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跷
载歌载舞的传统民俗舞蹈
地平跷产生于河北省顺平县,流传遍及满城、望都等邻近诸县,是一载歌载舞的传统民俗舞蹈。它源于“寸跷”(即脚踩矮跷),经老艺人翼连三、邓金河等人长期实践,于抗日战争时期,放弃踩跷而改为双脚着地而舞,将踩跷时自然显现的颠、颤化为有意识运用的舞蹈韵律,并且根据不同行当的身份、年龄,创造出符合其个性的多种颠、颤步法,但仍保持踩跷动律、神韵,从而构成地平跷的艺术基本风格。
艺术特点
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地平跷表现形式灵活多样,既可沿袭寸跷的传统形式反映旧时风貌,又可以崭新的形式表现时代生活。
表演
其传统表演形式有二:在进行中表演时叫做“踩街”,以红火、整齐为准;在固定场地表演时叫做“打场”,以歌舞并重为特点,并加入一些情节表演。 地平跷在表现传统形式时,一般由8至10人组成一个舞队。其中“老追” 1人、“老坐子” 1人、“挑趟” 2人、“姑娘”4至6人。老追扮如方中丑,执蝇帚或布掸子,是舞队的喜剧角色。老坐子扮如青衣或彩旦,端庄中含泼辣,与老追为一对,在场上表演双人舞。挑趟扮如短打武生,执霸王鞭,勇武矫健,潇洒飘逸。姑娘均扮如花旦,左手执绢,右手执扇,矫健欢快,翩翩起舞。“地平跷”旧时为男扮女,现已变为少女的集体舞,并以其独特的风貌,成为河北最具特色的四大传统民间舞蹈之一。
参考资料
地平跷 .新华网环首都.
最新修订时间:2022-03-11 20:10
目录
概述
艺术特点
表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