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文学
研究地球表面自然面貌及其成因结构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地文学是指研究地球表面自然面貌及其成因,结构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概念
地文学是指主要研究地文(地形)的区域特征,划分自然区( 地形区),并揭示地文( 地形) 发育( 地文期)的学科。
发展简史
1650年瓦伦纽斯提出特殊地理学概念时,大致分为天文、地文,人文特征3个方面内容。地文特征即在每个区域内观察到的位置、形状、大小、地形、水文、植被、肥沃性、矿物与土壤、动物等,故相当于区域自然地理学。美国曾称自然地理学为地文学。19世纪后半叶,专门的地形形态描述及形态及成因探讨开始出现,如1877年赫克斯利(T.H Huxley)的《地文学》著作出版。
迪金森(R.E.Dikinson)指出地文学概念曾由阿·彭克进行过论述。阿·彭克曾于1894年发表《地表形态学》一书,讨论了地球形态的数量测定和有关地表形成的过程;分类研究了一些外表相似的有联系的地表形态。特别着重于描述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以及各个区域内各相似形态的地理位置与组合情况。其分类系统的基础是形态而不是过程。彭克在这部书中首先提出地貌学(或地形学)这一名词。
中国清末民初的地理学家张相文于20世纪初年曾编著《地文学》以普及自然地理知识。帕萨格(S.Passarge)于1912年发表《地文形态学》一书,主要涉及地面重复出现的形态辨识和描述。故亦可认为地文学与早期的地貌学是同义语。
研究对象
地文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的构成、组成要素、范围和边界和基本特征。
研究内容
地文学主要的研究内容是:①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和动物界等)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②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动态过程,从整体上阐明它的变化发展规律;③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自然地理分区和土地类型的划分,阐明各级自然区和各种土地类型的特征和开发、利用方向;④参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评价;⑤研究人为环境(受人类干扰、控制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特点、发展动向和存在的问题,寻求更合理的利用和改造途径以及整治方法。
学科特点
地文学是地理学科科目之一。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课程设置中,这一学科曾有“自然地理”、“地学”、“地球科学”等名称,教学内容大体类同,主要为:与地球有关的天文知识,地球上的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基础知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4:57
目录
概述
概念
发展简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