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洞营造技艺(地坑院营造技艺)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传统技艺
窑洞营造技艺(地坑院营造技艺),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地坑院形成很早,仰韶文化时期的半地穴式民居被认为是其雏形。南宋绍兴九年(1139),郑刚中所著《西征道里记》:“自荥阳以西,皆土山,人多穴居。”“初若掘井,深三丈,即旁穿之。”陕州有大量明清时期的地坑院遗存,20世纪80年代前,这里95%民居是地坑院,有万座之多。
工艺特征
(一)构造方式独特。地坑院的建筑与大地融为一体,是人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和谐共生的典型范例。其构思巧妙,颇具匠心。由地面下到院落,再经由院落进入窑洞,形成收放有序的空间序列。处于地面,人的视野十分开阔,步入坡道视野受到约束,再进到院落便又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整个空间充满明暗、虚实、节奏的对比变化。地坑院深藏在大地之中,融合在自然之内,院里花开满院,蜂飞蝶舞,院上“车马从屋顶过”,呈现出一派田园之美、自然之美。
(二)造型装饰美观。精心装饰的“窑脸”,真实地反映出拱形结构的特征和门窗的装饰艺术。拦马墙大多用土坯或砖砌成花墙,于简朴中蕴含灵秀之美。窑洞的拱形曲线内,鲜艳的窗花为整体立面增添了色彩。窑畔、窑腿用青砖勾勒装饰,线条素洁生动。“穷院子,富门楼”,宅门通常倾其所能装饰各异,门洞中的坡道装饰别具一格,呈现自然的工艺美。院心种的植物,为地坑院带来生气和灵性。木制门窗古朴典雅,向外开启的风门更是奇特。所有这些,搭配得十分自然、素洁、严整,整个地坑院,就像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制品。
(三)居住舒适惬意。地坑院是大地的一部分,随大地脉搏而跃动,防震效果极佳。窑洞深深,冬暖夏凉,挡风隔音,安全可靠,冬季窑内温度不低于摄氏10℃,夏天则在20℃左右,人们称它是“天然空调,恒温住宅”,最宜人居。
(四)建造科学合理。地坑院作为古代穴居方式的遗存,有着较高的历史学、建筑学、地质学和社会学价值,其建筑非常地科学。例如,拦马墙可防止地面雨水灌入院内,同时保障人们在地面劳作活动和儿童的安全,也使整个地坑院看起来美观协调。通灶炕,冬季烧火做饭,饭熟炕热,一举两得,等等。
工艺流程
陕州地坑院的营造技艺主要包括以下流程:
1.相地、方院:由风水师勘察地形,按照“后靠前蹬”、“上高下低”的要求,确定宅型;依据“庙正院不正”的原则,方位稍偏,长宽尺寸含五(土)。2.下院、打窑:由人工粗挖,精修刷洗后,形成“嵌斗式”天井;窑洞口呈“抄手式”抛物线状,“前高后低”、“前宽后窄”。3.饰边、碾场:用砖、瓦裱、衬砌券口、窑腿、拦马墙等,挑檐建造包括“一拔二牙三跑四抄五扣”;拦马墙外用石磙压实找场坡。4.安装、粉饰:安装要“扑门仰窗”;窑壁和崖面分层用麦秸泥粉刷。5.排水、砌炕:靠近厕所打一直径80厘米,深6米的渗坑排水;窑内炕灶相连,土坯垫层为“灶三炕四”,炕的尺寸含“七”(妻)。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作为人类居住文化的一种独特样式,地坑院具有其他建筑所没有的特点和价值:它是目前为止世界上仅存的生土建筑,是中国黄土高原地区黄土生态文化的遗存,是研究中国建筑、农业、地质、环境变化不可替代的真实标本,是中国几千年农耕定居文化发生、发展、演变、进化的活化石。
传承状况
受现代居住文化的冲击,独具特色的窑洞民居文化已处于濒危状态,窑洞营造技艺也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保护和传承地坑院营造技艺迫切且必要。
传承人物
王四虎,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窑洞营造技艺(地坑院营造技艺)。
保护措施
近年来,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按照“保护先行、协调开发、注重品牌、永续利用”的思路,对全区境内的数百座由于风雨侵蚀、年久失修坍塌、废弃的地坑院进行维护修缮,加强保护和管理,并挖掘其潜在价值,进行全面开发,确保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窑洞营造技艺(地坑院营造技艺)项目保护单位三门峡市陕州区文化馆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住在地坑院的村民陆续搬入了政府新建的房屋。逐渐空置下来的地坑院经过修缮后作为旅游景点向社会开放。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23 12:27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工艺特征
参考资料