基本构造单元。曾译为地向斜。
地槽是地壳上最活动的构造带,其特征表现在:①形态上呈长条状分布于大陆边缘或两个大陆之间,长度可上千公里,宽可达数百公里。在地槽发展的晚期,剧烈的造山运动使地槽褶皱成山。世界上一些著名的造山带,如阿巴拉契亚、阿尔卑斯、安第斯、喜马拉雅、秦岭-昆仑等,其前身都是地槽。②特定的沉积建造和建造序列。如硬砂岩建造、硅质-火山岩建造、复理石建造、磨拉石建造等。其沉积物成熟度低,厚度变化剧烈,空间上往往成楔状体或凸镜状体。③广泛强烈的岩浆活动。一般规律是早期海底细碧-角斑质火山喷发,中期中、酸性深成活动,晚期高位切割型花岗岩到后期大陆溢流玄武岩。④构造变形强烈。以遍布的紧闭线形褶皱和多层次逆冲-推覆构造区别于地台的近水平产状地层或断续的短轴褶皱。⑤受造山运动强烈挤压和热影响发生大规模区域变质作用。⑥具有成矿专属性,如与中酸性侵入活动有关的铜、铁、钨、钨钼矿,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铬、镍矿,以及稀有金属矿等。⑦地球物理场具有呈条带状分布的重力和磁异常以及高热流值的地热分布。
地台
大陆上自形成以来未再遭受褶皱变形的稳定地区。又称陆台。1885年由E.修斯提出。在地槽地台学说中,地台是与地槽相对应的地壳稳定构造单元,以含有未变质的沉积盖层区别于地盾
结构
地台具有双层结构,由上、下两个构造层构成。下构造层称基底,由前震旦纪或前寒武纪的巨厚沉积岩系与火山岩组成,构造复杂,常伴有深成岩侵入及广泛的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花岗岩化作用,从而使沉积岩与火山岩受到大面积的中、深变质作用,也称结晶基底。如果变质程度浅,混合岩化作用和花岗岩化作用不发育,沉积岩与火山岩只表现出复杂的褶皱、断裂,则称褶皱基底。基底岩石建造序列属地槽型。上构造层称盖层,由震旦纪或寒武纪以来的沉积岩系组成,其厚度一般不超过1000~2000米,具有反映地壳较为稳定的条件下形成的地台型建造序列。盖层与基底以角度不整合接触(见不整合)。
特征
①形态上呈等轴状,面积一般超过数十万平方公里,非洲地台达2000万平方公里,地貌反差小;②沉积建造多由高成熟度、分选良好的浅海或陆相地层组成,厚度不大但分布广泛,地层成席状体,对比性良好,有石英砂岩建造、铝土-铁质建造、碳酸盐建造等;③岩浆活动微弱,以大面积的陆相溢流玄武岩为特征,如西伯利亚通古斯暗色岩、扬子地台的峨眉山玄武岩等;④构造变形弱,多发育短轴背斜和盆地;⑤盖层未经受区域变质作用;⑥盛产石油、煤等能源和其他沉积矿产。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6:01
目录
概述
学说内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